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微
摘 要: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有著深遠的意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面臨異化跡象。因而,現(xiàn)行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需要期待新的破冰,在評價方法上可以嘗試多元和靈活,在評價內容上實施分項目與等級制,并且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即時性評價。采用分主體、分項目、分時間、分類型的評價方式,使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達到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多元評價
當前語文教學評價形式單一,手段呆板,不能科學地反映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因而,在評價方式上嘗試多元與靈活,在評價的內容上實施分項目與等級制,并且關注對學生“日常語文學習”進行即時性的評價,成了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探索和實踐,談談對小學語文學科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的改革探索。
一、分主體:互動式評價
教學評價不僅要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學評價不能以教師作為唯一的主體,也不能以考試或書面測驗為唯一的渠道,而應該根據(jù)不同的評價目的來選擇合適的評價主體,且要根據(jù)各主體的評價結果綜合考慮。所以,在評價中,筆者改掉了教師為主的評價方法,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家長查評的全體參與的多元化評價。
1.學生自評。堅持評價民主化,每周發(fā)“小學語文學習評價表”,發(fā)動全班學生對照表格自我評價,給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能力,從而自覺地進行監(jiān)督、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
2.小組互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相互學會辨別,學會欣賞,學會評價,各組均建立“小組評價觀察記錄本”,由四人小組中的小組長保管并記錄。每周五小組長召集本小組成員對照學生自評情況互相評價,最后由小組長整理小組評價意見,獎勵“星星”,并把本組成員所獲得的星星匯總數(shù)記錄在“評價觀察記錄本上”。
3.家長評價。為了加強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每周五把“小學語文評價表”發(fā)還學生,由學生帶回家請家長看,讓家長了解自己子女在校一周表現(xiàn)情況。同時,要求家長在評價表上對子女做出等級評價或寫出評語,周一由學生把此表帶回學校交給學生,讓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評價學生。
4.教師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總結、發(fā)現(xiàn)、激勵、導行,促進教和學。在匯總自評、互評、家長參評材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情況以及各科任教師的反饋意見做出準確的評價,以激起學生的反思與改進。同時,評價還要“愛”字當頭,激勵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更主動地參與學習。
由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評價不再是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單向刺激反映,而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理智、情感與行為相統(tǒng)一的互動過程,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和諧、主動地發(fā)展。
二、分時間:開放式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
根據(jù)評價新理念,終結性評價筆者采用期末質量檢測方式進行,以學生筆試成績?yōu)闇?,采用等級制評定;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從平時入手,從微觀入手,在語文日常教學中采用分項考查,加強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評價,注意多維性和發(fā)展性;同時,為了激勵學習主動參與,講究方式多樣化,讓學生覺得評價實際上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學生在評價中獲取成功,積累自信,培植蓬勃的進取心,促進學生的成長。評價不能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簡單的好壞之分,而應發(fā)揮其激勵作用,注重發(fā)展的功能。評價不僅是對上一段活動的總結,更是下一段活動的起點、向導和動力。把評價時間分散,能隨時促進和強化學生的成就感,滿足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從而提高和激發(fā)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原動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三、分類型:個性化評價
人的能力是有差異的,要使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在每個人身上都獲得成功,就必須舍棄整齊劃一的標準,做到因人而異,不拘一格,既關注優(yōu)等生,又能使后進生得到激勵。
新課標建議,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筆者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長、愛好,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組內學生興趣愛好相當,相互關系和諧,學生擁有自由組合權利,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小組內找到合適定位。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建立“智慧空間站”,它的構建為一個主象征物,配以四或六個附件,主象征物中間處為“智慧空間站”,附件為“學生成長檔案袋”?!爸腔壑虚g站”為組內人員作品停留處,可共享,“學生成長檔案袋”為個人作品存放處,為私有。一般作品先存放于“智慧空間站”,再轉入“學生檔案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的實踐教師開辟了諸如“智慧樹”“聰明屋”“開心小列車”等富有童趣的“智慧空間站”。它記錄著學生成長的足跡,匯集了學生一階段來的學習成就或持續(xù)進步的信息,為綜合評價學生成長歷程的發(fā)展狀況提供了確鑿的依據(jù)。這里有學生的“星語心愿”,一些學習或生活心得,一些心里話,一些煩惱和苦悶可在這里傾訴;這里還有學生的“優(yōu)點卡”,可以回味成功的快樂;這里有最滿意、最喜愛或最重要的作品,如“標識卡”“采蜜卡”“小精靈卡”等,可以時不時地品味;這里有來自各方的真誠的激勵性的話語,時不時令人激動……在這里,我們會為學生感到寬慰,會為他們感到驕傲。
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改革剛起步,探求的路還很長,改革的阻力也很大。但只要我們投入真誠,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那些阻力又算得了什么呢?相信全面、客觀而富有針對性的評價一定會鋪就學生前進的道路。愿評價一路走好,愿學生的人生跨越越走越穩(wěn),越走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