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村
摘 要 應用文寫作因其使用范圍廣、實用性強而受到越來越多高職院校的重視,但由于學科本身的特點及所處地位的尷尬,應用文寫作教學遭遇到瓶頸——學生厭學,教師怕教。為了改變現(xiàn)狀,讓應用文寫作教學工作有效進行,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應用文寫作 教學改革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ought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LI Meicun
(Hai'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kou, Hai'nan 570216)
Abstract Practical writing for its use of a wide range, strong practice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 and the embarrassment of their status, and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encounters bottleneck- weariness of students, teachers fear teaching". In order to break the status quo, so that effectively make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should start immediately without dela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thinking
由于應用寫作本身的特點及學生重技術、技能課等原因,造成了大部分同學說起“應用文”就感頭痛的現(xiàn)象,反思這一現(xiàn)象,可以發(fā)現(xiàn)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面臨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授課教師缺少實踐經(jīng)驗,授課內容死板,欠生動。應用文寫作除了要求授課教師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外,相關的實踐工作經(jīng)驗也不可缺少??赡壳皯梦膶懽鹘虒W教師大都畢業(yè)于文科類院系,相關實踐經(jīng)驗缺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大都只能突出理論知識的講解,很難有針對性,這就會讓課堂顯得沒生氣,所講解的知識也難以做到“有的放矢”。
其二,教材編排各專業(yè)內容統(tǒng)一,缺少專業(yè)針對性。雖說目前出版了各種有關于應用文的教材,但大部分教材都重“學術”輕“實踐”,各章節(jié)內容的編排也大部都是按照“定義+特點+寫作格式+范例”的模式展開的,缺乏了對應用文實用部分的編寫。更重要的是,各個專業(yè)的教材內容相似,沒有突出專業(yè)特點,無法服務于專業(yè)課。
其三,學科地位低,學生缺乏對學科的正確認識,缺少學習的興趣。高職教育的理論教學內容可以分為兩大塊:公共課與專業(yè)課。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分配給應用文寫作的課時量相對少,很多學生也對學科性質存在誤區(qū):學習公共課終極目標就是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只要學好了專業(yè)課,就萬事大吉了。
其四,課程本身理論性較強,缺乏趣味性。在應用文寫作的授課過程中,各類文種的定義和書寫格式是必講內容,大部分文種都需要學生“死記”格式。講解多了,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抗拒”心理。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應用文就是由各種“條條框框”組成。
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但改革的途徑何在呢?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 重視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學工作創(chuàng)新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工作創(chuàng)新要求高校教師將教學與教學研究有效結合。教學研究是我們由傳統(tǒng)的“教書匠”走向教育家的必經(jīng)之路,我們需時刻謹記:以“研”促教。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要想教育好學生,教師就需要不斷汲取知識來充實自己。要想做好一名應用文寫作教師,除了多看、多記、多寫外,還得“處處留心”,應用文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要想對應用文寫作做到駕輕就熟,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應用文還是一般文學作品,它們都是以文字為載體的,文字功底直接影響著文章質量。由此,廣泛閱讀文學作品,特別是優(yōu)秀語言大師的文學作品是提高應用文語言運用的有效措施。最后,除了平時加強知識累積、參加各種能力培訓班外,教師還應時刻關注社會的需求,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于此,方可達到“社會需要什么,我們就能提供什么”的高標準的教學目標。
2 組織教師編排符合專業(yè)發(fā)展需求的教材,為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依托
教材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和學生進行日常學習活動的基礎和依據(jù),是具有“權威性”的學習材料。近幾年來,應用文寫作相關教材版本繁多,而且有越編越厚之嫌疑,究其緣由,大抵是各位“編者”要評職稱,要比出版的字數(shù),從而將教材最應該具備的“特點”置之腦后。筆者認為,應用文教材的編寫,應該“輕理論,重操作”,重點放在寫作指導與寫作模擬練習上,“手把手”教學生寫作。而且,編書者不能只靠那些書寫理論知識的“學者”,那些有多年實踐經(jīng)驗的工作者也應加入到教材的編寫中,將他們的實際工作例子帶入到教材,讓學生擁有更真實更有效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再者,應用文寫作教材應該按專業(yè)分類編寫,編者應該按不同專業(yè)的不同需求來舍取章節(jié)內容,而不是“一類教材走天下”,無論哪個專業(yè),都是類似的章節(jié),各章節(jié)的教學任務,教學重難點也沒什么差別。
3 提高學科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大家對應用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endprint
首先,要轉變觀念,提高應用文寫作的學科地位。應用文的使用范圍之廣、作用之大是其他任何類型的文學作品都無法匹敵的。應用文的實踐性很強,但目前在普通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大多以公共選修或必修課的形式出現(xiàn),總學時在30節(jié)左右,甚至無法與其他公共課的課時量相比。由于學科位置的邊緣性,應用文寫作常被置于尷尬境地,很難受到重視。所以,要想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首先應轉變觀念,提高應用文所處的學科地位,適當加大課時量。其次,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寫作興趣對于學習寫作和從事寫作活動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只有讓學生真心喜歡上了應用文寫作,他們才能重視它,學好它,遇到困難也會努力加以克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學科興趣的培養(yǎng)。
4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吸引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由“任務設計-任務實施-任務評價”三個部分組成。首先,由指導老師將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放入一個或多個具體任務中,讓學生完成任務來掌握教學內容。其次,要求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協(xié)作學習,最好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切忌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起引導作用。最后,任務完成后,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恰當?shù)脑u價可以對學生起導向和激勵作用,所以這部分的內容也同樣重要,一方面要評價學生的總體完成情況,另一方面,也要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進行評價。
任務驅動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一樣,它打破了“滿堂灌”的教學尷尬,避免了教學上的平鋪直敘,將知識融入實際操作中,在一個個實例任務的完成中,達到了教學目標,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吸引力。
討論法是由學生獨立參與探究的學習活動,它指的是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圍繞一定的問題和內容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對話或辯論。它走出了教師單方面?zhèn)魇谥R的傳統(tǒng)模式。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解合同的寫作時,集大家的智慧,討論法能讓合同的內容更加充實,同樣也讓學生掌握合同擬訂的注意事項。
當然,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外,還有頭腦風暴法、情景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等也是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這里就不一一展開分析了。
應用文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隨著應用文寫作的社會地位不斷升高而廣受關注,它時刻提醒著我們這些一線教育工作者要從各方面提升對學科的認識,多下功夫,與時俱進,總結經(jīng)驗,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 周彤.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探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7.18(3).
[2] 薛亞紅.對高職應用文教學有效進行的幾點思考.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8(1).
[3] 謝姍姍.編著.新編應用文寫作.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8.
[4] 陸亞萍,詹丹,張彪.編著.文秘應用文寫作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