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 要】 本文討論排班模式和分層級管理結合起來在護理管理過程中應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把護士長作為領導建設層級管理模式,結合專業(yè)與工作量采用APN排班或者TDN排班方法,合理調(diào)整人員,落實崗位職責,減小交接班次數(shù),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整體連續(xù)護理。同時做好管理、完善保障體系和監(jiān)督機制。結果:開展前后護理、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排班模式和分層級管理結合起來推動護理質(zhì)量不斷改進,保證護理安全性;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與醫(yī)生、患者滿意度,對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很有幫助。
【關鍵詞】 排班模式 分層級管理 護理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9-0310-01
國內(nèi)多年來使用正常班、大夜班和小夜班的排班模式;2010年衛(wèi)生部提出護理示范工程的活動,增大護士配比,從其排班源頭開始,拋棄以往的護理模式。到該年5月份,某院開展分組護理,和以往排班模式比起來效果滿意,但是還有排班單一、崗位與職責層級模糊、工作缺少完整性與連續(xù)性、護理人員缺少主管性等其它問題。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我院以分組護理為基礎,打破以往排班模式,在4個科室實施分層級管理和連續(xù)排班結合起來模式,取得較好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臨床資料。本研究挑選4個科室中62名護士,都是女性,年齡在20到45歲范圍內(nèi),平均年齡是28歲。
方法。兩種排班模式,APN排班:上午班、下午班、夜班。(1)A班:AT班上班時間是08:00-12:00,14:00-17:00;AI班:上班時間是08:00-16:00。(2)P班:上班時間是16:00-23:00。(3)N班:上班時間是23:00-次日08:00。TDN排班:T班、D班、N班。(1)T班:上班時間08:00-12:00,14:00-17:00。(2)D班:上班時間是07:00-19:30;(3)N班:上班時間是19:30-次日08:00。
對護理人員崗位與職責進行分層級設置。試點病房根據(jù)APN、TDN排班模式對護理人員設置職能定位、工作特點和內(nèi)涵,設置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的分層級模式。護理組長必須是護士及以上職稱;責任護士必須是中專及以上學歷注冊護士;輔助護士要求護校畢業(yè)但還沒有注冊護士。兩種排班和分層級崗位能力要求和職責:(1)責任組長,責任心強,溝通與帶教能力強;具有較強護理經(jīng)驗與實踐能力,可以獨自解決護理問題,和醫(yī)療配合較好,有一定病區(qū)管理水平;安全意識較強,教學能力上擔任中專及以上護士帶教。以護士長為領導負責本組護理工作,完成患者治療工作。(2)責任護士,可以熟練運用護理知識和技能對患者進行服務,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較好。對新患者、重患者與特殊患者做好床頭交接;結合醫(yī)囑做好本班患者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工作。(3)輔助護士,經(jīng)過責任護士的指導,可以自己做輔助護理工作。主要是做基礎護理方面。
分層級人員的配置。APN排班:AT班安排責任組長2名,AI班安排責任護士2到4名,P班和N班分別安排責任護士2名和輔助護士1名。除去護士長和秘書班,藥班護士負責電腦醫(yī)囑,其余護士都安排在APN排班系統(tǒng)中。TDN排班:07:30-08:00是早上交接班時間,護士長隔4周排1次班,排班時要結合患者數(shù)量和工作量,每天T班安排1到2名責任組長、D安排2到3名責任護士、N班安排責任護士2名和輔助護士1名。D班和N班以一個月為輪換周期。
統(tǒng)計學方法。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來分析。技術資料選擇來檢驗。把P<0.5作為差異可以體現(xiàn)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把層級管理制度與連續(xù)排班模式結合起來用在護理工作中,對護理人員在結構梯隊上進行培養(yǎng)、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建設護理團隊、提高護理效率、增強護理人員責任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創(chuàng)設層級管理制度和兩種排班模式結合起來,有助于護理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立護理梯隊。責任組長進行三級查房時,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各專科知識,對患者病情做深層次了解,可以及時結合危重病人問題與潛在癥狀對下級護士進行觀察與技術指導。結合工作需要,可以定期組織本組護理人員開展學習,以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術水平。在層級管理制度中,根據(jù)護理人員水平進行合理搭配,給下級護士起到較好的傳、幫、帶效果,防止新護士由于操作難度大、護理不合理造成患者不滿意,充分體現(xiàn)出老護士或者能力較強護士的價值。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實行新排班模式以后患者和醫(yī)生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有顯著提高。因為連續(xù)排班模式能使患者有充足時間和責任護士交流、溝通,增強對護士的信任度和增進雙方的感情,使護理服務從被動轉(zhuǎn)變成主動,滿足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提高他們的滿意度。在醫(yī)療和護理中,責任護士和主管醫(yī)生結合起來進行查房,可以對患者情況有更深入了解,對治療方案就能夠較好的落實,主管醫(yī)生對于責任護士的滿意度有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玉華,許美卿,魏曉玲.連續(xù)性排班模式與層級管理在神經(jīng)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4):62-63,53
[2]郭艷芬.連續(xù)性排班模式在心腦血管科中的應用[J].醫(yī)院管理.2013(2):913
[3]林海紅.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管理質(zhì)量的作用[J].護理管理.2012,27(20):1836-1838
[4]熊萍,張艷紅,龔敏,李德萍,劉芳.探討層級管理的APN護理排班模式在中西醫(yī)結合病房運用效果[J].中國營養(yǎng)保健.2013(1):43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