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 將內(nèi)容與情感、意象與氛圍、手法與技巧之例三個方面作為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教學重點,設計課堂內(nèi)容,延伸學生鑒賞詩歌的收獲,是較好的備課準備。
關鍵詞: 相思;典型意象;虛實相生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一首經(jīng)典宋詞,后世名人贊評無數(shù)。
如何生成經(jīng)典詩歌課堂內(nèi)容的成功課堂,是許多老師的困惑。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往往覺得,越是經(jīng)典的詩詞,課堂上的過程越不盡如人意。筆者曾在早晨的第一節(jié)課后,聽到回到辦公室的老師幽幽地嘆道,清晨“毀掉”《長恨歌》。這一次我又遇到了經(jīng)典詩歌鑒賞的問題。
在反反復復的閱讀了李清照《一剪梅》課本和相關資料之后,聯(lián)系高二學生的鑒賞能力,我認為該詩詞從內(nèi)容與情感、景物與意象、手法與技巧三個方面來說,都是詩詞中最有“詞味”的一首詩詞。作為一種典范性的詩歌,我打算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濃濃的“詞味“來體味這首詩歌,將本詩作為了解古代詩歌的范例。
一、 內(nèi)容與情感之例
這是一首寫相思的詩歌。對親人的思念化成了濃濃的愁緒。相思是古代詩詞中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有人戲稱,古人傷別離,今人喜開會。古人的世界里,分別之后,音信全無,盼望的便是能收到來信或等待見面時間的來臨,由此望月懷人,憑樓遠眺,心里裝著整個世界的想念,時空之隔,讓相思的情感如此的真誠和熾烈??墒牵跁r空界限越來越模糊的現(xiàn)代,相思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寡淡。生活的便捷與現(xiàn)代卻吞噬了現(xiàn)代的心靈空間,相思便很難談起了。
所以從表達情感上來看,《一剪梅》是首極具古韻的詩詞,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體現(xiàn)恰切。年輕的李清照在紅色的荷花漸漸凋謝,素白的涼席涼意襲人之時,獨自乘船出游。在美麗的湖面上,無心賞景,遙望天空,期待鴻雁飛過。直到月上西樓,天邊出現(xiàn)雁陣,心中在期待是否為她傳來書信。這種濃濃的思念,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鋪開,一切的濃情蜜意是李清照在前期詩歌中最真摯情感的表現(xiàn)。明代楊慎評價,離情欲淚。讀此始知高則誠、關漢卿諸人,又是效顰?!蹲砘帯返仍娭兴w現(xiàn)的也是這種最樸素、最有古典情致的相思。
二、 意象與氛圍之例
朗讀《一剪梅》便可了解,詩中盡是古典詩詞中的典型情景與意象。明李廷機在《草堂詩馀評林》中評,此詞頗盡離別之情,語意超逸,令人醒目。紅藕香殘、玉簟秋、錦書、雁字、月滿西樓、花飄零、水自流,熟悉古典詩詞的人都知道。參照課下注釋,“錦書”、“雁字”等內(nèi)容便是非常具有古詩特色的內(nèi)容。這些古典詩詞所具有固定涵義的意象是閱讀詩歌了解詩歌內(nèi)容最重要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對《一剪梅》的鑒賞,在許多出現(xiàn)類似意象的詩歌中,便可借助意象揣摩詩歌的意味。
三、 手法與技巧之例。
清陳世焜評此詞,起七字秀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梁紹壬謂: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結(jié)更凄絕。清王士禛《花草蒙拾》中講到,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币曇装病安畔旅碱^,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然易安亦從范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語脫胎,李特工耳。“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一剪梅》中最被人稱道的句子。易安便也在自己天才般的詩句中成為了詩歌世界里的繆斯。
情感如絲如縷,縱使如何描述也總會讓讀者隱隱有種疏離感,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上”、“下”之間,便將無形之情,化為了具體可感之事物,虛實相生,偉大的情感便有了依托,易安詩詞之“特工”顯現(xiàn)于此。這種手法,我們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感嘆過,但易安的再次創(chuàng)造依然讓人稱奇。
簡單從以上三個方面簡略分析,均可見《一剪梅》是為高中學生古代詩歌鑒賞方面的典范之作,格調(diào)清新,于尋常意象中表現(xiàn)形式“不落俗套”。從此三個方面立足課堂的準備,讓學生在欣賞詩歌中延伸鑒賞內(nèi)容,頗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