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芬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來促使數學課堂的效率得到不斷提高。數形結合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形結合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思想的實踐運用以及運用數形結合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數形結合是指將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充分結合起來去解決數學問題。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解決數學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數形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圖形或者動畫的形式將數學內容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更快的理解其中的內容。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形結合的重要性
第一,應用數形結合,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將知識轉換到圖形上,便于更容易的了解該內容,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樂趣。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比例尺》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介紹一下我國的國土面積,還要介紹我國從東到西橫跨的經度,從南到北所跨的緯度,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地域遼闊,引發(fā)學生的自豪心,當學生還在為我國幅員遼闊的土地感到高興時,教師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國這么大的面積為什么能夠畫在一張紙上呢?此時就調動了學生思考的興趣,自然而然的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引出。
第二,應用數形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人的左腦和右腦的功能是不同的,然而數形結合就是將人的左腦和右腦的功能充分結合起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便于學生可以更快的理解抽象知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思想的實踐運用
1、借助數字內容來畫出圖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小學生更為容易接受形象化的知識,他們認為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教師要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換為具體的圖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筆將題中的數字內容畫出來,教師還要合理的利用教具以及學具,通過不同的教具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比如這樣一個應用題:小明騎著自行車從學?;丶遥壬掀潞笃降?,然后再下坡,小明上坡時的速度為50m/min,下坡時的速度為100m/min,平地速度為75m/min,小明騎自行車從學?;氐郊乙还灿昧?0分鐘,平地用了20分鐘,下坡用了20分鐘,問小明從家到學校需要多長時間呢?在這一道應用題中既存在著變量,又存在著不變量,其中下坡路、上坡路是變量,然而平地以及小明騎自行車的速度是不變的。當小明從家到學校時,原來的下坡路變成了上坡路,原來的上坡路變成了下坡路,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畫出一個梯形,梯形的一側為學校,另一側為小明的家,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這種解題方法,將其中的條件更為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可以較為容易的轉變了上坡和下坡,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通過這種數形結合的方法,可以營造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從圖形中辨別數字內容,引導學生探究數學中的奧妙
小學教材中已經引入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例如:長度的計量單位:米、厘米、毫米等。幾何知識要求學生要具備空間想象能力,但是大多數的小學生都缺乏空間想象力,因此他們在學習幾何知識的過程中有些困難。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圖形中來辨別數字內容,通過數字來學習幾何圖形,為學生以后學習幾何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正方形以及長方形周長》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進行。首先教師要將學生生活中所見到的正方形、長方形引入到課堂中,然后讓學生來認識周長的概念。其次,當學生認識到周長這一概念時,教師就要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測量長方形四邊的長度,然后再將這四個邊加起來得到了此長方形的周長。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測量以及計算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正方形以及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最后教師要帶領著學生來總結計算正方形、長方形周長的公式。另外,當教師讓學生測量長方形、正方形的長與寬的時候,也幫助學生鞏固了“長度單位測量”這一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對該知識的認識。
3、將數與形充分結合起來,解決數學難題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學生在解決完一個又一個的數學難題之后,他們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也會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形結合法,這樣做便于學生更快的理解基礎知識,也可以將數學中的難點簡單化。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數形結合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養(yǎng)成學生利用數形結合解決數學問題的習慣。有一部分在解題過程中不懂得去利用數形結合法,因此他們會被問題困住。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來選擇不同的方法,從而在他們的腦海中樹立數形結合的思想。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借助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可以將一些復雜的圖形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讓學生更加容易的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數形結合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成為學生解決難題的一種方法。同時教師要不斷向學生灌輸數形結合的思想,這就為學生日后學習幾何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季利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形結合教學思想研究[J].考試周刊.2014(20)
[2]. 汪渭芳.“數形結合”天地寬——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0(17)
[3]. 楊文娣.探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形結合[J].考試周刊.2014(52)
[4]. 楊奇星.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