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
摘 要:學校體育教學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大都處于青春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是打好身體基礎的“黃金時代”,學校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鍛煉習慣、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從鄉(xiāng)鎮(zhèn)中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并探究其解決辦法。
關鍵詞:鄉(xiāng)鎮(zhèn)中學;體育教學;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45-01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1]。學校體育教學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大都處于青春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是打好身體基礎的“黃金時代”,學校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鍛煉習慣、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新課改的創(chuàng)新要求,鄉(xiāng)鎮(zhèn)中學傳統體育教學已經變得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一、我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現狀
我校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寄宿制學校,學校人數500人,專職體育教師2人。無體育課本,教師只有學期教學計劃,無單元教學計劃與教案。每個星期2節(jié)體育課、體育課時間45分鐘。課外鍛煉時間:6:45~7:00 早操10:40~10:55眼保健操13:35~13:50午間操,學校春季學期開展一次運動會。學校體育設備已購置多年,耗損率大。學校僅有操場作為體育課教室,無室內活動空間。
二、存在的問題
忽視學校體育的功能雖然素質教育已推行多年,但是評價標準依舊是以文化課考試為主,體育中考所占分數的比重很小,家長、學校甚至學生自己對于體育鍛煉的要求比較低。對于很多家長來說,一方面崇拜像鄧亞萍這樣的體育明星,另一方面卻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搞體育“出息不大”或“沒出息”。由于受這種觀念的制約,給學校體育的決策、管理和發(fā)展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難發(fā)揮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和作用。
1、體育課時不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第七條、《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第四部分第一條的內容,初級中學必須開設體育課、上好體育課且每周規(guī)定為3課時。我校體育課僅為每周2課時,遇到惡劣天氣或者重要考試,體育課還會被取消。學生的基本鍛煉時間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課間操時間短,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基本無法實施。
2、體育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
在新形勢下,傳統體育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還是延續(xù)了長久以來的教學方法,教師占主導,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大部分只是選擇少量田賽和徑賽項目來發(fā)展學生體育技能。教學方法上,講解、示范、聯系的灌輸模式為主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教師是體育課的主宰,一切都由教師控制。每學期無體育考試,所以體育課僅僅被學生認為是“玩”的課程。
3、辦學條件差,辦學經費極其緊張
鄉(xiāng)鎮(zhèn)學校由于經費緊張甚至負債運行,根本無能力完善體育設施,增添體育器材,更沒有多余的室內空間去改建室內體育課教師。這不僅無法保證進行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令人擔心的是在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4、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體育教師缺乏激勵機制
對工作表現好、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不能及時地給子獎勵,對工作不負責任、完不成教學任務的教師缺少必要的處罰,加之體育教師本身就存在著職稱評定難、評優(yōu)難等諸多因素,因而難以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體育教學策略探討
深化改革,加大宣傳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學校體育教學的監(jiān)督和指導,使學校深入貫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體育教學,關注學生健康成長。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借助新媒體加大對于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宣傳,轉變社會認識,提高社會對體育的關注,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增強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參與度。同時也要加強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學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保證學生每天鍛煉的時間,鼓勵學生參與鍛煉。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學校應該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與培訓、教研活動等,學習優(yōu)秀體育教師或者優(yōu)秀學校的教學方法,汲取有效經驗,根據本校學生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轉變觀念,使體育融入生活之中。同時學校要與家長聯系,讓家長主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將鍛煉貫穿在生活的各個層面[3],逐漸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轉變評價方式鄉(xiāng)鎮(zhèn)學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使體育評價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把體育科目列入學生期末測驗科目中。
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為了扭轉經費不足的狀況,改善鄉(xiāng)鎮(zhèn)中學體育教學條件,應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籌集資金。首先,應最大限度地增加體育教育資金投入,購買體育器材和興建體育場地。其次,爭取社會的捐贈,即在社會上號召人們關心學校體育、支持學校體育。第三,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鄉(xiāng)鎮(zhèn)中學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號召教師和學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
四、結論
體育教學關系到學生和學校的長久發(fā)展,學生的健康成長則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從領導到教師,從學生到家長都應該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關注孩子們的體育鍛煉,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學校一定要重視體育教學,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為體育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熊景輝.終身體育視閾下長沙市區(qū)中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04):20-21
[2] 朱廣袤.山東省滕州市城區(qū)初級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3(03):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