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海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睆倪@個意義上說,沒有課堂教學的真正轉型,就不會有新課程改革的成功。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積極性,如何實現(xiàn)和體現(xiàn)課堂教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如何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需要我們研究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內容和教師的作用。
一、有效的課前預習
新課程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而這種要求尤其表現(xiàn)在課外的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資料,從收集到整理,從閱讀到思考,可以獲得與文本相關的大量信息,為學習本課內容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首先,要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做記號的方法對學生非常適用,教師可事先和學生商量幾種常用的記號,例如,直線表示比較重要的內容,直線加點表示特別重要的內容,圓圈表示關鍵的詞語,問號表示對句子或觀點的質疑,等等。
其次,要帶著問題預習。教師開始時應該給學生布置預習的范圍,幫助學生找到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預習。以后逐步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在教師預習提綱的引領下讓學生自主預習。
第三,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生預習時,除弄懂本節(jié)課內容外,還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把不懂的問題用符號記下來,為上課時弄懂這些問題做好思想準備。
第四,要指導學生做預習筆記。學生預習時,要把重要知識點記在筆記上,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網絡記完整,把質疑點記在筆記右邊加注特別符號。通過學生預習,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把握重點,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疑點。這樣在上課時就可以有重點、有層次、全方位地聽課,從而達到高效聽課、高效學習。
二、記課堂筆記
美國心理學家巴納特(1981)以大學生為對象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了做筆記與不做筆記對聽課學習的影響。他把大學生們分成三組,學習介紹美國公路發(fā)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鐘120個詞的中等速度讀給他們聽。要求甲組一邊聽課,一邊筆記要點;要求乙組只看已列好的要點,但自己不動手記筆記;丙組為無摘要組,他們只是單純聽講,既不動手寫,也看不到有關的要點。實驗結果表明,在聽課的同時,自己動手記筆記的學習成績最好;在聽課的同時看要點而不動手組的學習成績次之;單純聽講而不做筆記,學習成績最差?!把圻^千邊,不如手過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正好驗證了記課堂筆記的重要性。
記課堂筆記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認真記課堂筆記的學生,在聽課時一定會時時刻刻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講授的內容上,只用眼而不動手將很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記課堂筆記有助于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因為認真記課堂筆記可調動眼、耳、腦、手各種感官同時活動,從而促進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記課堂筆記有助于構建知識網絡。如果不記筆記,只是在課本上亂圈亂點,本節(jié)課的內容既無系統(tǒng)性又難以構建知識網絡,復習的時候只能從教材上的批注和圈點雜亂無章地去復習,這樣既花時間,又難得要領,效果不佳。而在聽課的同時認真記下老師講課的綱要、線索、重點和疑難點,記下自己對課堂講授知識的理解和體會,這樣對照筆記進行復習,既系統(tǒng)、有條理,又能從宏觀上駕馭課本內容,復習起來,必將事半功倍。記課堂筆記有助于積累、拓展新知識。因為老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不會照本宣科,肯定是設計好多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因此,記課堂筆記可以記下老師在課堂講授中拓展的一些新知識、新觀點,從而獲得許多新知識。
三、當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穿插練習環(huán)節(jié),緊扣目標,當堂訓練,限時限量,獨立完成,及時反饋,當堂矯正,這樣做的一個最大好處就在于,可有效避免學生形成累計性的錯誤。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學案中的半個多小時的課外作業(yè)量的訓練,給學生內化整理的機會。針對教學目標設計的課堂練習、關注到學生個體差異的課堂練習、多樣性和趣味性以及生活性的課堂練習,可以使信息反饋及時、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可以減輕學生負擔,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也便于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的方式,為學生構建自由、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多方式、多渠道地使學生獲取知識,并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預習、課堂筆記、當堂練習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可以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為學生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甘肅省通渭縣義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