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艷
摘 要:目前,隨著世界各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國也已進入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當前社會對計算機技術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如何提高計算機的課堂效率,建立高效的計算機教學課堂就成為教師們熱點關注和熱切討論的話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任務驅動法;業(yè)務素質;協(xié)作學習
所謂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指的是課堂的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即在教師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精力,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但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在有效時間內(通常為45分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以及提升計算機各方面的能力,并非一件易事,因為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存在著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這無疑給計算機教學增加了難度。下面,我先對這些問題進行簡單的總結,然后提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并引起廣大教學同仁對創(chuàng)建中職計算機高效課堂的重視。
一、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枯燥單一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板書+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既枯燥又單一,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地位,長時間下去,就會挫傷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加上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如果沒有直觀形象的演示操作,學生就很難掌握計算機的教學內容,導致他們在上機操作時不知如何下手。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師既費時又費力,還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越來越差
其原因之一就是學生上機實踐的機會較少,計算機教學設備較為落后。因為計算機的更新?lián)Q代非常迅速,某些學校卻由于種種原因,教學設備更新得比較緩慢,所以計算機教學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而且中職學校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門技術,計算機設備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才能得以更換,這就給本身就處于尷尬境地的中職學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要想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計算機能力的學生,首先,計算機教師要有較高的計算機教學水平。但是目前很多中職學校里的計算機教師都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專業(yè)訓練,所以專業(yè)水平遠遠達不到當前社會對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師的要求。其次,還有些教師從學校畢業(yè)后,直接進入中職學校進行教書,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更何況計算機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如此之快,如果他們不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就無法與時俱進,更無法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二、中職計算機高效課堂具體策略
1.運用“任務驅動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結合起來,并為學生提供思考和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完成整節(jié)課的學習。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把教學目標分為不同的任務,而且這些任務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這種教學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能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和提高,這一點對計算機教學來說非常重要。當學生完成一個任務后以及達到一個目標之后就會出現(xiàn)新的任務、新的目標。隨著這些任務一個個的完成,學生會消除對學習內容的神秘感和陌生感,并且體會到學習這些內容帶來的快樂與樂趣。
2.教師提高自身能力和業(yè)務素質
教學質量如何、課堂是否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師資隊伍的能力和業(yè)務素質。計算機知識更新?lián)Q代速度異常迅猛,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以提高自身能力和業(yè)務素質。因為計算機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從事計算機教育行業(yè)的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根據(jù)計算機行業(yè)的新動態(tài)和新形勢,以掌握新技術和新方法,使自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另外,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將來要走向社會、從事計算機行業(yè)的學生們,所以,身為一名中職計算機教師,我們不僅要有過硬的計算機專業(yè)理論基礎和知識功底,還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jù)中職教育的特點,豐富自身的計算機實際操作經驗。這就需要我們了解社會市場需求,多讓學生參加企業(yè)實踐鍛煉,以培養(yǎng)出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畢業(yè)生。
3.開展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和樂于探究的精神
互相協(xié)作對于計算機這種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來說,更能充分發(fā)揮出它的優(yōu)勢。第一,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著更大的優(yōu)勢,因為同齡人之間的信息傳遞率更高。第二,學生內心其實是很樂意幫助別人的,這樣既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能減輕教師上課的輔導任務,學生不僅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且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使學生懂得與他人進行互相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為依據(jù),采用互補的方式,把不同學習水平的人分為一組,這樣有利于提高小組的學習效率,同時也為計算機高效課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保障。
綜上所述,建立高效的中職計算機教學課堂不是僅靠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中職教育要想培養(yǎng)出具有強大競爭力和掌握過硬技術的計算機人才,首先需要我們對目前中職教育現(xiàn)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后制定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保證中職計算機高效課堂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建高效的計算機教學課堂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僅是我個人幾點簡單的看法,在這里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為我國中職計算機教育事業(yè)盡一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華康清,程寶山.職業(yè)中學辦學思想與實踐.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2]高舒.淺談如何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職教育,2011(11).
[3]趙建華,李克東.協(xié)作學習及協(xié)作學習模式.中國電化教育,2000.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柳城縣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