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夢棣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橋梁,能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語文課堂不僅承載著教書育人、培養(yǎng)能力的任務,而且還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因此,探討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內(nèi)容,做好閱讀教學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增加學生的積累。因此重視和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
一、閱讀課的重要地位
語文閱讀課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是學生接觸到的人生第一門人文基礎(chǔ)學科,語文閱讀課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初步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和獨特的心靈感受。語文閱讀教學是滲透情感教育的一架橋梁,能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途徑和手段是一個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式
1.精心選擇——引領(lǐng)健康情趣
小學閱讀是開啟學生閱讀習慣的初始階段,一個人對閱讀對象的選擇標準與愛好取向通常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中要恰當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確立愛憎,陶冶情操,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1)教師要精心選擇學生的閱讀素材,所選擇的文章既要有趣味性、生動性,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具有積極的意義,能夠引領(lǐng)學生樂觀向上。(2)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以生動的語調(diào)、優(yōu)美的朗讀來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在主動感知的前提下理解文本具有的啟發(fā)意義,以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思想情感。
2.潛移默化——激發(fā)學生想象
想象力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素質(zhì),小學階段的學生,是認知能力最強、發(fā)展速度最快的階段,一點心靈的火花,就可以引發(fā)思維的飛躍,所以,抓住閱讀這個契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在天馬行空、自由暢想中體驗想象帶來的快樂,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徑。例如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情感美讀、情境教學、故事改編等,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形成豐富的想象力。
3.積累沉淀——形成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由內(nèi)而外生發(fā)的一種人性光彩,它體現(xiàn)于個人的談吐、學識以及風度等。一個人人格魅力的形成要從小一點一滴滲透收集語文閱讀作品中蘊涵著博大精深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師要善于將閱讀素材中的人性光輝展現(xiàn)給孩子們看,讓閱讀之趣成為學生窮盡一生的追求和精神伴侶,讓學生在閱讀中博采眾長,積累成果,進而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觀,讓閱讀融于生活,讓學生的人格魅力漸成雛形。
語文閱讀中的情感教育應是素質(zhì)教育目標形成的一個標志,語文閱讀是貫穿于一個人整個生命的學習方式,與人類情感的關(guān)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重視語文閱讀中的情感教育,這樣不僅會豐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內(nèi)涵,更會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蘇翠艷.為閱讀插上情感的翅膀[J].學苑教育,2009(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小學)
·編輯 高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