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克慶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教育當前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快樂課堂;高效課堂;契合點
高效課堂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
變“苦學”為“樂學”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我所理解的“快樂課堂”應該是,對學生有精神上的提高和收獲,有持續(xù)發(fā)展的沖動,有自覺的再投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對課堂的贊賞并期待。高效快樂的課堂應成為所有師生的共同追求,也應成為校長的事業(yè)追求。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guī)ьI自己的團隊為尋找“快樂”與“高效”的最佳契合點積累了一些心得,在此拋磚
引玉。
一、努力營造快樂高效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學習動力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來自于他人的肯定,這是外在的激勵,另一類來自于對學習本身的成功體驗,這是內在的激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要充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效應,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有效地誘發(fā)學習動機,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情緒。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產生思維的碰撞,實現(xiàn)他們在合作中競爭,在交流中發(fā)展。通過活動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自信,在活動中激發(fā)興趣,在活動中形成自覺學習意識。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主渠道,是生機盎然、妙趣橫生、充滿快樂和人文精神的,教師力求營造一個輕松平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在一個充滿想象、充滿樂趣的課堂環(huán)境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最大的發(fā)展。
二、主動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無論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教育信條,還是馬卡連柯“高度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教育原則,都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認識到學生是有潛力可開發(fā)的活人,而對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給予了高度的尊重。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恰恰是與教師分不開的,所以,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成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學生也只有在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中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當然,尊重學生并不意味著一團和氣、無原則地處處遷就學生。恰恰相反,教師應該在平等公平原則的指導下,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想辦法去和學生溝通交流,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與信任,感受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從而使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并把老師的要求轉化為自覺自愿的行動。老師絕不能以學生成績的好壞、是否聽話、有無特長等因素而對學生產生偏愛。這種心理帶來的負面效應,不僅使學生認為老師辦事不公,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老師的威信,這樣就會造成教育不平等,也損壞了老師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的形象。師生關系不和諧,課堂氣氛就難以調動起來。
三、靈活采用多樣有趣的教學方法
很多教師可能認為,課堂上只要把知識點講完就算完成任務了,剩下的時間不外乎就是讓學生去背、去練、去消化。其實,“激情,是教育的渴望”,教師如果能以飽滿的熱情駕馭課堂,就能感染學生,從而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維活動。一堂好課,必須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能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設計教學方式,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直觀的實物演示、精美的圖片及視頻等來誘發(fā)學生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游戲、競賽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參與熱情。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交流的舞臺,要讓這個舞臺充滿生機和活力,就要求教師依據教材內容,遵循認知規(guī)律,把握學生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活動形式來駕馭課堂。如,講故事、聽歌曲、情境體驗、角色游戲、小品表演、分組討論、知識競賽、辯論活動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辨別、觀察、分析、思考,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敝灰覀兪┮钥茖W而有效的管理方法,注意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取得家長與社會的廣泛支持,深入貫徹新課程基本理念,輔之以行之有效且可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完全能夠做到“快樂”與“高效”的統(tǒng)一的。
參考文獻:
李如密.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