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訓練的科學化水平,以普通高校在校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調(diào)查、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涉及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的22項身體素質項目進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結構主要由柔韌力量、速度力量、爆發(fā)耐力、協(xié)調(diào)性等4個因子組成;制訂出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單項身體素質和綜合身體素質發(fā)展水平評價標準,為高校健美操教練員選材、訓練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 女大學生;健美操;選材;身體素質模型;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 G 804.23文章編號:1009783X(2014)03027504文獻標志碼: 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scientific training level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erobic athletes,taking college femlae students as research objects,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n 22 physical fitness indexes involved in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erobics athlet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tness structur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erobic athletes mainly consists of flexible strength,speed strength,explosive endurance and coordination.The model to develop female students' aerobics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individual physical fitnes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standards are made.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llege aerobic coaches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training.
Key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aerobics;talent identification;physical fitness model;evaluation standardお
收稿日期:20131119
基金項目:浙江農(nóng)林大學天目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TMZD1310)。
作者簡介:江翠萍(1959—),女,安徽巢湖人,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作者單位:浙江農(nóng)林大學體育軍訓部,浙江杭州 311300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alitary,Zhejiang A&F University,Hangzhou 311300,China.
大學生競技體育訓練是業(yè)余性質的訓練,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也是業(yè)余性質的運動員,與專業(yè)運動員相比,她們的訓練周期短、時間少、運動壽命短、比賽任務重。正常情況下,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一般為2~7學期,訓練周期為30~105周,訓練時間140~450 h,而就在如此短的訓練時間內(nèi),運動員往往要參加全省及全國大學生健美操比賽1~2次。
為了完成比賽任務,在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訓練計劃中,身體素質訓練比例遠遠低于操化訓練(與專業(yè)運動員訓練計劃中身體素質訓練安排相比)比例;但是,即便是大學生健美操比賽,比賽成績除了與編操、音樂編排、運動員表現(xiàn)力和臨場發(fā)揮等有關,更與場上運動員身體素質條件直接相關。無論什么級別的健美操比賽,是比賽,就有難度要求,賽場上的難度動作完成,需要運動員身體素質做基礎,沒有較好的身體素質,無法完成規(guī)定的難度動作要求。
所有的高校健美操運動隊教練員都面臨著這樣一個難題,即怎樣解決比賽任務重,訓練時間短,運動員身體素質弱,難度動作無法完成或者是難度動作上不去直接影響比賽成績的問題。在沒有更好辦法克服因為訓練周期、時間短,在訓練計劃中無法加大身體素質訓練比例問題之前,毫無疑問,所有的高校健美操教練員都寄希望于自己可以挑選到有健美操訓練基礎、參加過健美操比賽或者是身體素質等各方面條件更好的學生。
曾經(jīng)參加過健美操訓練或是比賽的學生在試訓過程中往往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關鍵是,用什么辦法才能科學、合理地從一群滿懷信心、自愿付出辛勞參加健美操訓練的學生中挑選出身體素質條件更好、更符合參加比賽要求的學生繼續(xù)訓練,這是本研究試圖解決的問題。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完成高校健美操課4學期學習的女學生10名,參加學校健美操運動隊試訓大學一年級女學生10名(入隊前除了上體育課以外,沒有參加過各種體育訓練)。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運用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查閱與健美操運動員選材相關文章,閱讀體育社會學等相關書籍,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指導和研究依據(jù)。
1.2.2專家訪談法
利用參加全國、全省健美操比賽機會,多次與各地高校健美操教練員就本研究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得到許多啟示和┳柿?。?/p>
1.2.3問卷調(diào)查法
在查閱國內(nèi)外文獻資料基礎上,結合對各省高校從事健美操訓練、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的訪談,擬定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身體素質初選項目,進而設計《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身體素質評價體系》調(diào)查問卷。2011年5月,利用比賽間隙,采取當場填寫、當場回收方式,對參加比賽的各高校健美操教練員進行問卷調(diào)查。通過2輪問卷調(diào)查,確立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身體素質測試項目。
問卷的信度與效度:利用重測法檢驗問卷信度。在正式實施問卷調(diào)查前,將同一份問卷,前后間隔15 d,發(fā)給同一批曾經(jīng)或者正在從事健美操運動項目教學、訓練的人群試做2次。利用邏輯分析法檢驗問卷效度。根據(jù)信度檢驗確定問卷選擇范圍,按照健美操運動項目對各項身體素質的要求,制訂各項身體素質雙向細目表,制訂評定量表來檢驗問卷的效度。通過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確保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社會學調(diào)查要求。
1.2.4測試法
依據(jù)項目特點,結合專家意見,確定身體素質測試方法、使用儀器要求,于2011年9月對參加實驗研究對象進行身體素質測試。
1.2.5數(shù)理統(tǒng)計
運用 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測得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根據(jù)測試結果運用百分位法,制訂身體素質單個項目和綜合發(fā)展水平評價標準。
2結果與分析
2.1身體素質測試項目選擇與確立
經(jīng)過對文獻檢索、資料分析、專家咨詢,初步擬定22項身體素質練習項目作為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身體素質初選指標。采用特爾斐法對浙江省高校健美操教練員進行2輪問卷調(diào)查,按照“非常重要”為5分,“重要”為4分,“比較重要”為3分,“一般”為2分,“不重要”為1分,計算各個身體素質項目的加權平均數(shù),將加權平均數(shù)≥4的項目挑選出來,最終確定10個項目作為測試項目,即縱劈腿指數(shù)、立定跳遠、50 m跑、1 min仰臥起坐、1 min跳繩、30 s俯臥撐、30 s收腹舉腿、象限移動、800 m跑和實心球后拋。
2.2身體素質結構確立與分析
運用因子分析法,對10個項目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選取特征值大于1,累積貢獻率在90%以上,能夠反映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結構的4個主成分,見表1、表2和表3。說明這4個主成分能夠很好地概括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
表 1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指標特征值、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
%
序號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載入旋轉平方和載入
會計方差累計會計方差累計會計方差累計
14.15941.58641.5864.15941.58641.5863.42334.22734.227
21.93119.30660.8921.93119.30660.8922.24222.42156.648
31.64916.49477.3861.64916.49477.3862.03220.31576.963
41.37913.79191.1771.37913.79191.1771.42114.21491.177
50.3863.86095.036
60.2442.43597.472
70.1191.19098.662
80.0640.63899.300
90.0480.47999.780
100.0220.220100.00
表 2女大學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ぶ副暾交旋轉因子載荷矩陣
項目1234
縱劈叉指數(shù)0.7840.143-0.2950.377
方定跳遠0.6460.206-0.6730.009
50 m-0.575-0.7700.070-0.087
1 min仰臥起坐0.7320.411-0.165-0.447
1 min跳繩0.8750.0450.2080.262
30 s俯臥撐-0.128-0.6500.722-0.099
30 s收腹舉腿-0.1110.9590.1090.013
象限移動0.0440.060-0.0010.930
800 m0.1730.2290.9360.046
實心球后拋-0.8360.134-0.0770.356
表 3女大學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ぶ副暌蜃臃治鲇朊名、指標選取結果
主成分貢獻率/%代表性指標(因子載荷)因子命名
因子134.227縱劈叉指數(shù)、仰臥起坐、跳繩、實心球后拋柔韌力量因子
因子222.42150 m跑、30 s收腹舉腿速度力量因子
因子320.315立定跳遠、30 s俯臥撐、800 m跑爆發(fā)耐力因子
因子414.214象限移動協(xié)調(diào)性因子
由表3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是柔韌力量因子,它由縱劈叉指數(shù)、1 min仰臥起坐、1 min跳繩、實心球后拋等4項身體素質項目組成,該項主成分的貢獻率是34.227%。說明這4項身體素質在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基礎,具備良好的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可以使運動員盡快適應競技健美操的訓練,從而縮短由普通運動員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的時間[1]。
健美操比賽中任何一項難度動作的完成都需要運動員有一定的力量素質做基礎,沒有力量,無法完成動作。例如,靜力性難度動作直角支撐,要求運動員必須有較強的肩帶、上肢、腰腹、腿部的靜力性力量,其中任何一個部分的力量欠缺,運動員的臀部、雙腳難以離開地面,或者即使離開地面也無法長時間與地面保持平行。再如,健美操比賽中各種俯撐、倒體、跳躍、踢腿等動作,從表面看只是各種人體的直立、騰空與地面動作的轉換,實則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較強的腿部爆發(fā)力,使人體達到完成動作必須的騰空高度,在騰空過程中完成轉體、剪腿、擺腿等動作后接落地,落地形成單雙腳、單雙壁俯臥支撐或縱橫叉支撐,而這些支撐動作的完成需要運動員的手臂、手腕及腳腕必須具備一定的力量,才能承受自身體重由空中落地的沖擊力。健美操的比賽中,運動員按照音樂節(jié)奏控制自己的快速發(fā)力動作,完成事先編排好的成套動作過程。評價一套健美操動作的完成質量,主要從動作幅度、延伸度、準確度、順暢度、新穎度、緊張度、強度、變化等方面考評運動員的動作是否剛勁有力、積極快速、力度感強,是否在完成動作中讓裁判看到了運動員上肢、下肢、軀干有明顯的“加速”和“制動”動作等。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員如果沒有一定的力量素質做基礎,不可能準確、高質量地完成高難度動作,不能體現(xiàn)健美操要求的健與美統(tǒng)一,要創(chuàng)新高難度的新動作更是無稽之談;所以,對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而言,她們的上下肢、腰腹力量如何,顯得尤為┲匾。
柔韌是運動員參與任何一項體育活動必不可少的運動素質,是體現(xiàn)運動員基本運動能力的主要素質之一,同時也是進一步發(fā)展力量、速度、協(xié)調(diào)等運動素質的基礎。在健美操比賽中,各種過渡動作與難度動作連接,難度動作與難度動作連接、托舉動作與操化動作連接、大幅度的上肢、踢腿、控腿、劈叉、大跳動作等都要求運動員必須有一定的柔韌素質做基礎,良好的柔韌性能夠增加動作幅度,動作幅度增加使動作達到完美的技術效果,使動作更加舒展,姿態(tài)造型更加優(yōu)美,更具有藝術表現(xiàn)力。只有具備良好柔韌素質的運動員,才能更好地避免和減少訓練和比賽中的運動損傷發(fā)生。
第2主成分是速度力量因子,由50 m跑、30 s收腹舉腿2項身體素質項目組成,貢獻率為22.421%。有人認為,爆發(fā)┝=速度×力量,所以爆發(fā)力就是速度力量,實則不然。速度力量與爆發(fā)力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爆發(fā)力指的是在最短時間內(nèi)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盡量遠的距離的力量[2],例如,健美操運動員在各種空中動作時表現(xiàn)出來騰空高度的高低就是該運動員爆發(fā)力大小的標志。而速度力量則是指運動員快速克服各種阻力的能力,是速度和力量有機結合的一種特殊素質。例如,速度力量是中長跑運動員最后沖刺的關鍵素質,在規(guī)定的1分45秒內(nèi)完成393±13個動作過程中,速度力量素質高的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輕松富裕,相反則吃力困難,甚至被迫降低音樂節(jié)奏減少完成動作數(shù)量,降低比賽成績。
第3主成分是爆發(fā)耐力因子,由立定跳遠、30 s俯臥撐、800 m跑等3項身體素質項目組成,貢獻率為20.315%。上述中有關于爆發(fā)力的闡述,不再重復。同樣,耐力素質是運動員形成良好競技能力、取得好成績的體力保障,比賽過程中,當運動員的疲勞出現(xiàn)時,運動速度、力量、神經(jīng)肌肉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就會下降,進而導致運動員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動作準確性降低。健美操比賽選用音樂節(jié)奏一般都在2.6/s左右,即運動員每秒必須完成2.6個動作,成套動作完成時間在1 min 30 s±5s之間,比賽結束,運動員心率為180~200次/min。如果僅從完成比賽時間、完成比賽時的心率來看,與完成800 m比賽相仿;但與800 m跑時周期性動作相比,健美操比賽需要完成的動作則復雜得多。在1 min 30 s時間里連續(xù)完成各種高速度高強度的難度動作及各種操化動作、步伐組合,不具備一定的無氧耐力和肌肉耐力素質,顯然會影響到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正常發(fā)揮或者是直接造成難度動作完成失敗,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可能的。
第4主成分是協(xié)調(diào)性因子,由象限移動組成,貢獻率為14.214%。運動員的協(xié)調(diào)性素質往往與遺傳及運動員自身的心理個性有直接關系,通過后天訓練,肌肉力量提高、速度耐力增強,柔韌性增加,運動員的協(xié)調(diào)性素質也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遺傳、心理個性特征在協(xié)調(diào)性素質提高過程中的表現(xiàn)依然┣姥邸*
健美操比賽對運動員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素質要求較高,比賽時,在高速率完成動作過程中,運動員除了手和腳的配合外,還需頭、軀干與四肢動作的配合,有時還需完成身體不同部位同時以不同節(jié)奏完成不同方向、不同水平的空中、地面及地上的高難度復雜動作,一個健美操運動員的動作是否靈巧、轉向是否準確、人體重心在高速運動中平衡度的把握能力等與協(xié)調(diào)性素質相關的能力和水平高低往往直接影響該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優(yōu)劣。
2.3各身體素質項目權重
制訂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選材模型的第1步是計算出各項身體素質在各主成分中的權重。因為各主成分的合計值和貢獻率不同,所以各項身體素質在各主成分中所占的權重也不相同。按照因子分析中的貢獻率計算各主成分的┤ㄖ?。?/p>
ИT璱=λρ∑ki=1λρИ
其中:T璱表示i成分在反映整體信息中所占的權重,%;λρ表示i成分的貢獻率,%;А苉i=1λρП硎緆個成分的累計貢獻率,%。計算出成分1的權重為0.38,成分2的權重為0.25,成分3的權重為0.22,成分4的權重為0.16。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在各成分中的權重可以通過下式計算:
ИT璱=|華﹊j獆∑ki=1|華﹊j獆И
其中:華﹊j表示i指標在j成分上因子載荷的絕對值;∑ki=1|華﹊j獆表示該成分中所有因子載荷絕對值的代數(shù)和。由此計算出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各項身體素質在各主成分中的權重(見表4)。お
表 4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に刂手副暝詬鞒煞種械娜ㄖ
指標1234
縱劈叉指數(shù)0.160.040.090.14
方定跳遠0.130.060.210.03
50 m0.120.210.020.03
1 min仰臥起坐0.150.110.050.17
1 min跳繩0.180.010.060.10
30 s俯臥撐0.030.180.220.04
30 s收腹舉腿0.020.270.030.00
象限移動0.010.020.000.34
800 m0.040.060.290.02
實心球后拋0.170.040.020.13
表 5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
指標權重模型均值模型
縱劈叉指數(shù)0.110.87±0.09
方定跳遠0.11191.95±19.53
50 m0.118.15±0.45
1 min仰臥起坐0.12484.40±8.12
1 min跳繩0.10163.90±24.88
30 s俯臥撐0.1118.30±6.61
30 s收腹舉腿0.0823.80±4.03
象限移動0.065.06±0.64
800 m0.10222.40±11.74
實心球后拋0.10773.80±86.47
2.4建立身體素質選材模型
根據(jù)4個主成分權重的不同,以及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在各個主成分中的不同權重(因子權重),建立各項身體素質指標的權重模型(公式:各項身體素質權重模型=0.38×因子1權重+0.25×因子2權重+0.22×因子3權重+0.16×因子4權重);均值模型則由參與測試的所有運動員各項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成績平均值以及標準差組成,計算結果見表5。
2.5制訂身體素質選材評價標準
2.5.1身體素質單項指標評價標準
為了方便比較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差異,按照百分位法制定各單項身體素質評價標準。1)確定各單項身體素質指標的P10、P25、P75、P90的百分點;2)給以上4個百分點劃分不同的成績區(qū)間并予以賦值,P10以下為1分,P10獈P25獮2分,P25獈P75為3分,P75獈P90為4分,P90以上為5分;3)編制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各指標單項評分表(見┍6)。
2.5.2身體素質綜合指標評價標準
單項指標反映的是某運動員某一單項身體素質的水平,不能準確表達該運動員整體素質的優(yōu)劣。為了客觀評價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必須制訂運動員身體素質綜合指標評價標準。1)將所有參加測試運動員的測試成績按照單項指標評價標準轉換成等級分數(shù);2)用轉換的等級分數(shù)乘以權重模型中的數(shù)據(jù),將所有乘積相加,得出運動員身體素質測試綜合等級得分;3)匯總所有參加測試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綜合等級分,按照百分位方法制定出綜合評價等級標準(見表7)。
表 6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各指標的單項評分表
指標12345
縱劈叉指數(shù)≤0.640.65~0.730.74~1.011.02~1.10≥1.11
方定跳遠≤143.90145.07~162.65163.82~221.25222.42~238.83≥240.00
50 m≤9.259.23~8.858.82~7.477.50~7.06≥7.04
1 min仰臥起坐≤28.4228.91~36.2236.71~60.5861.07~67.89≥68.38
1 min跳繩≤104.18105.67~126.58128.07~201.22202.72~223.62≥225.11
30 s俯臥撐≤2.042.44~8.388.78~27.8228.61~34.16≥34.56
30 s收腹舉腿≤14.1214.36~17.7517.99~29.8530.09~33.48≥33.72
象限移動≤6.636.60~6.025.98~4.104.06~3.53≥3.49
800 m≤251.29250.59~240.02239.31~204.78204.08~194.21≥193.51
實心球后拋≤561.09566.28~644.1649.29~903.50908.69~981.32≥986.51
表 7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ど硤逅刂矢髦副甑鈉蘭郾曜
劃分標準綜合得分等級
P90以上≤3.50A
P75獈P903.31~3.49B
P25獈P752.66~3.30C
P10獈P252.47~2.65D
P10以下≥2.46E
表 8王某某各單項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及最后評定等級
素質指標測試こ杉ǖ燃丟さ梅秩ㄖ爻嘶綜合さ梅制藍íさ燃
縱劈叉指數(shù)0.9730.110.33
方定跳遠22940.110.44
50 m750.110.55
1 min仰臥起坐6340.120.48
1 min跳繩18330.100.303.59A級
30 s俯臥撐2030.110.33
30 s收腹舉腿3340.080.32
象限移動4.0540.060.24
800 m21930.100.30
實心球后拋78230.100.30
2.6運用研究實例
依照上述研究成果,Z大學健美操教練員在所有參加測試的學生中挑選出綜合評價得分在B級以及B級以上的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進行訓練,參照表6中的數(shù)據(jù)對參加訓練的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的各項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制訂有針對性的身體素質訓練計劃,臨近比賽時,將參加訓練的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各項指標全部訓練調(diào)整到A級或接近A級水平,Z大學健美操隊先后在浙江省、全國大學生健美操比賽中取得多項優(yōu)異成績。例如,王某某。1)將王某某參加比賽前測試的10項成績填寫進表8;2)對照表7查出王某某各項身體素質成績等級得分;3)用身體素質等級得分數(shù)乘以表5中對應的權重模型數(shù),得出該項身體素質乘積;4)將得出的所有乘積數(shù)相加,得到王某某的綜合得分,3.59分;5)查表7,3.59分為A級。
3結論
1)研究證明,從健美操運動員22身體素質項目中抽出10項即可代表高校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部分身體素質項目可以直接作為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手段加以運用。
2)因子分析發(fā)現(xiàn),高校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建構主要由柔韌力量因子、速度力量因子、爆發(fā)耐力因子、協(xié)調(diào)性因子組成,4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1.177%。
3)通過制訂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身體素質模型和評價標準,為大女大學生健美操運動員選材、訓練計劃制訂等提供參考和依據(jù)。お
參考文獻:
[1]潘華山,何幸光,陳定濤.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指標的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1999(3):5054.
[2]張陵芝,潘華山.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指標[J].體育學刊,2001(3):4042.
[3]鄧樹勛.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心肺功能現(xiàn)狀及訓練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9):4347.
[4]馬鴻韜.健美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96113.
[5]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競技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2013—2016[S].
[6]張文彤,鄺春偉.SPSS統(tǒng)計分析基本教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1230.
[7]覃朝玲,唐東輝.體育統(tǒng)計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078.
[8]陳小平.力量訓練的發(fā)展動向與趨勢[J].體育科學,2004,24(8):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