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導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習作素材,學會構思,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梳理;構思;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當下,學生在習作中仍然存在著無從選材,寫作中詳略不當,內容不夠具體等問題。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用文字將習作想法“畫出來”,通過對寫作思維過程的精細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梳理素材,發(fā)散思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更加有趣增效。
一、借助導圖 幫助學生梳理素材
思維導圖以習作主題為重點,形成一個中心點,每個段落或者每個內容自身都成為一個子中心,合起來就構成一篇完整的習作。每一篇習作,都有它的主題,學生在拿到習作要求之后,首先要確定寫什么,也就是思維導圖中所提到的“中心點”。
不管是平時的習作訓練或是考場作文,學生一看到作文時,在“寫什么”方面經?;ㄝ^多時間,絞盡腦汁在想究竟要寫什么內容。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之后,老師可以盡可能多的幫助學生梳理、羅列出所想到的內容,然后根據內容來選擇感興趣的、印象最深刻的素材進行習作。
在習作復習課中,我出示習作題目“樂”,具體要求是——“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要求把你看到的或親身經歷過的‘樂事,寫一篇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蔽乙龑W生打開思路,可以說家里發(fā)生的樂事;可以從社區(qū)發(fā)生的事情展開思考。學生的思維廣闊了,梳理了很多素材。于
是,師生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張思維導圖(見導圖一)。
【導圖一】
學生根據素材開始篩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挑選一件認為特別快樂的作為習作內容。有的學生認為班級舉行的“搭紙牌大賽”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至今記憶猶新;有的學生認為是觀看為廈門馬拉松喝彩的拉拉隊比賽最快樂最有意義;而有的學生認為深夜躲在被窩里竊讀快樂而又懼怕,但是更多的是讀書的快樂……于是有的題目是“燃燒的紙牌”,有的題目是“體驗節(jié)真快樂”,有的題目是“夜半竊讀樂無窮”等。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豐富其生活的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主動觀察并積累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在作文時有挖掘不盡的“寶藏”。在梳理、積累作文素材中,借助導圖幫助學生把想法外化出來,適應了習作的需求。
二、運用導圖 引導學生學會構思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提出的關于習作總要求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蓖高^“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幾個字眼,我們不難發(fā)現,指導學生把習作內容寫清楚寫具體,把語句寫通順,表達有序有物有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學生已經明確要“寫什么”了,那么“怎么寫”,指導學生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就是執(zhí)教者要思考的問題了。
在指導學生運用導圖表達構思時,我要求他們用標注“關鍵詞句”的方法,把要表達的內容簡要記錄并注明詳略寫;寫作能力較高的同學還可以標注想采用的修辭手法。一位同學的《深夜竊讀》是這樣用導圖表達她的構思的(見導圖二)。她構思的導圖清晰,特別是在準備描寫竊讀的過程時,有猶豫的心理,有尋找書籍的著急,有竊讀的快樂,有生怕媽媽發(fā)現的懼怕,還有告別書籍的不舍;一目了然的構思讓這位同學的行文文從字順、生動具體。
【導圖二】
葉圣陶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寫文章都是有一定思路的,把握了這個思路,我們才能發(fā)現文章的主旨。指導學生寫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按一定的思路寫下去,才能使作文條分縷析、主題彰顯?!八季S導圖”能幫助孩子在習作前思考文章應當圍繞哪幾方面來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確定詳寫和略寫的內容以及彼此之間應當如何銜接等,在構思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三、依托導圖 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
【導圖三】
每一次的習作指導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思維的革命,他們在短時間內要思考習作的素材,要構思習作的提綱,要形成完整通順優(yōu)美的文章,的確是不容易的。在實踐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構思寫作提綱時,運用了在導圖中標注關鍵詞語的方法對于幫助他們表達很有幫助。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微型寫作訓練是我平時經常進行的片段練習,孩子們通過此舉積累了語言,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逐步訓練圍繞中心寫具體的能力,為連段成篇奠定了基礎。以一位同學構思的《傾斜的傘》(見導圖三)為例進行說明。
這位同學在構思《傾斜的傘》這篇習作時,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先寫自己在雨中期待媽媽來送傘,接著寫媽媽的愛讓自己覺得溫暖和感動;最后話鋒一轉,從媽媽的愛提升到所有家長們的愛讓自己震撼。小作者的思路清晰,她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要寫的內容,并且標注關鍵詞。在習作構思之后的“說作文”環(huán)節(jié)中,導圖中的關鍵詞幫助她主動、通順、善于表達——比如在描述“期待”媽媽來接的時候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我期待媽媽來為我送傘。時鐘滴答滴答地轉著,像沙漏墜入我著急的心房。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立不安的我恨不得有一雙千里眼,穿過迷蒙的雨霧看見媽媽的身影。窗外的樹葉被風吹得一搖一擺,好像也探頭探腦地幫著我看看媽媽來了沒有……”。
再如該作者在和同學們分享發(fā)現路上那把傾斜的傘后,帶給自己的感受是“震撼”時,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在我們的前面走著一老一小兩人,老奶奶正給小孫子打著傘,他們那把傘很大,卻始終是傾斜的,整把傘幾乎把小孫子包圍住了。密密麻麻的雨滴爭先恐后地落在老奶奶的肩膀上、腰背上、鞋子上和襪子上,老奶奶不時地打著噴嚏。我好奇地問媽媽:‘老奶奶的傘那么大,足夠遮兩個人,何必把傘全部傾向于小孫孫,自己卻淋濕了身子,難道她不冷嗎?媽媽歪著頭輕輕答道:‘只有這樣,她才感到不冷的!這時的我聽到雨點聲越來越大,再看看前面那把傘,也越來越傾斜了。我的內心震撼了!”……孩子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發(fā)散性表達,圍繞一個意思把內容說得具體生動。
經常性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當孩子會寫一段話了,主動表達了,何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呢?因此,在學生構思導圖時,指導他們在要表達的內容旁邊標注關鍵詞句,對于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實踐證明,構建思維導圖,的確能讓習作教學有趣增效。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系列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莊少蕓,1970年生,女,福建省廈門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endprint
【摘要】指導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習作素材,學會構思,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梳理;構思;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當下,學生在習作中仍然存在著無從選材,寫作中詳略不當,內容不夠具體等問題。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用文字將習作想法“畫出來”,通過對寫作思維過程的精細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梳理素材,發(fā)散思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更加有趣增效。
一、借助導圖 幫助學生梳理素材
思維導圖以習作主題為重點,形成一個中心點,每個段落或者每個內容自身都成為一個子中心,合起來就構成一篇完整的習作。每一篇習作,都有它的主題,學生在拿到習作要求之后,首先要確定寫什么,也就是思維導圖中所提到的“中心點”。
不管是平時的習作訓練或是考場作文,學生一看到作文時,在“寫什么”方面經?;ㄝ^多時間,絞盡腦汁在想究竟要寫什么內容。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之后,老師可以盡可能多的幫助學生梳理、羅列出所想到的內容,然后根據內容來選擇感興趣的、印象最深刻的素材進行習作。
在習作復習課中,我出示習作題目“樂”,具體要求是——“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要求把你看到的或親身經歷過的‘樂事,寫一篇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蔽乙龑W生打開思路,可以說家里發(fā)生的樂事;可以從社區(qū)發(fā)生的事情展開思考。學生的思維廣闊了,梳理了很多素材。于
是,師生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張思維導圖(見導圖一)。
【導圖一】
學生根據素材開始篩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挑選一件認為特別快樂的作為習作內容。有的學生認為班級舉行的“搭紙牌大賽”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至今記憶猶新;有的學生認為是觀看為廈門馬拉松喝彩的拉拉隊比賽最快樂最有意義;而有的學生認為深夜躲在被窩里竊讀快樂而又懼怕,但是更多的是讀書的快樂……于是有的題目是“燃燒的紙牌”,有的題目是“體驗節(jié)真快樂”,有的題目是“夜半竊讀樂無窮”等。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豐富其生活的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主動觀察并積累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在作文時有挖掘不盡的“寶藏”。在梳理、積累作文素材中,借助導圖幫助學生把想法外化出來,適應了習作的需求。
二、運用導圖 引導學生學會構思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提出的關于習作總要求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蓖高^“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幾個字眼,我們不難發(fā)現,指導學生把習作內容寫清楚寫具體,把語句寫通順,表達有序有物有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學生已經明確要“寫什么”了,那么“怎么寫”,指導學生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就是執(zhí)教者要思考的問題了。
在指導學生運用導圖表達構思時,我要求他們用標注“關鍵詞句”的方法,把要表達的內容簡要記錄并注明詳略寫;寫作能力較高的同學還可以標注想采用的修辭手法。一位同學的《深夜竊讀》是這樣用導圖表達她的構思的(見導圖二)。她構思的導圖清晰,特別是在準備描寫竊讀的過程時,有猶豫的心理,有尋找書籍的著急,有竊讀的快樂,有生怕媽媽發(fā)現的懼怕,還有告別書籍的不舍;一目了然的構思讓這位同學的行文文從字順、生動具體。
【導圖二】
葉圣陶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弊髡邔懳恼露际怯幸欢ㄋ悸返?,把握了這個思路,我們才能發(fā)現文章的主旨。指導學生寫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按一定的思路寫下去,才能使作文條分縷析、主題彰顯?!八季S導圖”能幫助孩子在習作前思考文章應當圍繞哪幾方面來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確定詳寫和略寫的內容以及彼此之間應當如何銜接等,在構思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三、依托導圖 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
【導圖三】
每一次的習作指導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思維的革命,他們在短時間內要思考習作的素材,要構思習作的提綱,要形成完整通順優(yōu)美的文章,的確是不容易的。在實踐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構思寫作提綱時,運用了在導圖中標注關鍵詞語的方法對于幫助他們表達很有幫助。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微型寫作訓練是我平時經常進行的片段練習,孩子們通過此舉積累了語言,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逐步訓練圍繞中心寫具體的能力,為連段成篇奠定了基礎。以一位同學構思的《傾斜的傘》(見導圖三)為例進行說明。
這位同學在構思《傾斜的傘》這篇習作時,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先寫自己在雨中期待媽媽來送傘,接著寫媽媽的愛讓自己覺得溫暖和感動;最后話鋒一轉,從媽媽的愛提升到所有家長們的愛讓自己震撼。小作者的思路清晰,她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要寫的內容,并且標注關鍵詞。在習作構思之后的“說作文”環(huán)節(jié)中,導圖中的關鍵詞幫助她主動、通順、善于表達——比如在描述“期待”媽媽來接的時候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我期待媽媽來為我送傘。時鐘滴答滴答地轉著,像沙漏墜入我著急的心房。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立不安的我恨不得有一雙千里眼,穿過迷蒙的雨霧看見媽媽的身影。窗外的樹葉被風吹得一搖一擺,好像也探頭探腦地幫著我看看媽媽來了沒有……”。
再如該作者在和同學們分享發(fā)現路上那把傾斜的傘后,帶給自己的感受是“震撼”時,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在我們的前面走著一老一小兩人,老奶奶正給小孫子打著傘,他們那把傘很大,卻始終是傾斜的,整把傘幾乎把小孫子包圍住了。密密麻麻的雨滴爭先恐后地落在老奶奶的肩膀上、腰背上、鞋子上和襪子上,老奶奶不時地打著噴嚏。我好奇地問媽媽:‘老奶奶的傘那么大,足夠遮兩個人,何必把傘全部傾向于小孫孫,自己卻淋濕了身子,難道她不冷嗎?媽媽歪著頭輕輕答道:‘只有這樣,她才感到不冷的!這時的我聽到雨點聲越來越大,再看看前面那把傘,也越來越傾斜了。我的內心震撼了!”……孩子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發(fā)散性表達,圍繞一個意思把內容說得具體生動。
經常性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當孩子會寫一段話了,主動表達了,何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呢?因此,在學生構思導圖時,指導他們在要表達的內容旁邊標注關鍵詞句,對于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實踐證明,構建思維導圖,的確能讓習作教學有趣增效。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系列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莊少蕓,1970年生,女,福建省廈門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endprint
【摘要】指導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梳理習作素材,學會構思,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梳理;構思;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當下,學生在習作中仍然存在著無從選材,寫作中詳略不當,內容不夠具體等問題。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用文字將習作想法“畫出來”,通過對寫作思維過程的精細剖析與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梳理素材,發(fā)散思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讓習作教學更加有趣增效。
一、借助導圖 幫助學生梳理素材
思維導圖以習作主題為重點,形成一個中心點,每個段落或者每個內容自身都成為一個子中心,合起來就構成一篇完整的習作。每一篇習作,都有它的主題,學生在拿到習作要求之后,首先要確定寫什么,也就是思維導圖中所提到的“中心點”。
不管是平時的習作訓練或是考場作文,學生一看到作文時,在“寫什么”方面經?;ㄝ^多時間,絞盡腦汁在想究竟要寫什么內容。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之后,老師可以盡可能多的幫助學生梳理、羅列出所想到的內容,然后根據內容來選擇感興趣的、印象最深刻的素材進行習作。
在習作復習課中,我出示習作題目“樂”,具體要求是——“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要求把你看到的或親身經歷過的‘樂事,寫一篇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詳略得當,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蔽乙龑W生打開思路,可以說家里發(fā)生的樂事;可以從社區(qū)發(fā)生的事情展開思考。學生的思維廣闊了,梳理了很多素材。于
是,師生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張思維導圖(見導圖一)。
【導圖一】
學生根據素材開始篩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挑選一件認為特別快樂的作為習作內容。有的學生認為班級舉行的“搭紙牌大賽”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至今記憶猶新;有的學生認為是觀看為廈門馬拉松喝彩的拉拉隊比賽最快樂最有意義;而有的學生認為深夜躲在被窩里竊讀快樂而又懼怕,但是更多的是讀書的快樂……于是有的題目是“燃燒的紙牌”,有的題目是“體驗節(jié)真快樂”,有的題目是“夜半竊讀樂無窮”等。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豐富其生活的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主動觀察并積累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在作文時有挖掘不盡的“寶藏”。在梳理、積累作文素材中,借助導圖幫助學生把想法外化出來,適應了習作的需求。
二、運用導圖 引導學生學會構思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提出的關于習作總要求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蓖高^“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幾個字眼,我們不難發(fā)現,指導學生把習作內容寫清楚寫具體,把語句寫通順,表達有序有物有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學生已經明確要“寫什么”了,那么“怎么寫”,指導學生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就是執(zhí)教者要思考的問題了。
在指導學生運用導圖表達構思時,我要求他們用標注“關鍵詞句”的方法,把要表達的內容簡要記錄并注明詳略寫;寫作能力較高的同學還可以標注想采用的修辭手法。一位同學的《深夜竊讀》是這樣用導圖表達她的構思的(見導圖二)。她構思的導圖清晰,特別是在準備描寫竊讀的過程時,有猶豫的心理,有尋找書籍的著急,有竊讀的快樂,有生怕媽媽發(fā)現的懼怕,還有告別書籍的不舍;一目了然的構思讓這位同學的行文文從字順、生動具體。
【導圖二】
葉圣陶說過:“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弊髡邔懳恼露际怯幸欢ㄋ悸返?,把握了這個思路,我們才能發(fā)現文章的主旨。指導學生寫作文也是如此,只有按一定的思路寫下去,才能使作文條分縷析、主題彰顯?!八季S導圖”能幫助孩子在習作前思考文章應當圍繞哪幾方面來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確定詳寫和略寫的內容以及彼此之間應當如何銜接等,在構思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三、依托導圖 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
【導圖三】
每一次的習作指導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思維的革命,他們在短時間內要思考習作的素材,要構思習作的提綱,要形成完整通順優(yōu)美的文章,的確是不容易的。在實踐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構思寫作提綱時,運用了在導圖中標注關鍵詞語的方法對于幫助他們表達很有幫助。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微型寫作訓練是我平時經常進行的片段練習,孩子們通過此舉積累了語言,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逐步訓練圍繞中心寫具體的能力,為連段成篇奠定了基礎。以一位同學構思的《傾斜的傘》(見導圖三)為例進行說明。
這位同學在構思《傾斜的傘》這篇習作時,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先寫自己在雨中期待媽媽來送傘,接著寫媽媽的愛讓自己覺得溫暖和感動;最后話鋒一轉,從媽媽的愛提升到所有家長們的愛讓自己震撼。小作者的思路清晰,她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要寫的內容,并且標注關鍵詞。在習作構思之后的“說作文”環(huán)節(jié)中,導圖中的關鍵詞幫助她主動、通順、善于表達——比如在描述“期待”媽媽來接的時候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我期待媽媽來為我送傘。時鐘滴答滴答地轉著,像沙漏墜入我著急的心房。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立不安的我恨不得有一雙千里眼,穿過迷蒙的雨霧看見媽媽的身影。窗外的樹葉被風吹得一搖一擺,好像也探頭探腦地幫著我看看媽媽來了沒有……”。
再如該作者在和同學們分享發(fā)現路上那把傾斜的傘后,帶給自己的感受是“震撼”時,是這樣表達的:“雨越下越大,在我們的前面走著一老一小兩人,老奶奶正給小孫子打著傘,他們那把傘很大,卻始終是傾斜的,整把傘幾乎把小孫子包圍住了。密密麻麻的雨滴爭先恐后地落在老奶奶的肩膀上、腰背上、鞋子上和襪子上,老奶奶不時地打著噴嚏。我好奇地問媽媽:‘老奶奶的傘那么大,足夠遮兩個人,何必把傘全部傾向于小孫孫,自己卻淋濕了身子,難道她不冷嗎?媽媽歪著頭輕輕答道:‘只有這樣,她才感到不冷的!這時的我聽到雨點聲越來越大,再看看前面那把傘,也越來越傾斜了。我的內心震撼了!”……孩子以關鍵詞語為中心,進行發(fā)散性表達,圍繞一個意思把內容說得具體生動。
經常性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當孩子會寫一段話了,主動表達了,何愁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呢?因此,在學生構思導圖時,指導他們在要表達的內容旁邊標注關鍵詞句,對于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實踐證明,構建思維導圖,的確能讓習作教學有趣增效。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系列叢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莊少蕓,1970年生,女,福建省廈門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