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云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當今社會存在兩種跳群舞的現(xiàn)象:一種是中學生對街舞、霹靂舞、牛仔舞很感興趣,特別是對外國的明星,如鳥叔、EXO、少女時代、邁克爾杰克遜非常崇拜,是他們的偶像。另一種是廣場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幾乎遍布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城市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針對這兩種現(xiàn)象進行比較,覺得培養(yǎng)中學生熱愛民族藝術興趣很有必要,所以將娛樂性強的廣場舞進行改進,把廣場舞的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能動性和塑造美欣賞美的能力。
關鍵詞:舞蹈教學;廣場舞文化;審美能力
一、廣場舞文化對舞蹈教學的啟發(fā)
2012年暑假,我與廣場舞結下了深厚的淵源。一天傍晚,我去公園散步,看到了熱情洋溢的舞者們在旁若無人的跳舞,美妙的音樂吸引了我走進觀看,心動、想跳、徘徊猶豫,但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情不自禁地跟著做了幾個動作,慢慢地隨著音樂移動著,這樣很快融入了這個集體,從觀眾變成了舞者。很開心,很快樂!我和領舞的大姐進行了交流,她傳授了經(jīng)驗,到網(wǎng)上搜集視頻觀看,跟著視頻學習,這樣動作更規(guī)范、更熟練。我領悟到了秘訣,再加上以前也有舞蹈基礎,每天堅持,跳了一個多月,學會了十多種不同風格的廣場舞,終于變成了舞林高手,于是我靈感大發(fā),初中生平時上舞蹈課積極性不高,何不借鑒廣場舞的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呢?因為廣場舞種類豐富多彩,各個民族都有不同風格的舞蹈形式來進行表現(xiàn)和展示,塑造美的姿態(tài)、美的造型,值得學習和推廣。再說中學生不是專業(yè)的舞蹈演員,沒有具體的訓練過,也沒有扎實的基本功,而廣場舞動作難度不大,學生容易掌握。于是帶著這個想法,我嘗試著運用到教學當中去。
二、舞蹈教學中蘊含廣場舞文化元素的嘗試
回想以前,條件有限,經(jīng)常絞盡腦汁地想動作、想編排,壓力好大,教學也辛苦,現(xiàn)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輕松了許多,也解決了教師的難題,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1.先從班級入手,進行初試
先和班主任配合,以節(jié)目的形式選擇了12個女生進行排練,以歌曲《又唱瀏陽河》為例。首先讓學生觀看楊藝廣場舞的正反面視頻,然后跟著舞者背面示范學習動作,有了初步印象。然后,我再把每一個動作進行分解示范,講解,讓學生掌握動作技巧,再雙手拿扇子反復多練,動作熟練后再開始編排。歌曲前奏,隊伍擺成半圓加三角形,把扇子打開顫動造型,只有中間一個人做動作,動靜相結合。從歌詞開始,扇子收攏,隊伍變成三個橫排,動作優(yōu)美抒情,舒展大方。后半段再打開顫動加動作直到第一段結束。第二段的間奏,打開扇子擺成圓形造型走動,前半段歌詞部分,扇子收攏,隊形和動作跟第一段的相同。后半段再排成兩豎排,打開扇子造出各種美麗的圖形。在后面的伴唱輪唱部分再運用楊藝廣場舞的動作,打開扇子跳整齊,結束句的造型和前奏是一樣的,全部把扇子打開顫動,整個舞蹈結束。
這個舞蹈又可以做歌伴舞的形式,給獨唱演員伴舞。這個嘗試得到了同行們和學校領導的高度認可。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雙邊活動開展非常成功。
2.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再次驗證
我接著又排練了紅綢舞《中國歌最美》。讓學生觀看茉莉廣場舞的正反面視頻,跟著示范學習動作,又觀看春英廣場舞的《今夜舞起來》視頻,學習一部分背面慢動作。然后把兩者的動作結合起來貫穿整個舞蹈。此舞蹈節(jié)奏鮮明,熱鬧大氣,利用隊形變換,前后造型,加上紅綢舞動,更加增添喜慶氣氛,跳起來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生非常喜歡。
3.放手讓學生用此方法自編自導,收獲成功
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讓他們觀看楊藝廣場舞的《月亮謠》正反面視頻,放手讓學生自由的發(fā)揮,找出這個舞蹈的特點和韻味,再編排舞蹈。不出我所料,一個星期后,排好了,拿我這個法寶靈活運用,新穎獨特,別具一格,具有賞心悅目的舞臺效果,學生也歡欣鼓舞。
三、初中舞蹈教學中蘊含廣場舞文化元素的教學創(chuàng)新心得
學習廣場舞的豐富文化元素,擴大了我們的舞蹈生活化,對我們的初中舞蹈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只要合理的借鑒和運用,選擇學生喜愛的、容易接受的廣場舞元素靈活運用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效應,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增進了學生對民族舞的舞蹈藝術的熱愛,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將繼續(xù)努力,將民族舞蹈發(fā)揚光大。
(作者單位 湖南省婁底市第五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