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國
【摘要】文章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問題設置等方面探析了高效課堂構建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我們積極探索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不論是我們臨沂市推行的“三五X”教學策略,還是我們縣推行的教學策略,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可以說高效課堂是對傳統(tǒng)課堂的挑戰(zhàn),是“以人為本”發(fā)展理念的體現(xiàn),是對教育規(guī)律的正確詮釋。打造高效課堂需要一些途徑和方法來實施,以下就是筆者初步探尋的一些途徑和方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
(1)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yè)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xiàn)象。切實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除了教學方式的轉變,我們還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堂管理的順利進行。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樂學氛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勇氣和膽量,給予學生正能量。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說,課堂是否高效取決于學生是否主動地學習,是否會學習,是否能持久地學習。
(1)重視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前預習中,學生要將文中出現(xiàn)的不能讀準的字、不理解的詞、句劃出,通過查字典解決基本的字詞問題,并通過上網(wǎng)、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寫作背景、文章的社會時代背景及文體特點,整理成小卡片。這一階段的學習,要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這一階段的學習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要設計出簡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
(2)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fā)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fā)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xiàn)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huán)境,從而產(chǎn)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欲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4)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
三、重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效率
(1)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有效。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nèi)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其次,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jīng)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問方式的有效性。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并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結果。如果僅僅只要求回答是與否,浪費時間也沒有效果,因此,課堂提問不在數(shù)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活躍課堂氣氛、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
(3)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shù)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shù)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變?yōu)殚_放、雙向、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朱小娣.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28).
[2]李春艷.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師,2012(18).
[3]馬永麗.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發(fā)展,2012(5).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