王瑋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通過閱讀教學要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并不斷提高認識世界的能力。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上,教師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能夠促進教師、教材、文本、學生等多重互動對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首先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重點探討相應的教學模式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受我國語文閱讀教學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語文閱讀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這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這與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馳的。語文閱讀的整體教學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仍然會出現(xiàn)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提倡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在課堂中的體現(xiàn),采用提前布置閱讀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課文進行相應的預習和討論,在課堂上卻始終圍繞預習的情況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不忘公布所謂的“標準答案”。雖然在形式上看起來教師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留給了學生探究的時間,但是,過分重視標準答案的教學目標卻將學生當作了被動的接受者,教師始終牽著學生的思維走,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進行,自然不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而閱讀興趣的喪失就必然會影響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提倡學生變技能閱讀為策略閱讀。廣大一線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提高語文閱讀的興趣是學生學會閱讀的前提條件。因此,廣大的教師要加強相關的閱讀策略指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單純的技能傳授向策略型轉變。這樣能夠挖掘出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也才能很好地發(fā)揮出閱讀文本對學生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從以下教學策略入手對語文閱讀學習加強指導。
(一)篩選與概括信息的策略
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關注學生篩選信息策略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在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從三個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應鼓勵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真實地感受閱讀材料的內容,對讀者的寫作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培養(yǎng)學生利用文章結構知識的圖式對文本加以篩選;再次,要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作者的立場對閱讀的目的進行明確。善于進行閱讀學習還應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常用的策略包括從閱讀材料中的摘要入手明確文本的內容,同時,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在文本中通過特殊的符號提取重要信息,加強對閱讀材料句子、段意和中心思想的歸納訓練能力。
(二)推理與質疑信息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推理能力,而實施推理信息的策略要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閱讀材料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文本提供的信息創(chuàng)造出新的語義信息。在這個推理的過程中有助于促進文本與學生的互動,能夠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文本加以理解。而在實施推理的過程中連接推理與闡釋推理是極其重要的推理方法。在日常教學中,廣大的一線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文本不同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也要重視和啟發(fā)學生對文本隱性內容的合理想象。讓學生體會留白的藝術。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真正實現(xiàn)師生關系的平等,還應鼓勵學生質疑。通過反復的探討挖掘同一閱讀材料的不同之處,激發(fā)學生思維,調控自己的閱讀過程,在反思中喚醒已儲存的相關的知識和經歷,來解釋和重組所讀的文本,使所讀的文本生成新的意義。
(三)評價與激活策略
廣大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對閱讀材料要求和讀物特點的準確把握,結合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確定的教學目標,更有益于教學過程的開展。課堂激活策略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閱讀材料的要求來調整閱讀策略,對學生閱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好的思維活動要善于激勵,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針對閱讀的效果,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檢查,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識去理解和消化文本所蘊涵的信息等等。
(四)優(yōu)化生活閱讀策略
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提倡師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課文為中心的閱讀教學受到課程資源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優(yōu)化閱讀課程資源就成為我們提升閱讀教學品味的基礎。
首先,廣大的一線教師在優(yōu)化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應該立足語文教材,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向學生推薦相關的文本,進行知識的拓展,發(fā)揮出課內與課外的良性互動。
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應鼓勵學生變生活閱讀為閱讀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所謂的閱讀生活是指從學生自身的生活出發(f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采用情景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將所獲的知識同真實的生活場景產生聯(lián)系,賦予知識存在的價值。
(五)互動式閱讀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閱讀教學,應重視對話策略和體驗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上形式化的對話教學而主張在學習的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更加的多元化和有效性。同時主張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體驗和參與,將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總結與思考
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注重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是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閱讀教學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諸如篩選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合理的推理和質疑,并善用評價和激活策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提倡互動式和體驗式的教學等等。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其實效性,從多角度進行創(chuàng)意式的閱讀教學。但是,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出較高的互動性,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互動,需要廣大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的探討和總結。
(編輯:劉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