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要:語文教學是較為貼近社會生活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學的內容更是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情趣。為了提高語文教育的教學水平,語文教師就應該注重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展現(xiàn)出語文教學的美感,逐步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為此,本文主要從幾個方面深入分析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藝術性的方式方法,為更好的完成高中語文教學任務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274-01
語文是一門藝術學科,它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心靈上的享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要講求藝術性,不可只顧追求知識的體系化,只是一味的把語文教學內容灌輸式的教授給學生,將語文中優(yōu)美的文字、精美的意境只是用羅列更多的思考題和練習題讓學生學習,忽視了語文課本內容中所要表現(xiàn)出的深刻內涵,更是無法體現(xiàn)出作者寫作時所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這樣只會叫學生產生厭煩,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語文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藝術性,使語文教學更富于情趣,更富于人本化,逐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
一、加強教師的自身專業(yè)素質
高中語文教師對于語文藝術性的教育要有高度的認識,必須要通過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使教更有廣度和深度。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要用題海戰(zhàn)術強化語文教學內容,更不能不能千篇一律,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根據所教高中生的個性特點合理設計語文教學內容,充分發(fā)揮出語文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展現(xiàn)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同時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從他們的年齡、個性、心理和原有知識的特點出發(fā)合理安排語文備課內容,真正達到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二、轉變創(chuàng)新的教學意識,實現(xiàn)角色轉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永遠扮演著教學的主要角色,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tài)。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這種教學方法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教學的先進性。為此,在新課改的語文課上,高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意識,要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角色轉換,體現(xiàn)出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從中扮演著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有效的組織、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語文課本內容中自主挖掘出語文中的藝術性,表達出對語文課文中的不同感受,各抒己見,討論人物性格。
三、營造課堂氣氛的藝術性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場所,高中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精心打造課堂結構的藝術性,讓課堂氣氛與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和諧共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藝術的感染力。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如同將語文課堂設計為一個完整性的電影情節(jié),在短短的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文言文通常都是學生較為厭煩的語文文體,如在講授司馬遷的《鴻門宴》這篇文章時,首先設計閱讀問題,這篇小說寫的是誰?從小說的內容看,鴻門宴中的主次矛盾都要哪些?從問題入手,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接著,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既要注意作品創(chuàng)作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又要把握作品創(chuàng)作的共通之處,圍繞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反復感知課本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教師只是再次輔助引導的作用。然后,組成小組討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討、合作同享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課本上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歡快氛圍,進一步的拓展了課堂的藝術效果。
四、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藝術性
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以教師書寫板書為主,大量的教學內容繁瑣的羅列在黑板上,并不能體現(xiàn)出教學的直觀性。為此,為了打造高中語文教學的藝術性,教師要發(fā)揮出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圖表、多媒體、影視教學等等,如學生在上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帶領大家一起觀看影視作品《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經典片段,在分析兩者不同的基礎上,著重進行人物性格與矛盾沖突的分析,這可以借助演員的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深入感受,從視覺上帶給學生更多的語文審美享受,增強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五、組織語文活動課,培養(yǎng)學生實際技能
語文知識學習的目的在于要將知識點融入到生活實際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要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就要從主體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活動課,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設計、自我活動和自我感受、體會,學生合理運用知識解決多種實際問題和選擇活動方式的過程,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消耗和吸收,真正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的價值,表達出語文教學藝術性的真正目的。
通過以上對高中語文教學藝術性提高的方法探討,可見語文教學的藝術性也是增強師生交流與溝通的有效手段。為了達到語文教學的藝術效果,語文教師要不斷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用藝術性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達到審美教育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麗.淺談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藝術性[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01):21-22
[2] 賀道杰.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淺議[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0):13-14
[3] 劉建成.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N].巴音郭楞日報,2008:22-23
[4] 李長虹.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44-46
[5] 章靈燕.淺談語文教學的藝術性[N].《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 (3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