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郭瑜潔,陳宏林(南通大學護理學院,江蘇226001)
·醫(yī)學教學·
精品課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以《外科護理學》課程為例
劉 鵬,郭瑜潔,陳宏林
(南通大學護理學院,江蘇226001)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對原有精品課程的轉型與升級。通過對《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目標、建設思路和教學設計等的研究和思考,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有清楚的認識。明確了以提供優(yōu)質資源共享為核心,實現(xiàn)課程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服務這一目的的基本原則。
外科護理學;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精品課程建設由教育部牽頭組織的一項教學質量工程。從2003年起開始實施,歷時近10年,先后建成涉及各類學科的國家精品課程3900余門。為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優(yōu)化教學資源的網(wǎng)絡共享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在2011年10月,教育部又適時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這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要由原先的精品課程升級而來。由此來實現(xiàn)從精品課程主要服務教師,到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主要服務師生和社會學習者的轉變,以及從網(wǎng)絡有限開放到充分開放的轉變。2012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又印發(fā)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原有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其建設的目的是“引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推動高等學校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因此如何順利完成這一升級轉變就成為了教育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對于這一問題,針對《外科護理學》課程,思考如下。
《外科護理學》于2006年成功申報南通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并已順利完成課程建設,通過驗收。2013年又成功申報了南通大學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精品課程的建設確實對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發(fā)揮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也存在如下問題∶(1)精品課程的評審重在精品兩字∶體現(xiàn)在申報材料主要著重表現(xiàn)教學的內容過程設計、、效果、社會評價和獲獎等方面情況。而對于課程資源的共享并不特別看重。課堂錄像只占了全課程的很少一部分。這使得上網(wǎng)內容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2)精品課程評審完成后內容不再有后續(xù)更新∶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當完成所要求的課程上網(wǎng)內容,順利通過考核驗收后,就很少再對網(wǎng)站內容進行更新。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內容會越來越跟不上使用者的實際需要。這里既有機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經費不足、人力資源不足等多種因素。(3)精品課程網(wǎng)站利用率低∶由于課程內容原先定位的服務對象主要面對教師,內容并不能很好的結合學生和社會學習者的需要,對使用者缺少吸引力。導致網(wǎng)站內容使用率不高,未能很好的發(fā)揮課程資源通過網(wǎng)絡廣泛分享這一作用。2011年,我們對護理學院230名已經學習過《外科護理學》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習過程中有23%的同學一直使用精品課程上的資源,31%的同學經常使用,21%的同學偶爾使用,25%的同學從來不用。而對于網(wǎng)站資源和后續(xù)更新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有69.8%的同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而30.2%的同學表示不滿意。這一結果也與上述存在問題的判斷基本吻合。
結合我們的實踐和其他一些院校的做法和體會,我們認為升級不僅是要有資源的升級,也應該考慮到教學內容的升級。簡而言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目標就是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皟?yōu)質+共享”是精品資源課程建設的靈魂,是提高資源可利用性的關鍵[1]。
2.1 教學內容的升級 《外科護理學》是高校護理學專業(yè)本科生必修的一門重要課程。具有知識豐富、系統(tǒng)性和結構性強的特點,在護理學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以往的《外科護理學》的教學重在對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知識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講授。而對學生的臨床思維培養(yǎng)能力不夠,雖也有散在的對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這與臨床實際的要求相差甚遠。由此導致了很多問題∶比如在考試過程中,遇到病例分析題、論述題等需要具備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的題型時,學生普遍失分較多,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更重要的是,當學生完成理論課的學習,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時,普遍感到所學的知識無法運用,碰到臨床實際問題不會分析并加以解決。這些都提示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的通過幾門臨床課程的學習,初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就得重新認真思考課程內容的組織和設計。應該以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主線來設計教學體系,組織教學內容,加強課程前后內容的銜接和過渡,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這應該就是在建設《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升級的一個主要方向。同時相比于西方一些國家的護理學學生,中國護理學學生在人文科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理論知識方面要求相對不足[3]。在教學內容上也應該對這方面有所加強。此外,對近年來外科護理學領域的一些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也應該有一些介紹和更新,這是教學內容升級的另外一個方向。
2.2 資源建設的升級 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對過去精品課程的一些弊端加以改進升級。比如要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的網(wǎng)絡共享,這個資源應貼合使用者的需要,對他們具有吸引力。使其能愿意不斷的通過網(wǎng)站獲取教學資源,這樣才能保證網(wǎng)站有較高的使用率,發(fā)揮出它應有的作用?,F(xiàn)代臨床技術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課程資源也應該緊跟時代,內容也應該不斷的更新。關鍵是建立一個合理的機制,以及在課程建設者和使用者之間的暢通的交流渠道。
本課程建設的目標是建立起一個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鮮明的教學特色、先進的教學理念、較高的教學水平的外科護理學課程精品資源網(wǎng)站。通過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網(wǎng)站的建設,以升級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擴大課程應用范圍和更新教學理念為舉措,來更好更快的促進《外科護理學》的課程建設,從而更好的服務高校師生及社會學習者。本課程的建設思路如下。
3.1 建立《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團隊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首先需要課題組全體成員和授課老師的積極參與。同時需要現(xiàn)代教學技術中心等技術部門提供技術服務,和教務處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只有充分整合這三方力量,形成合力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將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成、建好。尤其在建設之初就要取得全體授課老師的一致共識。特別在授課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出臺一些舉措,比如給予一些經濟補貼等,以此來提高授課老師網(wǎng)絡分享課堂教學內容的意愿。同時也需要技術部門提供技術過硬的技術人員和精良的攝錄設備,來保證課程建設資源的質量。這些都需要很多資源的投入,只有在管理部門的支持之下才有可能完成。3.2 設計精良的《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wǎng)絡平臺 平臺的設計原則是簡潔實用,界面友好,美觀清晰,以使用者的體驗為出發(fā)點。平臺模塊主要包括課程基本信息和精品資源兩大塊?;拘畔⑹菍φn程做一個介紹,包括課程的主要特色,教學團隊主要成員,所獲的教學成果獎勵等內容。精品資源是網(wǎng)站的核心部分∶內容主要包括(1)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讓使用者能快速了解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和要求。(2)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在網(wǎng)站上提供本課程的完整課件和全程教學視頻。從而生動再現(xiàn)課堂教學的原貌,使得使用者足不出戶就能完整分享課堂教學內容。為了得到良好的視頻效果,要求在視
頻錄制前要對師生進行精心組織和準備。在拍攝之前充分調動拍攝團隊、教師、學生等一切力量,做好教學場所的準備,課堂劇情的預先講解,學生的配合引導等前期工作,從而保證各教學情境的順利錄制[4]。在拍攝過程中畫面要兼顧師生和多媒體屏幕,后期要進行認真制作,精心剪輯。必要時對一些課程內容進行重新錄制,力求視頻畫面清晰,效果精良,從而讓使用者獲得較好的體驗。(3)在線練習和測試∶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每章節(jié)的課后練習題和思考題,以及2套完整的課程試卷。讓學習者能夠在學習之后及時的了解自己對每章節(jié)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自我評估,增強學習的自我反饋。以及在整個課程學習結束以后,可進行一次完整的自我測試,了解自己對整個課程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4)在線答疑和討論∶通過留言板、BBS、在線論壇等形式,實現(xiàn)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暢通交流以及學習者之間的互相交流。使得網(wǎng)絡學習者能夠有問題找得到解決者,有困惑能夠找得到交流者。
3.3 完善《外科護理學》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內容更新的制度建設 對課程平臺的各個內容模塊指定負責人及制定定期更新制度,使得課程的建設能夠常態(tài)化,長期化。并把對課程平臺的質量評估和更新速度的評估納入到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中去,例如可以納入為教學督導評教和學生評教的內容之一。并及時將督導和學生對于課程平臺的意見及時反饋給相關負責人,促進整改。
總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又一重要舉措,是從課程建設團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4個方面實現(xiàn)與原精品課程的銜接和升級。
[1]吳寧,馮博琴.對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與資源共享建設的認識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1)∶6-9.
[2]李瑞英.研究性學習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4)∶50-52.
[3]徐燕,呂偉波,朱大喬.中英美三國《成人護理/內外科護理學》課程教學目標的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 (22)∶1693-1695.
[4]李建春.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探索與實踐——以《集裝箱運輸實務》課程為例[J].高教論壇,2013,(8)∶58-60.
G424.1
B
2013年度江蘇省南通大學校級教學改革課題(13051161)。
2014-07-28
1006-2440(2014)05-05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