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博
摘 要: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咏虒W即是給學生一個親身經(jīng)歷,親身體會與老師或同學的過程,學習與實踐通行,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關(guān)鍵詞:交流互動式 興趣 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08-01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它的特點。第一,要學好英語,必須做大量的記憶工作;第二,英語的語言知識龐雜、零碎,這就需要學生處處留心;第三,語法知識的講解有時未免枯燥、乏味。英語學科的這些特點給學生學習英語增加了一定的困難。大道至簡,世界萬物發(fā)展的最高境界,就是進入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tài)。英語學習不過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能力的訓練,學習的過程不過就是一種語言實踐技能的累積。其實它跟打球、游泳都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有一個系統(tǒng)的訓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又設定一個超簡單的練習方式,練習就會非常省力,進步也就會很快!
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1)帶領學生學唱英語歌曲。比如:英文經(jīng)典歌曲。圣誕節(jié)到了,帶領學生學唱“雪絨花”“白色圣誕節(jié)”等。(2)觀看原聲英文電影。如:《音樂之聲》、《飄》等。(3)英語課堂上可以搞一些游戲,激發(fā)學生到學習英語的興趣。(4)小組合作與競賽。(5)開辦英語角。(6)英語短劇表演。如:《皇帝新裝》等。(7)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英語口語比賽、單詞拼寫大賽、英語閱讀大賽、英語歌曲演唱大賽等。
把握好高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度”。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的密度和頻率要依據(jù)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而定。一般來講,師生互動的密度不宜太大,太大會引起學生的厭倦,使帶學生走進快節(jié)奏的課堂。所謂快節(jié)奏,就是師生的語速快,學生的反應快,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師生、生生互動多。相反地,若語速慢,學生肯定聽得清晰,且每個詞都有思考的余地,那么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但這樣好嗎?慢,容易滋生依賴心理,思維處于松弛狀態(tài),只能適應較慢的語速。這樣,他們的聽力能提高嗎?能與別人自由的交談嗎?而教師的語速快,學生要聽懂,他們的注意力就必須高度集中,一點都不能拋錨。這樣,就使得學生的腦弦緊跟著老師的思維轉(zhuǎn)。有些老師曾問我:“你的語速那么快,你的學生是怎樣適應的?”其實,“快”是相對的,而并非絕對的。一方面,在一堂課中,過渡性活動的節(jié)奏相應放慢,內(nèi)容密度減小,時間適當長些,15分鐘左右。把本課的重要的語言結(jié)構(gòu),規(guī)則與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操練,使形式與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結(jié)合?;顒有问接袛U展句子,看圖說話,模仿對話,復述,相互問答等,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從整體上看,剛接手新一屆的學生時,會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在開學第一周,先是慢語速,當學生了解了基本的口語之后,語速逐漸加快。及時為學生提出反饋信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互動。
要提高英語成績要從閱讀速度入手。集中精力閱讀一篇長度適中的文章,記下起止時間,并計算單位時間的閱讀量。迫使自己進行快速閱讀,便成了習慣。在第一遍閱讀過程中,將重點放在訓練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結(jié)構(gòu)上,并找出問題,以便進一步閱讀時著重解決。第二遍閱讀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擴大詞匯量。具體做法是:把文章再過一遍,查出生單詞,記到小筆記本上,有時間就拿出來背。背單詞。第二遍閱讀的第二個重點在于培養(yǎng)語感。仔細地體會精彩的語言,留意詞的使用以及搭配,對某些段落常出聲朗讀,甚至背誦下來。 這樣做,有利于加強語感;為寫作打基礎。通過這種兩遍閱讀法,所讀內(nèi)容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而且也提高了閱讀材料的利用率。此外,還注重循序漸進,根據(jù)不同階段自己英語水平的變化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從“讀”中受益無窮。通過有意識的大量閱讀,一方面擴大了詞匯量;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語感。而這兩方面認為是掌握一種語言的兩大支柱。
利用電子白板進行資源共享,互動互學。電子交互白板不同于其他教學多媒體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白板的交互性。利用電子白板教學能與學生充分互動,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生生互動提供了極大地便利,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shù)基礎。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給予教學內(nèi)容多方位的展示,引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更好地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協(xié)作。例如,在上牛津英語8A Unit1 Reading的時候,先看學生看著大屏幕上的好朋友的圖像,用幕布功能將每個好朋友的特點蒙住,之后就讓他們彼此討論下他們的性格特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著。接著讓大家安靜下來,用探照燈功能將他們的特點亮了出來,學生頓時拼命舉手搶答接下來的特點,并且有幾個活躍的還走上了講臺做了“小老師”,這樣不僅教了新單詞而且也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課堂中來,用電子白板上課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了,課堂結(jié)構(gòu)也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形式了,學生可以充分的展現(xiàn)自我,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真正展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在課堂英語教學中增加互動小游戲:把班上人分組,看哪組記得快,事先說準備個棒棒糖之類的小禮品。集體比賽,關(guān)鍵是積極性。所以競爭和獎品鼓勵是很重要的。然后還可以是你在黑板是寫一個比較難的單詞,然后告訴大家十秒之后擦掉。然后讓一排的一個人說一個字母,把單詞拼出來,為了增加趣味性,你可以規(guī)定說某一個單詞時必須叫一個人的名字或是說其他的東西而不能說那個字母。一定要注意,游戲規(guī)則一定要在游戲前解釋清楚,不然一切枉然。比如:(1)在黑板上寫一個單詞,讓一個或幾個同學背對著黑板不讓他們知道是什么詞,下面的同學自由發(fā)揮,用英語提示他們這是個什么樣的詞,直到有同學猜出來為止。(2)每個人準備個小紙條,在上面寫三個詞,然后收集到一個袋子里。學生按順序輪流上講臺,先抽紙條,然后用英文描述這是什么詞,讓下面人猜,寫紙條的人不準說話,猜到的人可以為自己小組加一分。
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能夠靈活處理教學材料,努力營造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組織有效的互動式的教學活動,寬容和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真正的做到加強課堂管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月先.西部學校高中英語“互動式”教學模式之我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75-76,130.
[2] 李敏慧.人本主義理論視野下的情感因素與合作語言學習[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0(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