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娟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預見性護理在心力衰竭合并骨折中的圍手術期應用
任志娟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圍手術期的作用。方法將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骨折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按骨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預防心力衰竭加重進行預見性護理干預,觀察兩組在術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和死亡的總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率低,病死率低,總發(fā)生率為37.5%,對照組總發(fā)生率為72.5%,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于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安全度過圍手術期。
預見性護理干預;心力衰竭;骨折;圍手術期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骨折,需要手術治療,手術風險加大,心臟病 患者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功能III級者病死率達到11%以上。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診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骨折患者80例,分組從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因素方面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從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我院診治的80例心臟病合并骨折患者,均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的診斷標準;排除心功能Ⅳ級及終末期心力衰竭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齡(56±18)歲,心功能Ⅱ級28例,心功能Ⅲ級12例,股骨頸骨折17例,肱骨骨折12例,脛腓骨骨折11例,對照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53±21歲,心功能Ⅱ級25例,心功能Ⅲ級15例,股骨頸骨折15例,肱骨骨折10例,脛腓骨骨折1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骨科、心內科常規(guī)藥物治療,心功能穩(wěn)定后接受手術治療。對照組給予骨科和內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因素方面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觀察兩組在術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和死亡的情況。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心理護理。有心臟病的骨折患者手術風險高,患者心理壓力大,術前恐懼、焦慮,往往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極容易誘發(fā)心力衰竭,加重病情[1]。故此醫(yī)務人員需要在精神上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日常生活上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亦可將手術醫(yī)師、麻醉醫(yī)師及手術護士的等級資歷、技術水平以及手術室配備的先進的搶救設備及完備的搶救措施詳細介紹給患者,以使患者對手術治療增加信心,以便更加積極地配合醫(yī)務人員。②飲食與睡眠。飲食六七成飽即可,少吃精吃,控制體質量達干重;每天的飲水量<1500 mL,控制鈉鹽的攝入,輕度心力衰竭每天<5 g,中度心力衰竭每天<3 g,重度心力衰竭每天<1 g;特別要注意尿量的變化,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肌力等變化,以防電解質紊亂;保證充分休息,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失眠時可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③術前對心血管疾病給予相應治療。常規(guī)給予擴血管、利尿、強心等治療,控制心室率,維持干重,使心功能可以耐受手術。④術后加強監(jiān)護。患者術后送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嚴密監(jiān)護,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注意觀察心電圖ST段、T波變化及心律失常情況,注意輸液速度、輸液總量、維持出入液的平衡。⑤術后鎮(zhèn)痛。在學者研究發(fā)現[2],若術后持續(xù)鎮(zhèn)痛效果良好,就能明顯降低心肌缺血等癥狀的發(fā)生;術后若能充分鎮(zhèn)痛,還能抑制交感神經反射,降低過度應激反應。故而,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良好與否對能否預防心肌缺血是很關鍵的。⑥臥床并發(fā)癥的護理。骨折術后多需要臥床,因體質較弱,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因此,應給予預防護理措施。a.預防術后感染:注意預防肺部并發(fā)癥,痰多者給予霧化吸入,用從下至上扣背法協助患者排痰,合理應用抗生素,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b.預防深靜脈栓塞:術后早期應用抗凝藥,同時鼓勵并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主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及踝關節(jié)屈伸運動,輔以向心性被動按摩患肢。c.預防褥瘡:床鋪應平軟、干燥,每間隔2 h翻身1次,在骨突出部位放置軟墊,每日用50%酒精按摩受壓部位數次[3,4]。⑦識別早期心力衰竭加重。正確識別早期心力衰竭,是預見性護理的關鍵,早期心力衰竭癥狀可能不典型,因此在護理那些具有并發(fā)心力衰竭的重癥老年慢支炎、肺氣腫、哮喘、高血壓等病時,護士要耐心聽取并重視患者的主訴,當患者出現平臥干咳,活動后心慌、心率加快(較前增加10次/分)、失眠、多夢、易激動,低枕時胸悶氣促、尿少、易疲勞、體質量增加、煩躁不安、咳白色泡沫痰時應考慮可能是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現[5]。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心臟不良事件
高齡骨折患者部分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手術風險隨心功能的衰退而明顯增加,病情不可預見性強、變化快、風險大,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很多挑戰(zhàn)。預見性護理為提前預知最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和可能發(fā)生的嚴重并發(fā)癥等,高度重視并觀察其早期征象,以便于及時采取合適的醫(yī)療及護理防治措施,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安全、周到的醫(yī)療護理,對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采用預見性護理對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骨折患者采取回顧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率、病死率低,總發(fā)生率為37.5%,對照組總發(fā)生率為72.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應用預見性護理能夠提前預見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并且觀察患者病情,減輕或阻止慢性心力衰竭的骨折患者嚴重并發(fā)癥的產生,明顯地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同時護士的預見性病情觀察為臨床醫(yī)師提供了可靠的診斷治療依據,能夠使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使患者與家屬增加了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和信任度,明顯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對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另外,預見性護理可以預先告知患者及家屬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與易出現的危險,使患者和家屬對病情的發(fā)展及治療方案有個初步的認識了解,非常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6]。
為做好臨床預見性護理工作,應加強對護士預見性觀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注重以下幾方面:①培養(yǎng)預見性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會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問題。②增強角色意識,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教育,建立完善健全的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各種急危重癥護理流程,以及心內科特殊藥物應用的觀察流程。③加強心內科理論知識、技能的學習,根據護理年資和臨床經驗的不同,有計劃地安排護理人員對常見危、急、重、疑難疾病進行學習研究,定期進行??萍寄芎突A理論的培訓考核,由經驗豐富的高資歷護理人員對年輕護理人員進行傳、幫、帶,或者聘請資深醫(yī)師對心內科各類疾病進行深入講解,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水平。④運用激勵機制,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更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1] 花蕾,牟江玉,徐艷.老年冠心病患者介人檢查和治療的術前教育[J].實用護理雜志,2010,16(2):15.
[2] Baron JF,Bertrand M,Barre E,et a1.Combined epidural and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genesthesia for abdominal aortic surgery[J].Aaesthesiology,2009,75(4):611-618.
[3] 方軍,張鳳清.高齡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護理學報,2009,16(4B):40-45.
[4] 曹春雅.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研究進展.中華現代護理,2010,16(19):2346-2347.
[5] 工世華.老年心血管病保健[M].赤峰:內蒙古科學出版社,2010: 112.
[6] 寧杰良.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響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7):136-137.
R473.6
B
1671-8194(2014)22-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