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才
推進英語新課改,應注意的問題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個體性和差異性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往往注意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廣泛性,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和差異性,那么應該如何對待英語教學中這個問題呢?下面就談談本人的認識。
一、尊重學生意愿,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一個班級的幾十位學生,就是幾十個個體,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愛好和思想,在推行英語新課改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對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個體性給以足夠的重視。英語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天賦、潛能和自身價值,這樣才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與每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交流溝通,以殷殷之情寄予厚望,以引導者、幫助者的態(tài)度善待每位學生發(fā)生的問題。切忌用“差生”之類的觀點對待那些后進生,其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何況一個班級呢?我們教師應把每位學生都視為英語教學活動的真正主體,應始終關注和尊重每位學生學習英語的意愿、情感、要求和選擇。
二、盡情施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個體需要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每個學生獨特個體活動的原動力,學生的個體需要只要合理,就應予以滿足。像有些高材生,他們英語求知欲強,接受英語知識快,自學英語能力強,我們若發(fā)現(xiàn)有“吃不飽”的現(xiàn)象,就應恰當?shù)夭贾靡恍╇y度較大的英語課外作業(yè),一些發(fā)散思維性的英語題。新課改呼喚創(chuàng)新型人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獨特的個性活動,正是這種獨特個性的一種外部表現(xiàn)。許多科學家、文學家、詩人往往在青少年時代就嶄露頭角。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就應該樂于去引導,鼓勵那些嶄露頭角的學生更加刻苦地學習英語,盡情施展英語才華,經(jīng)受鍛煉,早日成才,為社會造福。我們英語教師不僅要做“伯樂”,還應善于做給“千里馬”創(chuàng)造條件的“飼馬者”。
三、喚起學習興趣,增強思維能力
作為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清楚,在包括能力、性格在內的方方面面,各個學生之間是不同的。學生的差異具有普遍性。我們應該正視這種差異。在了解其原因和特點后予以適當對待和處理。在接受英語信息的過程中有視覺型學習者、聽覺型學習者、動覺型學習者,像對視覺型學習者,我們應多引導他們通過看英語課本、記語法的方法學習;對聽覺型學習者,就應多引導他們通過聽錄音、看錄像的方法學習;對動覺型學習者,則引導他們多做對話訓練而獲取知識。在引導過程中,要在充分肯定其優(yōu)勢的同時,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這樣對待英語學習就較差,那就應鼓勵在學好理科的同時多看一些英語領域中的趣事趣聞,喚起學習英語的興趣;有的形象思維能力強,那就應引導他們產(chǎn)生對英語的趣味。
四、運用因材施教,提高學習熱情
在英語教學中對于后進生,我們都有這樣的認識:千萬不要歧視他們。因為這些學生有一個脆弱的心理防線,怕我們瞧不起,他們對英語教師的言行十分敏感,我們應在弄清其個體性和差異性之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對他們應多鼓勵,少批評或不批評。我們有的老師認為學習差的就不是好學生,實際上這些學生的身上有著許多可貴的品質,有的善于吃苦耐勞,有的意志堅強,有的還心靈手巧。我們應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那么他們就可能以此為契機,振作起精神,改變英語學習落后的局面。在教學中強調提問、對話和交流充分顯示了教育的價值取向:民主與平等。在這種教學中,教師改變了其原有的角色,從知識的給予者變?yōu)閷W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變?yōu)閷W習的探究者。這種教學模式激勵教師和學生去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五、創(chuàng)設賞識氛圍,學會自賞互賞
學生個體存在著差異,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優(yōu)劣狀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在英語教學中,我盡量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相賞識,以此增進學生間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長補短,讓學生在與同伴學習的比較中認識自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開展同桌互賞、小組互賞。如“你認為他英語說得怎樣?”“好在哪里?”以滿意的眼神進行賞識,學生就會感到溫暖,振奮,同時暗下決心做得更好。這樣,既讓更多的學生有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fā)揮學生互賞的作用,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中得到發(fā)展。
總之,對學生進行新課程教育過程中既要注意教育的廣泛性,也不要忽視學生的個體性和差異性,要講究英語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的資質和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才會取得更大的成果。
(江蘇省阜寧縣十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