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卉
[摘要]文章就小學音樂開放化教學策略運用作探析,旨在闡述該模式運用對促進音樂教學過程和方法進步的推動作用。圍繞教學資源、過程和方法來開放教學,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深化認知感悟。探討開放型教學模式運用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思維靈感作用,激發(fā)主動學習和深入思考的激情,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開放型模式
音樂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起到陶冶情操和提升素養(yǎng)的作用。音樂作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門學科,其本身的科學性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樂理的基礎上能夠懂得欣賞和運用,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學習思維靈感,為他們搭建自我表現(xiàn)的舞臺,不僅能夠活化教學過程,還能夠使得學生對課程有著深刻的認知感悟印象。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前提,注重運用開放教學模式來活化教學過程和資源,更好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
一、活化學習資源,引導學生主動感知
開放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多元化教學資源引導下能夠主動參與課程學習和探知,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更為開闊。在音樂教學中,通過活化資源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打開視野,更能夠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深化認知感悟。
按照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鼓勵學生從教材中找出學習的要素,能夠幫助學生跳出文本思維束縛,融入更多的學習活力因子。一方面,充分發(fā)揮校本資源的活化生成作用,引導學生通過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資源來深化學習內容,幫助他們增強認知體驗;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新鮮教材資源的引導下更為主動參與學習,使得學習內容更貼近生活,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眼球?;罨瘜W習資源,應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人手,注重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和情境化,幫助學生在相互學習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內容,使得他們掌握更為豐富全面的音樂知識?;罨瘜W習資源能使得學生不再局限于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多地體味到學習音樂的快樂,消除樂理知識的繁雜枯燥之感。
以這樣的形式來活化資源,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例如,在講解《春來了》時,不妨布置學生一個預習作業(yè):建議學生運用畫筆劃出自己家鄉(xiāng)美麗的春天景色,并配以一定的詩歌;建議學生搜集與春天相關的歌曲。通過這樣的布置練習,能夠讓學生帶著對春天的憧憬和美好祝愿進入課堂學習。同時,在教學中配以一定的輕緩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感受到音樂的震撼作用。在此基礎上,可引導學生試聽《牧歌》和《漁歌》,要求學生從中感受民歌的優(yōu)美、抒情、高亢、悠揚的特點。按照試聽的情況,可要求體味“SOL”音的回旋,悠揚飄逸,進而轉入“DO”音為主,形成一種彼此呼應的相得益彰的配合效果。在講解相關知識后,可建議學生自帶喜歡的樂器,像豎笛、二胡、琵琶等,演奏《春來了》,幫助他們更好深化對教材的學習和理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情境中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不僅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更能夠使得他們在感受氛圍中積極參與,增強認知體驗。情境化教學體現(xiàn)了音樂開放化教學過程的特點,讓學生帶著激情和興趣主動參與學習,滿足他們的認知發(fā)展需要。
創(chuàng)設具有情趣化的教學過程,就是要在知曉音樂表達主題大意的基礎上,注重突出情境化和互動化,突出音樂教學的動態(tài)、變化、發(fā)展的過程,為學生學習感知音樂提供更為輕松的環(huán)境氛圍。創(chuàng)設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化理解,將學習認知轉化為生活體驗,不斷豐富思維感知;設計一定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中體味過程的互動性,讓他們有更為充足的思維想象空間;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對話交流情境,讓學生在主動和老師對話中不斷深化感知。例如,在《蝸牛與黃鸝鳥》教學中,不妨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flash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學生在感受臺灣民歌特有的風味基礎上,能體味到輕松、歡快的節(jié)奏。同時,要求學生分別扮演蝸牛、黃鸝鳥,根據(jù)歌詞的提示來作出相應的動作,以加深理解記憶。在第二遍的欣賞中,要求學生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這樣的情境化教學,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幫助他們深化認知感悟。
情境化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更為輕松、自由,有效幫助他們開闊知識視野,讓他們在深化認知體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學習的快樂。開放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的基礎上,更好釋放學習的活力和激情,提高學習的感知效果。
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潛能激情
音樂是學生接受美妙聲音的一種心理感知和多種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過程,具有動態(tài)的特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來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讓學生在開放性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習的情趣,激活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音樂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認知體驗差異,多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曲、音樂與文學、音樂與身體運動等很好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有親身實踐體驗的機會;鼓勵學生根據(jù)音樂學習內容,自編、自導、自演相關情節(jié),幫助他們激活學習感知思維,強化理解;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習內容,大膽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學習過程中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學習的激情。
總之,開放性型教學模式運用能在活化教學資源和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化認知感悟,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學習情境氛圍,讓學生帶著激情和興趣主動學習音樂。開放教學模式運用,更能夠使得學生的音樂學習思維更為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