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
摘 要:中學英語教學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期,如何運用好人文主義教學法,對于推動教學改革有一定作用。分析了當前中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人文主義教學法在中學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用。
關鍵詞:人文主義教學法;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應用
英語閱讀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模式僵化,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表現(xiàn)出了閱讀興趣不濃、閱讀技巧缺乏等狀態(tài)。而當今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中的情感因素、人文關懷的關注反映了我國英語教學從功利主義向人文主義的轉(zhuǎn)向。所以人文主義教學法的應用,旨在強化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和身心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一、人文主義教學法概述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萌芽于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倡導博雅教育。但對現(xiàn)代教育影響最為深遠的還是人文主義心理學,它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自我實現(xiàn)的人”。人文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習者是有智慧有情感的完整的人,外語學習最適合通過學生之間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內(nèi)省和自尊的提升,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也自然地掌握了語言。20世紀70年代產(chǎn)生了一批關注情感因素的外語教學法,如,集體語言學習法、沉默法和暗示法。人文主義語言教育觀最著名的倡導者和闡述者則是Earl Stevick,他這樣總結(jié)人文主義教學法:“人文主義的基礎是學生和教師力圖成為有意義的活動的一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關注其情感需求,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發(fā)展和展示創(chuàng)新和合作能力。當人們在對自己的學習有控制和反饋時,學習得最有成效。”
當前人文主義已走向成熟,教學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人文主義教學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改革創(chuàng)新的動力,有力地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
二、當前中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存在的問題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自主展開。
1.閱讀量不足,缺乏閱讀興趣。當前在應試教育的禁錮下,一方面學生面臨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另一方面學生主體地位缺失。沒有興趣導向下的閱讀理解,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如同行尸走肉。于是乎學生缺乏足夠的閱讀量,并且閱讀都是在教師牽引下完成的。
2.閱讀技巧缺乏,英語基礎薄弱。由于教學方法單一,平時教學更多強調(diào)知識的灌輸,而缺乏學生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使得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僵化。同時,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在閱讀理解中顯得格外吃力,在心理上對英語閱讀理解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
三、基于人文主義教學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人文主義教學法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用體現(xiàn),在于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形態(tài),尊重學生的需求、情感以及尊嚴,讓學生在個性自由的空間下,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狀態(tài),認知英語閱讀理解。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英語教學多元化,搭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學生閱讀理解的興趣不濃,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學模式的僵化。所以應基于多元化的英語教學背景,積極為學生搭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處于個性發(fā)展的特殊期,在原汁原味、多源化的閱讀教學情境下,極易點燃興趣的源頭。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會到的是濃濃的文化歷史,是美不勝收的風景名勝等,這些元素的構建勢必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一往情深”。
2.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學生有效學習。教學是師生雙邊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強調(diào)師生雙方角色定位的準確性。在教師一手主導下的閱讀理解,不僅讓學生在被安排中產(chǎn)生被迫感,而且缺乏學習自發(fā)性的體現(xiàn)。從人文主義學習觀來看,學習應該是有目的的、自發(fā)的過程,并且“塑造自我愉悅”是學習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因此,在閱讀理解中應遵循“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以及情感意志的需求。教師應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理解興趣,并且?guī)椭鷮W生逐步與閱讀理解構建起良好的關系,實現(xiàn)有效學習的構建。
3.教師應讓學生發(fā)展和展示創(chuàng)新和合作能力。人文主義教學觀認為外語學習最適合通過學生之間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來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內(nèi)省和自尊的提升,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也自然地掌握了語言。而傳統(tǒng)的閱讀理解做法是一拿到文章,就獨自低頭苦做。只把文章當成一個與自身毫無關系的死板任務,而忽視了語言的文化傳遞價值。也沒有意識到閱讀也可以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完成,這樣對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徹,既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又消除了學生對英語的畏懼心理,還體會到了合作學習英語的快樂和益處,正可謂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也是讓師生頭痛的重要內(nèi)容。對此在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應著力于人文主義教學法,優(yōu)化教學理念、轉(zhuǎn)變教學方法、確定師生關系,以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閆德權.淺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法的應用[J].大觀周刊,2013(07).
[2]邵秋梅.淺談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英語,2011(30).
[3]劉良秋.關于提高高中生英語自主性閱讀理解能力的思考[J].中國教育改革,2010(10).
[4]張榮建.人文主義教學法、ESP教學與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zhì)[J].山東外語教學,2000(04).
[5]陳艷林.英語教學中的人文主義縱覽[J].華章,2008(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市口岸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