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術作業(yè)評價的重要性,闡述了如何通過激勵性、多元化、檔案袋式、展覽式、評語化評價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構建和諧高效的美術課堂。
關鍵詞:美術作業(yè) 評價 學習興趣
《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待和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美術作業(yè)的評價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參與、協(xié)作、探討、交流、發(fā)展、展示自我的機會,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能否對學生的作業(yè)做出正確的評價,關系到這堂課的成功與否。下面,筆者就激勵性評價、多元化評價、檔案袋式評價、展覽式評價、評語化評價五方面,來談談中學美術作業(yè)評價的有效性。
一、運用激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泵佬g課堂作業(yè)的評價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美術作業(yè)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激勵,從而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筆者感觸最深的是在一次興趣小組活動中,筆者講了表現的方法和技法后讓學生自己表現,大部分學生用油畫棒、涂色塊表現風景,徐同學卻用油畫棒不停地在紙上點,筆者看到她這個舉動后就及時啟發(fā)道:“這個想法很好,像點彩法,如果顏色再豐富點、厚實點,就能表現出層次感?!边@個別具匠心的方法得到了教師的表揚與肯定,激發(fā)了她表現的欲望,在畫的過程中,筆者不停地給她指導與鼓勵,她的創(chuàng)作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越畫越有興趣,越畫越好。經過幾節(jié)課的活動,一幅點彩法的風景畫完成了。而有國畫基礎的孫同學,選擇畫一幅巨大的國畫(長2米,寬1.5米),筆者很佩服她的大膽和勇氣,因為紙張?zhí)?,不好把握,剛開始她畫了一點就沒信心了,于是筆者對她說:“你真的很了不起,敢畫這么大尺寸的作品,只要能完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呢!”“你很棒,我發(fā)現你今天畫得比昨天好??!”“你一定會畫好的,老師相信你!”等等。在筆者的鼓勵下,她堅持了下來,而且越畫越有信心,經過一個月的堅持和努力,一幅巨作誕生了,畫面整體效果非常好,幾乎超過了筆者的預料。這兩幅作品還參加了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書畫比賽,獲得了金獎。由此可見,教師及時引導、啟發(fā)學生,對學生給予鼓勵和支持,才能引起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運用多元化評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學生自評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評價的客觀程度。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
例如,在教授“藍白之美”這一課時,學生親自設計的藍印花布被制成漂亮的衣服、扇子、鞋面時,筆者進入到評價階段,讓學生到臺前展示小組合作的成果,學生的興趣很高,這時筆者提問:“你對自己的作品有怎樣的評價?你覺得你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處又在什么地方?”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然后再讓他們觀察、比較,互相評論、交流,得出每組作品存在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互相評價。讓全班同學參加討論,最后選派代表做總結發(fā)言,對展示的作業(yè)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當自己組的作品受到教師、同伴的肯定時,學生們非常興奮、喜悅……學生通過對自己作品的解說,對別人作品的客觀評價,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強化美術的學習興趣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運用檔案袋式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tǒng)的評價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檔案袋式評價的優(yōu)勢在于重視學生的個人進步。運用檔案袋正確又科學的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與個性特點,對于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例如,林同學非常好動,上課經常說話,有時還影響周圍同學的學習。自從建立了美術檔案袋后,筆者發(fā)現他有了一些改變。以前上課他喜歡講話,不喜歡做美術作業(yè),建立了美術檔案袋后,當他的作品展示出來時,只有一個同學給他寫了一句評語“你認真畫就能畫好哦”,其實他很希望得到同學們更多的評價。他發(fā)現如果作業(yè)不認真做的話,就無法挑出好的作品進行展示,同學也就很少會給他評價,所以他開始認真做作業(yè)了。自從認真做作業(yè)后,“作業(yè)袋”里的作品多起來了,同學給他的評價也越來越多了,漸漸地他開始喜歡畫畫了,作業(yè)的質量跟之前相比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此可見,運用檔案袋評價學生美術作業(yè),使學生擁有了判斷自己的學習質量和進步的機會,而且強調了學生自省評價的重要性,使得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
另外,筆者還把每個小組的作品按照時間的順序根據班級分小組做成電子檔案袋,每學期分期中和期末進行展示,讓他們相互欣賞、相互評價。在建立美術檔案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成長和成果,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能力。在此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比較,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提高了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運用展覽式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展覽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運用展覽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和鑒賞水平。
例如,在學校的走廊或者空教室設立展板,舉行以班級為單位的美術作品展覽會,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來參展,可以是繪畫、工藝作品、書法作品等。筆者讓學生將檔案袋內的優(yōu)秀作品,注上名稱和作者,展示到自己班級的櫥窗里,一個月更換一次,每次評出最佳作品,然后把每個班級優(yōu)秀的書畫作品集中起來,展示在美術教室的黑板上;把手工類作品展示到美術專用教室里,讓師生利用課余時間共同欣賞和評價,最后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審美做出全面的評價,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既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通過這樣的展出,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判斷水平,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才華的機會。
另外,筆者還把很多優(yōu)秀的書畫作品收集起來,做成學校的作品集,進行展示評價。有一些特殊的作品,還可以通過表演展示,例如:在課外小組活動中,筆者讓學生利用多種廢舊的材料設計、制作面具和服裝,然后讓每組學生分別進行面具和時裝的表演展示,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欲,所以,幾乎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表演展示,他們相互欣賞、評價、交流,找出了每組作品存在的優(yōu)缺點,再由學生、教師共同參與到展示評價中。這樣一來,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能力、組織能力、評價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五、運用評語化評價,樹立學生的進取心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采取優(yōu)、良的等級標準對作業(yè)進行評價,但這不足以體現作業(yè)存在的缺點或不足,評語正是等級形式下的有效補充。因此,在評價優(yōu)、良的同時,加上切合學生實際的評語,這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又一途徑。
例如,教師在美術作業(yè)里寫上簡短的評語,表示教師對美術作業(yè)的看法。因此,在繪畫作業(yè)中,筆者便寫上“構圖有新意、創(chuàng)意好、線條流暢飽滿”等評語;在工藝作業(yè)中筆者便寫上“做工精細、選材得當、裝飾性強”;對基礎差的學生的作業(yè),筆者便寫上“作業(yè)有了很大的進步,繼續(xù)努力”。學生的作業(yè)能得到教師的好評,學習信心倍增,對美術的興趣也就提高了。如果學生的作業(yè)中有不足之處,教師應用委婉的詞語讓學生修改作業(yè)中的不足,比如在作業(yè)“熟悉的物品”中,筆者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寫了這樣的評語:“你對物品的形體結構表現得很好,要是再加一些明暗就更能增強物品的體積感了?!薄澳惝嫷木€條很飽滿,如果用黑色的水筆畫就更好看了?!边@些評語使學生明白作業(yè)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學生的作業(yè)只要有進步,就要及時肯定,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科和美術作業(yè)的興趣。
總之,身為教師,特別是美術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yè)時,更應該樹立一種全新的美術教學評價新理念,要以愛和鼓勵為原則,注重過程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無限的快樂,真正成為課堂和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美術新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宋運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3]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杜,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