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鳖I導者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是社會主義領導的根本問題,是解決好領導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人民群眾比天高、比天大,黨員干部在和人民群眾關系中要正確把握好幾個角色定位,永遠堅持人民群眾至高無上。
關鍵詞:人民群眾;主體地位;至高無上
2014年1月27日,習近平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愛民社區(qū)考察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鳖I導者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是社會主義領導的根本問題,是解決好領導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根本問題。人民群眾比天高、比天大,永遠堅持人民群眾至高無上。在社會生活中,干部與群眾的社會角色是什么?黨歷來是說得很明確的,而且規(guī)定得很清楚的,是不能模糊的,更不能顛倒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少數(shù)干部在與群眾關系上,角色模糊,甚至顛倒與群眾的關系,給黨的利益、國家的利益,群眾利益造成嚴重損害。黨員干部在和人民群眾關系中要正確把握好幾個角色定位:
一、群眾是父母,干部是子女
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 小平同志曾經(jīng)深情地感慨:“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習近平強調,對于我們共產(chǎn)黨人來說,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衣食父母,沒有老百姓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歷史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政治財富等一切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特別是勞動大眾是我們干部的衣食父母,干部不能忘記,是千千萬萬生生不息的老百姓哺育了我們黨,成就了我們的一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極少數(shù)干部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把自己當作官老爺。在封建社會,當官做老爺是社會生活的常態(tài),官老爺是父母官,老百姓都是其子民。官老爺又是所謂牧民之官,何謂牧民?就是把老百姓當作牲口來放牧。極少數(shù)干部認為自己是父母官,認為干部是父母,群眾是子女,是干部養(yǎng)活了群眾,要求群眾孝敬干部,把對人民的服務,理解為對人民群眾的賞賜,要求廣大群眾對干部感恩戴德,更為嚴重的是極少數(shù)干部以權謀私、與民爭利,嚴重傷害了老百姓的感情和利益。
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而干部對百姓的回報、感恩、報答,則是魚水情懷,血肉情懷。習近平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干部要把人民擺上最高位置,干部時時刻刻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干部放在心上;干部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干部當親人。干部要把老百姓當作最親的人,噓寒問暖,真切體驗他們的苦樂酸甜。干部要幫助人民群眾解決柴米油鹽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孩子的問題、讀書上學的問題、養(yǎng)老生病的等生活問題。
二、群眾是主人,干部是仆人
習近平指出:“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經(jīng)常想一想這樣幾個基本問題:第一,共產(chǎn)黨員干什么好?共產(chǎn)黨就是要做到‘三個代表,其中歸根結底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產(chǎn)黨是怎么執(zhí)政的?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第三,領導干部是干什么好?領導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官老爺?,F(xiàn)在有的領導干部很會做‘領導工作,但不會做群眾工作?!比嗣袢罕娛钦嬲闹魅?,干部是仆人。我們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最終是為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黨和國家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的,干部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群眾賦予的,黨和國家的一切大事最終要由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以后,一貫堅持各級黨政干部都是人民公仆、是人民勤務員,執(zhí)政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少數(shù)干部認為,自己是主人,群眾是仆人,干部為群眾當家作主。有極少數(shù)領導干部貪污國家政策,損害群眾權力,無視民意作決策,不顧民怨搞建設,引起群眾不滿,引發(fā)社會矛盾。有極少數(shù)黨政干部以官老爺自居,不以人民為本位,不在為人民服務上下功夫。極少數(shù)干部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頭上的貴族,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群眾是不需要的,是沒有前途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如何真正體現(xiàn)支持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那就是要把顛倒了的“主仆”關系重申扭轉過來。干部任用要堅持群眾滿意標準, “群眾說好的干部差不到哪去,群眾說壞的干部好不到哪去”。對干部,群眾看得最清楚,最有發(fā)言權。要解決干部選拔中“少數(shù)人在少數(shù)人中選人”的問題,要把干部選任權交給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
三、群眾是老師,干部是學生
毛澤東曾指出:“要在人民群眾那里學得知識,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眾。所以要當先生,就得先當學生,沒有一個教師不是先當過學生的。而且就是當了教師之后,也還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绷暯酵局赋觯谌嗣衩媲?,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老師,干部是真正的學生。人民群眾知道最多,懂得最多。干部是“趕考”,群眾是“考官”,干部要交出合格“答卷”,干部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現(xiàn)實生活中,有極少數(shù)干部,認為自己有文化,老百姓是大老粗,遇事不拜人民群眾為師,不老老實實地請教人民群眾。而是認為干部是老師,老百姓是學生,認為老百姓什么都不懂,有極少數(shù)干部甚至搞愚民手段。有些干部抱怨群眾覺悟低、素質差、不配合工作,習慣以官自居、高高在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盛氣凌人,很少捫心自問是否經(jīng)常深入基層,是否了解群眾、尊重群眾。
干部要拜群眾為師,就必須放下官架子,甘當小學生,帶著真誠真心真情向人民群眾請教、學習,真正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干部甘當小學生,拜群眾為師,絕不能成為作秀之舉、權宜之策,必須作為生命線來堅守,作為活力源來捍衛(wèi)。干部遇到事情要先到老百姓中去,到群眾中去了解實情,在當前改革攻堅階段,遇到難題和棘手矛盾更要請教于群眾,更要請教人民群眾,才能破解難題。
四、群眾是英雄,干部是凡人
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泵珴蓶|曾指出: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定性力量。群眾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最偉大,人民群眾在黨的事業(yè)中居于中心地位,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執(zhí)政根基和勝利之本。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興衰成敗也在人民。背離了人民群眾這個根基,黨就會垮臺的,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即是如此,我們承認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確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極少數(shù)干部認為自己是精英,自己是英雄。認為老百姓是草民,不怕老百姓,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產(chǎn)生嚴重的官僚主義,給黨和國家的事業(yè)造成嚴重的傷害。黨和國家的事業(yè)還是要依靠人民群眾,依靠少數(shù)干部是干不成的。信天信地,還是要信老百姓、信人民群眾,靠天靠地還是靠老百姓、靠人民群眾。
我們的黨,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興、因人民而強。扎根人民,根基才無比堅實;依靠人民,力量才無比強大;服務人民,生命才無比綿長。以群眾利益至上,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向往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群眾是干部政績的最高裁決者和最佳評判者,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群眾滿意是評價干部工作的第一標準。評價干部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
五、群眾是上帝,干部是子民
1945年6月25日,毛澤東在七大致閉幕詞——《愚公移山》上說:“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笔澜缡菦]有上帝的,如果有上帝,人民大眾是上帝,是人民大眾創(chuàng)造了世界,創(chuàng)造了歷史。領導干部要把人民大眾當作上帝,信仰群眾、崇拜群眾,敬畏群眾、忠誠群眾,服務群眾、獻身群眾。在歷史長河中,人民群眾是永恒的,是否承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區(qū)別之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相反的,有極少數(shù)干部,把自己當作上帝,當作神,把人民大眾當作子民,當作草芥,愚弄群眾,欺壓群眾。有極少數(shù)貪官,讓人民群眾崇拜自己、迷信自己,敬畏自己、獻身自己。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睒O少數(shù)貪官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為政不廉,貪污腐敗,一定會受到嚴懲。
新形勢下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要依靠億萬人民,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因此,必須堅持人民的地位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人民的力量至上。干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
干部要擺正與人民群眾的正確關系,這樣有利于黨的事業(yè)、國家的事業(yè),有利于人民群眾的事業(yè),當然也有利于干部的個人事業(yè)。干部在與群眾關系上,不能角色錯亂,更不能顛倒,導致混亂,這樣會嚴重損害黨的事業(yè)、國家的事業(yè)、群眾的事業(yè)的成功,如果顛倒的話,最終也會損害干部個人的成長發(fā)展。
作者簡介:朱衛(wèi)東,男,宿遷市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