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梁燕 陳華良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 將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85例,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層面上加上相關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用普通常規(guī)護理方法,比較患者的出院時間、滿意度、在院和出院的依從性以及一年內的復發(fā)率、肺功能等。 結果 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治療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肺功能評分優(yōu)良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復依從性有較好的影響,對于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復發(fā)率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護理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3-009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組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和進行性肺功能下降為特征的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的變化,COPD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安全[1-2]。有效的治療是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患者長期的服藥來改善通氣障礙等,但是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發(fā)現,患者在急性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可以很好地用藥,但是一旦到達穩(wěn)定期,病情有所改善之后,就會放松警惕,有的患者甚至會停止服藥,這樣一來,病情反復,無法控制[3-4]。所以我院旨在通過護理干預的方式對慢阻肺患者的康復依從性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85例。對照組中男54例(63.53%),女31例(39.47%),年齡62~84歲,平均(77.45±5.4)歲;病程1~9年,平均(5.45±0.56)年。觀察組中男58例(68.24%),女27例(31.76%),年齡61~85歲,平均(79.48±4.95)歲;病程1~8年,平均(5.16±0.49)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每日換藥,根據醫(yī)囑進行普通的護理。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的方式,具體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預 往往一些有肺性疾病的患者均是老年患者,特別是這種慢性疾病,患者長期咳嗽,呼吸不暢,往往會產生一些心理障礙。針對這一點,我們首先會對相應的護理人員做一些簡單的針對病人的心理培訓,改善患者的自卑感或心理障礙。平時與患者多交流,融洽醫(yī)患關系,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并且在平時熱情向患者介紹病房病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予以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另一方面,患者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疑是對家庭的一個負擔,根據患者的家庭情況對患者盡量進行疏導,讓患者每日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時與患者家人溝通,讓家屬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及時了解,并且鼓勵家屬和患者一起戰(zhàn)勝病魔,為家屬講解病情有關注意事項,盡量讓家屬和患者一起進行治療。
1.2.2 講解病情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情況比較特殊,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許多患者常認為出院之后病情即痊愈,但是這種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復發(fā)率很高,所以需要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出院后還要按時吃藥,才能穩(wěn)定病情。與此同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在患者出院之后,對患者的病情予以詳細的解釋,一定讓患者家屬督促患者每日服藥。
1.2.3 口腔護理 由于患者長期呼吸不暢,會不由自主地使用口腔呼吸,口腔跟鼻腔的差別就在于沒有第一次的過濾和清潔,許多患者的口腔在長期的口腔呼吸中干燥,且口腔中細菌較多易感染,因此應讓患者注意口腔衛(wèi)生,及時清潔口腔。
1.2.4 戒煙護理 流行病學顯示,雖然阻塞性肺疾病沒有嚴密的發(fā)病機制,但是在普遍的統(tǒng)計和調查中顯示,吸煙是患者患慢阻肺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患者入院之后,醫(yī)護人員一定要對患者進行戒煙方面的教育,讓患者明白其危害,病情早日痊愈。
1.2.5 健康鍛煉 對患者進行康復方面的指導,在病情維持期可以讓患者實行部分鍛煉,改善患者身體體質,這樣有利于更好的恢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出院時間及患者出院時讓患者填寫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在患者出院和一年后讓患者填寫Morisy服藥依從性問卷,評價其依從性,問卷共四個問題,分數與患者服藥依從性呈正相關。最后統(tǒng)計患者1年后的復發(fā)率和肺功能障礙優(yōu)良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l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000,P<0.05)。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2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院內依從性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出院之后兩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x±s)
2.3 兩組患者出院時間、復發(fā)率、肺功能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
觀察組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肺功能評分優(yōu)良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出院時間、復發(fā)率、肺功能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
3討論
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導致當今社會肺部疾病的發(fā)生越來越嚴重,吸煙、粉塵環(huán)境工作還有長期處于被污染的空氣中生活這幾大方面的原因也是肺部疾病高發(fā)的一個關鍵性因素[5-6]。本文討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以上的三個原因是患者患病最主要的誘因,其中吸煙占據首位,醫(yī)院對于慢阻肺的治療主要是去除誘因、舒張支氣管等,但是對慢阻肺的治療過程較緩慢,因此該病的預防就顯得意義重大。近年來PM2.5在我國肆虐,加上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病情急劇增加。為了更好地促進慢阻肺患者的治療和愈后,我院針對此種病情恢復緩慢等特點采取相關護理干預[7]。
由于患者在醫(yī)院治療一般屬于慢阻肺的急性期,發(fā)病兇險,患者能意識到病情的特點,主動服藥,但是在醫(yī)院病情得到緩解,危險期渡過之后,就會放松緊惕,有些患者不遵醫(yī)囑、擅自停藥,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護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通過此種方法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8-10]。
護理干預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心理指導和病情交代?;即瞬〉幕颊咭话隳挲g均較大,可能在心理上會產生一些心理障礙,拒絕與醫(yī)護人員溝通,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所學習的心理學技巧和自己專業(yè)的醫(yī)護知識來與患者進行溝通[11-12];在后期的臨床試驗階段發(fā)現護理人員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并且要對患者進行系列教育,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灌輸一部分病情和愈后等,讓患者在潛意識里對疾病形成高度的負責意識。另外在我們長期的心理護理和平時的日常工作中,讓患者對我們產生信任,這樣依從性才會大大提高,對于患者家屬,我們主要也采取耐心地講解病情等方式,讓患者家屬明白病情的進展和出院后繼續(xù)用藥的關鍵性,這樣讓患者家屬在出院之后每日督促患者,從而在多方面提高患者的依從性[13-15]。
本研究行護理干預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依從性也明顯提高,并且由于依從性的提高,患者后期的復發(fā)率和肺功能得到明顯的降低和提升,說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中,護理干預的方法起到很大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潘顯玉.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2):97,98.
[2] 黃賢鳳,閔新珍,梁月香. 護理干預對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繼發(fā)肺真菌感染效果的研究[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1, 18(1):112-113.
[3] 皮春艷,陽炎均. 慢性阻塞性肺病真菌感染的護理[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262):156.
[4] 高莉梅.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8):10-11.
[5] 趙營.綜合護理對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49.
[6] 張紅玲. 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4):1819.
[7] David MG Halpin,Donald P tashkin. Defining disease modification in chronic obstruc tive pulmonary disease[J].COPD,2009,6(3):211-225.
[8] 路海云,王魯霞,趙惠莉,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綜合護理干預[J]. 齊魯護理雜志,2011, 17(24):12-13.
[9] 宋秋香,周旭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護理行為干預的效果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5(7):656-657.
[10] 王娟.慢阻肺患者合并便秘患者的護理干預方法和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5):207,208.
[11] 陳年菊. 心理護理對COPD患者的療效影響[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8):329,330.
[12] 張金麗. 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1,2(4):160.
[13] Marwick JA,Caramori G,Stevenson CS,et al. Inhibition of PI3Kdeita restores giucocorticoid fuction in smoking induced airway infiammation in mic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9,l79(7):542-548.
[14] 溫美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NIPPV治療AECOPD并發(fā)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11-12.
[15] 夏玉紅,陳宏民.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調查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8):1387.
(收稿日期: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