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
摘 要: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深化了高校的體育改革,同時對普及健身科學并幫助高校學生樹立現(xiàn)代健康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高校所開設體育保健課主要針對兩類人群:一是傷病殘的學生,二是普通大學生。本文將相關文獻進行總結梳理,對比出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對這兩類學生的不同意義。
關鍵詞:高校;體育保健課;開設現(xiàn)狀
前言
體育保健學是教育實施的課程內(nèi)容之一,在1998年開始試行,在2004年正式的施行專業(yè)化的課程教學方案。體育保健學通過體育教學充分的了解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保健的基本規(guī)律性,運用了解刨學、生理學和衛(wèi)生學等相關的醫(yī)學學科體系,完善了體育保健學科教學的內(nèi)容。關注體育鍛煉者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狀態(tài),健康狀況和鍛煉的效果,對于可能發(fā)生的常見的運動性傷病發(fā)生規(guī)律有一個提早的預防和防治,關注運動健康的一門學科教學。[1][2]體育保健學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門專業(yè)性的保健學科,將衛(wèi)生醫(yī)療和體育運動相互結合起來,體現(xiàn)專業(yè)的醫(yī)療保健教學,旨在促進體育運動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增強運動體制,防止出現(xiàn)運動傷病問題,實現(xiàn)高效的運動效果。 [3][4]
1.對高校傷病殘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
1992年到2002年期間,教育部發(fā)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指導綱要》,體育保健課程成為了一門專業(yè)的學科內(nèi)容,規(guī)定了對于部分身體上存在特殊狀況的群體進行專門性的康復、保健課程活動。在《體育法》中對于體育保健課程教育也有專門的規(guī)定,認為學校應該注重創(chuàng)造條件為存在身體問題的學生濟寧適合的體育保障。 [5]
梁定邦提出了體育保健課的開設目的,為全校的傷病殘學生開設的,其中少數(shù)學生為身體殘疾,多數(shù)學生患過心臟病、肝炎病、神經(jīng)衰弱、結核病等[6]。王光平,張濤等在調(diào)查九所高等師范類體育保健課的安排情況時發(fā)現(xiàn):體育保健課程就是為了實現(xiàn)促進一、二年級的部分患有不同程度慢性的或者是急性的疾病或者身體存在異常問題的學生開設的,通過個人的申請,帶有醫(yī)療部門的證明來實完成體育保健課程的學習。 [7]
由以上可知,多數(shù)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對象是殘、弱、病的學生或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使他們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目的是使他們健康成長或使他們加快康復。
2.對高校普通大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
方盡美,陳敬貴在《試論開設大學生體育保健課的必要性》中對“保健”和“康復”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于體育保健有著專門細致的界定,就是通過體育教學的手段達到健康保健的目的,體育保健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一方面體育保健可以實現(xiàn)對疾病的預防和防治,另一方面能夠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性。通過體育的保健功能達到對身體狀態(tài)的調(diào)整,注重保健和治療的功能發(fā)揮。
蔣寧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普及體育保健學知識中指出:全民健身計劃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體育保健學知識的保駕護航。體育保健學知識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和體育意識,并使更多的人自覺加入到體育運動中來,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而且對實現(xiàn)全民健康目標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8]。
李桂華針對學生身心健康越來越差的現(xiàn)狀,為星海學院2-4年級的大學生開設了運動保健課,并對參加過保健班學習的345人進行了調(diào)研,調(diào)查結果顯示:參加過體育保健課的學生的體育鍛煉次數(shù)明顯增多,每周鍛煉3-4次,每次鍛煉30分鐘的學生由原來的14.29%提高到66.67%。在身體機能方面,安靜脈搏的變化效果顯著,肺活量明顯升高[9]。
黃煜熙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開設運動保健選修課所獲得的身心健康效應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選修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在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顯著高于未選修者;選修體育保健課的學生比未選修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具有更良好的人際關系,且在情感上,選修者比未選修者更有堅強的鍛煉意志[10]。
3.結論
盡管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保健課是為傷、病、殘學生開設的,但是我們需要認清的是,體育保健課是為那些不能像普通學生正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特殊群體提供了一個可以接觸到體育的平臺,或者說體育保健課更有益于他們恢復身體健康,而不能說體育保健課只能為他們開設。體育保健課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樹立健康體育觀念并引導其從事終身體育。相對于少數(shù)傷、病、殘學生,體育保健課更適用于大多數(shù)的普通大學生,因為他們有更頻繁的體育活動并需求更多的體育保健知識來指導鍛煉。(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 胡秉嬌,晁岳剛.高校開設體育保健學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09,22(10):59-60.
[2] 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楊健科,李杰,蔣寧.淺談《體育保健學》教學體系的改革[J].專題與學科,120.
[4] 虞榮娟,于蘊.實施新《指導綱要》后高校保健體育課程的構建[J].南京體育學院,2004,18(6):57-60.
[5] 林致誠,郭瓊珠.普通高校保健體育課課程教學的憂與思[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 (1):118-121.
[6] 梁定邦.保健課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療法[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1994, (1):13-15.
[7] 王光平,張濤,張開發(fā).體育教育專業(yè)《體育保健學》教學現(xiàn)狀與思考[J].西昌學院學報,2006,20(1):138-139.
[8] 蔣寧.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普及體育保健學知識[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2,181(35):206-207
[9] 李桂華.開設運動保健選修課對提高普通大學生身心健康之探析[J]體育師友,2007,1:51-52.
[10] 黃煜熙.運動保健選修課對普通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12,25(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