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承富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有著直接的深遠的影響。結(jié)合教學實踐,分析了如何才能用合適得體的教學語言來優(yōu)化教學。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言;合適得體
教師的語言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要載體,可以說沒有語言,教學活動就不能進行。下面,我就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來說明教師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語言合理得體,促進教學。
一、使用精準的語言讓學生正確地吸收知識
語言雖然是感性的,但是對一些字詞句來說卻是有嚴格的規(guī)定的,對于很多常規(guī)用法也是如此,因此在教授學生這些基本知識時,教師必須用精準的語言來引導和教導,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常識,讓初中生能夠長足進步。尤其是在教授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的各種語言知識時更是如此。目前,各種版本的初中語文教材都做到了取材多樣性、文化差異性,可以說內(nèi)容包羅萬象、涵蓋古今,且體裁也各不相同。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根據(jù)這些不同來使用針對性的精準語言,以便讓學生知道語言都是如何使用的。比如,在講解雜文時,教師的語言就應(yīng)該是帶有感情的、批判性的、感性的,形容詞和感嘆句要比較多,而在講解科普類的文章時,教師的語言就應(yīng)該是符合科學規(guī)范的、客觀不帶感情的、陳述語氣比較多的。
二、使用睿智的語言讓學生開啟智慧
教師的職能不僅有傳道授業(yè),還有更重要的任務(wù),就是開啟學生的心智,是為“解惑”。在解惑的過程中,教師要使用睿智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和漢語言的魔力,讓他們或者漸悟、或者頓悟,感受到語言中蘊含的哲理。在這點上,錢夢龍老師的“錢氏曲問”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睿智啟迪語言哲學值得我們長期模仿學習,并結(jié)合自己實際情況加以改造,從而實現(xiàn)超越,以更好地啟迪學生智慧。比如,在錢夢龍老師教《愚公移山》這課時,有一個經(jīng)典的提問:針對“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錢夢龍先生一開始并沒有直接詢問學生“且”字是什么意思,也不是按部就班地直接照搬課文的解釋讓學生直接掌握這個字,而是詢問學生“愚公九十幾歲?”在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后,錢夢龍先生再逐步迂回地繞回到這個“且”字上,不僅解釋了這個字的正確含義,還讓學生接受起來容易,記憶準確。
三、使用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學有樂趣
語言的掌握本身是一種很享受的過程,但是在很多時候因為教師語言的枯燥,很多學生不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力爭讓自己的教學語言充滿幽默,從而讓學生在樂趣中感受到樂趣,讓他們能夠在樂中學、學中樂,促進良性循環(huán)。比如,錢夢龍先生在有一次去外地上課時,因為大家互相都不熟悉,教學互動跟不上、課堂氣氛很沉悶,錢先生為了打破堅冰,就提出讓學生猜一個謎語:“雖然發(fā)了財,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這個謎語帶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大家都紛紛說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謎底,最后有個學生說:“就是錢夢龍啊”。全班都鼓掌對錢先生的幽默和機智給予贊賞,師生的距離立刻就拉近了,學生學習的興致和參與的欲望一下子就提升了起來??梢哉f,這種幽默的語言是打破堅冰、創(chuàng)造愉快教學氣氛的利器,只要能夠很好地運用這種幽默藝術(shù),就能讓語言點化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總之,通過我們上述的研究總結(jié),可以看出睿智、幽默、精準的語言能夠給教學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之美、語言之樂、語言之準,從而激起他們更想學習語言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多研究總結(jié)教學語言的應(yīng)用,多模仿、多積累、多創(chuàng)造,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能力和素養(yǎng),從而讓自己在每節(jié)課后都能有所提高,在自我評價和反省中提升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水平。
參考文獻:
帥遠炯.淺談初中語文教師的語言錘煉[J].貴州教育,2011(09).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