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梅
摘要: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教育,通過課堂內外廣泛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使學生真正認識并自覺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原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關鍵詞:初中化學;素質教育;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202-011.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不進行考試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顯然也是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也不會認為"交白卷"是素質高的表現。然而,素質教育要求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公民,而不是培養(yǎng)"考試得高分,其余不沾邊"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實上,隨著考試內容及考試方式方法的不斷改進,高分低能現象也在逐漸減少至最低程度?;瘜W教師如何在突出素質教育的化學教學中駕馭考試呢?一方面,考試所涉及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自學、思維等能力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對于觀察能力、化學實驗的動作技能及德行、體質等難以通過考試檢測,但學校及教師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對付考試"就抓住了一切呢?顯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價不再單純看升學率,同樣,學校評價教師也不再以升學率為唯一尺度。第二,經驗表明:化學教師除了上好課外,也應與學生溝通情感,關心他們的思想品德,身體健康等諸方面的進步。即素質教育抓好了,考試成績也一定會上去的。然而對大綱所規(guī)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識性介紹"等不同層次的要求視為多考與少考、重點考與非重點考、考與不考來組織教學是有害的,即那種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的做法應理智地予以摒棄。
2.重視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
有人提出: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標志。我國化學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能,又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品德,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使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fā)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因此,我們不應該因為升學考試中對化學實驗的動作技能測試不到而忽視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我們已深有體會: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獲取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素質、實驗操作技能。
3.處理好知能關系,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初中化學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技能和能力的關系。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形成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必要條件,是提高學生科學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要重視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引導學生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要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元素與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了解一些元素與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lián)系,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認識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并能引導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現象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準則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和應用科學的情趣,發(fā)展個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他將來能為社會服務,能夠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理論認識向實際應用的轉化,努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這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的一項基本準則。學生靈活運用這一原則,解決實際問題,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現象,是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是一個能力提高的過程,更是一個激發(fā)科學情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的過程。理論知識向實際轉化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體現在分組實驗、家庭實驗中,體現在教學改革、設計實驗、社會參觀調查、科技活動中。例如,學習了燃燒條件和滅火方法后,教師布置兩個小實驗:一是如何生爐火?生爐火為什么不用火柴直接點燃煤塊?二是用扇子扇爐火和燭火,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在第二天化學課上學生發(fā)言踴躍,最后教師做了總結分析,肯定了學生成功之處,提出不當和錯誤之處,學生臉上露出了成功后的喜悅,同時也加深了對燃燒概念及燃燒條件的理解和運用。
5.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生的化學素質不僅在于其掌握化學知識的多少,也不僅僅在于其能解多少化學難題,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運用化學知識去理解、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應緊密聯(lián)系生活、生產、科技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教學,訓練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可結合消防常識介紹一些滅火器的類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紹泡沫滅火器時,可以學生明白:滅火器中盛裝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裝的是什么?鐵筒中裝的是什么?使用時發(fā)生了什么反應?
6.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勤奮、堅毅、合作的優(yōu)秀品質?;瘜W教材中有我國古代化學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科學家的業(yè)績,我們可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堅持真理、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不失時機地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愛國主義精神內化為學生的認知,情感外化為他們的愛國行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鉆研精神,激勵他們樹立為國家和為科學獻身的遠大志向。
總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戰(zhàn)勝困難,樹立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點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關心學生的體質和健康,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提高其身體心理素質,讓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