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張春蕾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中小學也對留守兒童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顯著。對當前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改革刻不容緩。本文試圖從積極心理學視野出發(fā),分析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
積極心理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近些年,我國城市化速度加快,農(nóng)村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到城市打工,由于條件限制,將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鄉(xiāng)由其他親人照看,致使很多中小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因為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享有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為,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犯罪行為。因此,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中小學也對留守兒童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顯著,留守兒童的許多心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原因在于當前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傳統(tǒng)的消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思想,過分地關注和渲染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給留守兒童貼上“問題兒童”的標簽,誘發(fā)了留守兒童消極的心理暗示和痛苦的心理聯(lián)想,忽略了多數(shù)留守兒童都是健康兒童的事實,忽略了留守兒童身上的積極因素和積極潛能,阻礙留守兒童的積極評價。所以對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改革刻不容緩。本文試圖從積極心理學視野出發(fā),分析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個體身上都存在固有的、潛在的、實際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zhì),如果能夠挖掘出來,個體就擁有強大的力量解決自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人生得到完滿發(fā)展,個體就能獲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積極心理學側(cè)重從下列三個方面來研究個體自身的積極潛能和力量:第一,主觀層面,研究人的主觀體驗,包括希望、滿足、樂觀、安寧和幸福等,其中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是研究的重點,是指人要滿意地對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現(xiàn)在和樂觀地面對未來。第二,個體層面,研究人的心理品質(zhì),尤其關注有關積極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品質(zhì),如智慧、勇氣、仁慈、感激等24種積極心理品質(zhì),并試圖探討能夠幫助人擁有這些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途徑和方法。第三,群體層面,研究影響個體心理發(fā)展的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包括社會系統(tǒng)、家庭系統(tǒng)和學校系統(tǒng),探討個體如何利用這些積極組織促進自己積極品質(zhì)的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比較消極
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認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預防和治療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這種以問題導向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務對象與工作范圍變窄,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對那些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其他的留守兒童就沒有關注到。而且對于這些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兒童也僅僅是幫助克服心理問題,而沒有對他們進行發(fā)展性教育,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留守兒童中應該能發(fā)揮的更大作用。
2.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比較片面
傳統(tǒng)主流心理學把各種心理問題的癥狀和處理方法作為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認為沒有心理問題的個體就是健康的個體。在這種消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的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內(nèi)容也是片面而消極的,只注重給留守兒童介紹他們?nèi)后w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的癥狀,并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種缺點、弱勢以及心理問題,分析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掌握心理問題預防和治療的技術(shù)和方法。這種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對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留守兒童容易出現(xiàn)錯誤認知,以為所有的留守兒童都存在心理問題,對號入座,錯誤地給自己貼上存在某種心理問題的標簽,產(chǎn)生消沉痛苦的情緒感受。即使在心理輔導教師的幫助下,解決了心理問題,留守兒童也只學會了如何避免和克服這種不良心理狀態(tài),不會主動挖掘和利用自己擁有的積極的潛能、積極的力量去促進自己完美地發(fā)展,實現(xiàn)幸福人生。
3.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
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講授法傳授給留守兒童有關心理問題的知識。這種講授法存在很多的弊端:(1)留守兒童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被激發(fā),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效果不佳;(2)教師只是單向地向留守兒童傳授知識,沒有能夠從留守兒童那里得到及時的反饋,不能夠根據(jù)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3)師生之間或留守兒童之間的互動很少,不利于他們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團隊合作等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4.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體系不完善
完善的評價體系能起到導向、監(jiān)督、檢查、調(diào)解、激勵的作用,從積極心理學視野看,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體系非常不完善,體現(xiàn)在:(1)評價的指標消極。學校通常根據(jù)留守兒童存在心理問題的多少來衡量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輔導教師通過測驗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較少就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了。(2)評價的主體單一。通常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評價工作僅僅由心理輔導教師負責,家長或其他的教師沒有參與其中。
5.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農(nóng)村中小學中負責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德育教師、校醫(yī)等兼任,幾乎都不是心理學專業(yè)畢業(yè)的,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術(shù)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受德育思維方式的影響,做出許多違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和規(guī)律的事情。即使有些教師通過參加培訓或自學等方式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但對于積極心理學等新理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幾乎不可能從積極心理學的視野出發(fā)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當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1.樹立積極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積極心理學認為,僅僅關注和解決個體身上的缺陷和問題是不能產(chǎn)生持續(xù)有效的預防效果的,應該通過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人人自身都擁有的積極心理潛能、利用個體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來有效地預防和戰(zhàn)勝心理問題,使個體成為自我心理健康的維護者、調(diào)適者和促進者。從積極心理學的視野出發(fā),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樹立積極的目標不僅要幫助個別留守兒童消除心理問題,更要培養(yǎng)全體留守兒童積極的個性品質(zhì)和健全的心理素質(zhì)。這樣的目標才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相吻合,才能為留守兒童獲得學業(yè)成功與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2.拓寬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一樣,不僅需要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更需要學會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積極潛能幸福地生活。因此,除了心理問題的咨詢和治療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該是發(fā)現(xiàn)和挖掘留守兒童身上的積極力量。這些積極力量包括積極心理品質(zhì)、積極情緒體驗等。
(1)培養(yǎng)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zhì),實現(xiàn)積極預防
個體擁有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和美德,如誠實、樂觀、自尊、勇氣、智慧、希望等,是戰(zhàn)勝心理問題強大的力量,發(fā)掘和利用它們,個體就擁有自我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應該把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信度、效度較高的問卷測量留守兒童擁有的起到內(nèi)驅(qū)力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和美德,引導他們利用這些美德,如引導他們利用樂觀品質(zhì)戰(zhàn)勝憂傷和自卑。針對那些留守兒童身上沒有的積極品質(zhì)和美德,可以采用縱向研究了解這些品質(zhì)形成的過程和途徑,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干預,幫助留守兒童塑造這些品質(zhì)。
(2)增加留守兒童積極情緒體驗,提供充足能量
美國心理學家弗瑞德克森認為,積極情緒體驗能夠為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夠讓個體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更活躍、認知更全面、反應更準確。所以,增加積極情緒體驗也應該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增加留守兒童積極的情緒體驗?首先是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表揚孩子。雖然留守兒童的父母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觀察孩子,但他們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和途徑關注和了解孩子行為舉止和心理變化,經(jīng)常和孩子溝通和交流,關心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在身邊,感受到父母的肯定與認可,增加他們的積極情緒體驗。其次是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閃光點,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教師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用欣賞的眼光從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用激勵和贊美的語言,為孩子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尊重、鼓勵中增加自信、樂觀等積極情緒體驗。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造某些情境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增加積極情緒體驗。
3.豐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
僅僅依靠講授法這種單一形式不利于留守兒童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積極情緒的體驗,無法滿足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要豐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突出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參與實踐中不知不覺地體驗積極情緒,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種積極心理品質(zhì)。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心理輔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需要從留守兒童生活中選取某些典型場景,讓留守兒童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引起留守兒童某種情緒和態(tài)度體驗,促進留守兒童積極心理機能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習的興趣被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教師和留守兒童之間雙向交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而對教學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留守兒童之間是互動的,在合作完成某種任務的過程中,他們的團隊精神、人際交往能力等積極因素得到培養(yǎng)。除了情境教學法外,心理輔導教師還可以采用辯論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團體心理輔導法等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教學。
4.完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體系
積極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來保證其教育目標能夠有效實現(xiàn)。因此,我們要破除病理學的評價和干預方式,完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體系,通過積極、客觀、科學的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全面評價。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1)增加積極指標來評價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許多心理學者認為,個體心理健康可以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消極的、負面因素的減少,另一方面是積極的、正面的因素的增加,所以我們不能像傳統(tǒng)心理學一樣只采用心理問題減少來衡量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更要把擁有多少積極心理品質(zhì)、體驗多少積極情緒等作為評價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例如,采用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積極的意志品質(zhì)、積極的自我、積極的人際關系等積極的、正面的指標,來檢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標是否實現(xiàn),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留守兒童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2)評價的主體多元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包括他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果僅僅由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這樣的單一主體進行評價可能會導致評價結(jié)果不科學,所以應該讓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孩子的父母、實際監(jiān)護人、心理輔導教師、班主任、任課教師、同學和留守兒童個人都應該參與評價。多元化的主體進行的綜合評價應該會更科學。
5.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只有掌握專業(yè)心理學知識、具備專業(yè)心理咨詢和輔導能力的教師才能夠勝任。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的關鍵條件。所以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1)各學??梢酝ㄟ^招聘引進、特崗計劃等方式引進專業(yè)的心理學教師。(2)創(chuàng)造機會讓在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出去參加培訓,學習積極心理學等先進理念。(3)鼓勵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加科研,在科研中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
————————
參考文獻
[1] 孟麗娟,胡云斗,王同軍.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gòu)建.教學與管理,2011(10).
[2] 趙蕓.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學與管理,2008(9).
[3] 吳佩杰,宋鳳寧.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gòu)建.中國成人教育,2009(23).
【責任編輯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