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花
摘 要: 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受益終生,作者注重在教學中從日常行為習慣培養(yǎng)、課堂學習習慣培養(yǎng)、做題方法指導乃至巧妙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入手,形成教育合力,改變和影響學生一生。
關鍵詞: 班級管理 習慣 培養(yǎng) 教育合力
從事班主任工作29年,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勞苦,更享受到管理過程中成功的幸福和喜悅,下面談談在班級管理中的做法和感悟。
一、落實常規(guī)管理,習慣養(yǎng)成不可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兒童期是人格和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受益終身。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每接手一個新班,我都充分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行為的自覺性。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yǎng)成,為什么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每天都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如全校性集合排隊,進場秩序的訓練;做操動作規(guī)范,整齊劃一的訓練;站、立、行的軍事化訓練;每天進校時按學校規(guī)定的路線走,見了老師敬禮、同學問好姿態(tài)的訓練;隊禮、隊歌、國歌、升旗儀式規(guī)范性訓練等。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并通過與優(yōu)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jīng)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達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同時,教師還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lián)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切實讓日常行為規(guī)范深入人心。
2.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每年開學的第一天,我都在黑板報上開設“上課要求”專欄,要求學生“專心聽、善于思、常發(fā)言、多提問”。專心聽: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而且要認真聽同學的發(fā)言,更要聽出別人發(fā)言中的問題,進行補充或糾正;善于思:每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人人都要立即思考,準備回答。對后進生來說,即使想不出答案,也要把老師的問題重復說一遍,最起碼在學習中留下印象,從而使其逐漸學會動腦、學會聽課;常發(fā)言:課上訓練學生大膽發(fā)言的能力,很多學生之所以不發(fā)言,是因為害怕,怕說錯了老師批評、同學笑話,所以我們一定要打消學生的思想顧慮,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發(fā)言的欲望,例如:評選小組“名嘴”、班級“大膽發(fā)言之星”等,促使學生變“要我說”的被動心理為“我要說”的主動交流欲望;多提問:老師給學生提出的問題質量再高也不如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產生問題,所以課堂上要多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他們發(fā)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可采用競爭機制,增強提問的樂趣,如讓學生對老師提問,同學之間提問,還可以對教材提問等。
對后進生來說,鼓勵他們不會、不懂的要多問,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但要勤思多問,多與他人交流。
其次,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課堂聽課時學生必須做到眼盯、耳聽、心想、口說、手動。課堂學習是學習的關鍵,而會聽講是關鍵中的關鍵,所以上課時老師的目光要不停地掃視全班學生,看他們的反應,不允許一個人走神,每個學生都必須全神貫注,老師說到哪,就聽到哪里,想到哪里。
3.做題方法指導。
對基礎知識和計算題部分,要求學生先審清題目要求再做,做一道題要有做一道題的收獲。只要是自己會的,就不準出錯。就盡量避免做題時出現(xiàn)浮躁、毛糙、一看就做、一做就錯的現(xiàn)象,學會穩(wěn)扎、穩(wěn)打。解決問題部分,要求學生對每一道應用題盡量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二、整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有效進行語言交流,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促使學生相互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教學中,每接手一個新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聽課習慣,把全班學生按優(yōu)、良、中、差分成四人一個學習小組。優(yōu)等生是組長,課上負責自己組內學生的課堂紀律,并在組內合作時引導同學積極交流、探討問題、及時給弄不明白的同學講解等,課下負責整個小組家庭作業(yè)的批改、收發(fā),輔導組內后進生等。對各小組學生設立積分表,每周五各小組長進行匯報總結,對積分最高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對表現(xiàn)比較差的小組進行人員調整,爭取每個小組的組長和組員實力相當,做到公平競爭。
2.及時評價,是合作學習的保障。
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繼續(xù)的有力保障。除了設計積分表以外,獎勵的方法還有很多,譬如:教室里設有各個小組的評比專欄,發(fā)現(xiàn)哪個小組有進步,哪個小組就得一顆智慧小星;光榮榜專欄,這里面主要是前二十名和進步大的學生,有學生的照片和近期目標,每次班里考核進入前二十名的學生和進步大的學生都要戴光榮花,進光榮榜專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jīng)常進行課堂聽課比賽、小組快樂計算比賽、提問題比賽等,發(fā)現(xiàn)哪個小組有進步,先獎勵組長,再獎勵進步大的組員。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果課堂上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學不進去,有風吹草動就抬頭看看,甚至時不時找別人說話,組長說不聽的,就找他們單獨談話,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并及時進行家訪,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管理。同時我還經(jīng)常召開小組長會議,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加大小組長幫助的力度。只要發(fā)現(xiàn)組內后進生有進步的地方,就立即給予表揚,讓他們有成功的愉悅感,體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認為自己和學習好的學生一樣,能得到智慧小星,得到小紅花,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