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棠
【關鍵詞】新課改 高效課堂 教學模式 四步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4A-0018-02
為了落實新課改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防城港市第二中學開展了市級重點課題《課改背景下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的研究,將有效教育(EEPO)與導學案相結合,探索“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學習、問題探究、展示反饋、當堂達標”四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打造高效課堂?!八牟浇虒W法”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新突破。
一、“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三大理論支撐
一是“導學案”,這是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關鍵。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痹趯嵤八牟浇虒W法”的課堂中,學生借助教師預設的每一單元的導學案,完成“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則以導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然后進行展示交流,完成導學案中的達標練習。導學案的運用,促使教師由知識的講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是有效教育(EEPO)理論。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教育的靈魂,也是貫穿“四步教學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靈魂?!八牟浇虒W法”在以下幾個方面運用了有效教育理論:(1)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的建立及組員的職責分工;(2)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轉(zhuǎn)換運用了“約定”方式;(3)教室三面黑板“責任田”的劃分,其實就是固定的板卡及教室資源的充分利用。
三是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四步教學法”中,積極心理學理論主要用于強化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均可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通過對學生的積極引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預習任務,主動參與問題探究和展示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還可依據(jù)積極心理學理論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積極評價,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二、“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自主學習(8分鐘左右)
1.結合導學案預習,明確學習目標、要求和方法(教師可以提前一天布置預習任務)。
2.預習檢查。由各學習小組組長、副組長檢查組員的預習情況,特別要關注中下層學生的預習情況,并進行訂正。
3.預習交流。組長組織組員交流預習情況,要求做到:過好基礎知識關,理清知識框架;找出預習中的重點、難點、疑點,以問題形式提出,并于課前在黑板上板書,以利于快速進入問題探究階段。
(二)問題探究(8分鐘左右)
1.教師篩選出探究問題,并將其分配到各組,由各組組長主持本組的探究活動。所選的問題要具體明確,難易適中。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探究任務。組長負責組織探究活動,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如聲控員、記錄員、發(fā)言人、監(jiān)督員等),角色分工可輪換。
3.小組策劃,做好展示的準備。
(三)展示反饋(15分鐘左右)
1.以小組為單位,解答問題。各小組的發(fā)言人到黑板前講解,形式可多樣化,保證學生的參與面,鼓勵中下層學生積極參與。
2.質(zhì)疑、點評。學生可對其他小組展示的問題進行質(zhì)疑,教師對各小組解答問題的情況(如知識的歸納、規(guī)律、更深層次的啟示、感悟或語言、神態(tài)、動作、情感、書寫等方面)進行點評。
(四)當堂達標(9分鐘左右)
學生結合導學案的題目進行檢測。檢測問題包括基礎問題、過關問題、拓展問題?;A問題要求所有的學生熟練掌握;過關問題要求基本過關、全員達標;拓展問題分層次過關,原則上由學優(yōu)生掌握后,教會中等生,兼顧學困生,做到“兵教兵”。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課堂小結。
三、實踐“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兩個關鍵點
(一)小組合作學習培訓
1.科學合理地分組,劃分“責任田”。劃分教室三面的固定黑板,并分配給各小組,把全班平均分為8~9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約6人。小組可自主設計組名,組員要有自己的序號,小組成員由成績層次不同的男女生均衡搭配組成,保證每個小組都有能力強、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讓學優(yōu)生幫學困生、帶中等生,中等生帶學困生,使學生在互教互學中共同成長。
2.精心選拔組長,明確組長的職責,并進行小組全員培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及時進入角色,順利地完成任務。
3.分工要明確,責任要到人。小組設組長1人,副組長1人,聲控員、記錄員、發(fā)言人、監(jiān)督員各1人。組長安排分工,要讓每一個組員都“有事干,有責負”,以此調(diào)動全體組員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
導學案是實施“四步教學法”的重要載體,導學案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是否高效。編寫導學案時,應集中教研組力量,可由一人撰寫后,由教研組集體討論再定稿。具體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導學案設計要體現(xiàn)四步教學環(huán)節(jié)。導學案的設計必須包括本課學習目標、知識要點梳理、重難點的突破、當堂達標練習等內(nèi)容,要圍繞課堂教學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即自主學習、問題探究、展示反饋、當堂達標。
2.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xiàn)學科的特點。在問題探究環(huán)節(jié),除設計知識性問題外,還應注重設計一些實踐性強或能讓學生有情感體驗的問題,凸顯學科特點,通過學生的展示、研討、交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3.導學案的使用。教師提前發(fā)放導學案,要求學生根據(jù)導學案的要求認真研讀教材,將預習成果寫在導學案上,使學生在課前熟悉教材知識。當堂檢測采用導學案中的習題,促使學生重視導學案。講課結束后,將使用過的導學案分科裝訂,以便復習時使用。
四、“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踐行中的困惑與思考
防城港市第二中學實踐“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問題探究意識等有了較大提高,學生也在展示反饋環(huán)節(jié)中提高了表達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師生關系也更加和諧。特別是通過“兵教兵”等方式,減少了學困生的數(shù)量,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一樣,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需要完善之處。
(一)實踐“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困惑
困惑一:6人小組座位按方陣式安排,盡管有利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秧田式座位安排相比較,用方陣式座位安排,上課時(包括自習課),學生“亂講話”的現(xiàn)象更多;教師或?qū)W生發(fā)言時,不利于全體學生的關注,記筆記也不方便。
困惑二: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同,導學案的完成質(zhì)量不高,偶有抄襲現(xiàn)象。
困惑三:探究問題時,學生較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是照搬教師預設的問題,即使學生能提出問題,往往也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這說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還沒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困惑四:在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到底要展示什么,如何展示,展示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展示時教師如何調(diào)控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們不易把握。
困惑五: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要按照四個步驟去操作,一開始會出現(xiàn)當堂教學任務不能完成,教學進度滯后的現(xiàn)象。
(二)解決困惑的幾點思考
針對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1.解決小組座位安排問題。不管是方陣式座位還是秧田式座位,在教師講課、學生發(fā)言時,統(tǒng)一要求學生面向教師或發(fā)言學生,可適當變換坐姿,避免心理疲勞和身體疲勞,做到學會關注和傾聽。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作用,完善獎勵和處罰措施,讓小組成員共榮共辱,互相提醒,互相監(jiān)督,互相促進。
2.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預習習慣未養(yǎng)成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一是教會學生預習??蛇m當安排一些預習課,教師與學生一起預習,一起解決導學案中自主學習部分要求完成的問題。二是加強對學生完成預習情況的檢查。如加大對課本、導學案的檢查力度,特別是導學案的檢查,促進學生自主完成導學案;也可以讓組長交叉檢查,以進一步提高導學案的完成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3.解決學生問題探究意識不強的問題。解決辦法是:教師與學生一起預習時,教會學生在預習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蚪處熗ㄟ^點撥、啟發(fā),促使學生提出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4.解決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所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一是容易的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不展示。二是展示的問題由學生主講,教師點撥,教師主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三是學生展示可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分層次展示,參與展示的學生可由小組安排,必要時由教師指定,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四是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展示,潛力生、良好生、優(yōu)秀生三個不同層次學生展示時,評價方式及要求可有所不同,多鼓勵潛力生展示,讓優(yōu)秀生、良好生質(zhì)疑、補充、小結。五是學生展示時,教師可結合有效教育的約定方式來推進課堂教學,控制課堂節(jié)奏,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
5.解決教學任務難以完成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強對學生的培訓。一是通過預習,完成導學案的內(nèi)容,提前解決自主學習的任務;二是培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節(jié)奏快、銜接緊”,不浪費時間;三是靈活處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單的問題不進行探究,已經(jīng)掌握的問題不進行重復,把時間用在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問題上。
每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都會存在利與弊、得與失,“四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也不例外,關鍵的問題在于如何揚利棄弊。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結合學科特點對該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力求更加完善,并不斷探索教學模式的新變式。(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