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波
摘 要:記得有人說過:“教育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群更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笔堑模瑢W生存在個性、存在差異。有差異,就有差距。但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潛能。教師對于不同學力的學生應設計不同的發(fā)展藍圖,使?jié)撃艿驼吣軌蜷_發(fā)出潛能,潛能高者要發(fā)展得更快。
關鍵詞:潛能;發(fā)展;因材施教
怎樣才能使“優(yōu)生出色發(fā)展,中等生超常發(fā)展,困難生自信發(fā)展呢”?
一、正視差異,善待差異
雖然孩子們存在個性、存在差異,但教師要相信人無完人,人人有才,揚長避短,人人能成才。其實所有的學生都很聰明,只不過他們聰明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善待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調(diào)試好自己的心情,要常常這樣想:“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欣賞,不要比較。”每天上課就是去和我的小朋友們約會,是工作之約。能把每天的工作當成約會,你就是快樂的,幸福的。不僅幸福自己,也要讓學生因遇到我而幸福,把“幸?!变仢M孩子們通往成功的前進路上。
二、走進心靈,傾聽花開的聲音
教育是一種喚醒,是一種引導,是一種激勵,是一種成全,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靈魂與靈魂的交流。教師不僅能刺激學生的頭腦,還能觸及學生的心靈。如果你能用陽光的心態(tài)去欣賞學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就像迎春花,有的先開,有的后開,先開的先讓人欣賞,后開的后讓人欣賞,它總有開放的時候?!敝灰覀冇眯膬A聽花開的聲音,便會收獲滿園的芳香。
三、關注差異,培養(yǎng)自信
大家都知道美國心理學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動物時發(fā)現(xiàn),他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于是在籠子里狂奔,驚恐哀叫。多次實驗后,只要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卻不狂奔。后來實驗者在給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電擊出現(xiàn),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為什么它們會連“狂奔,驚恐哀叫”這些本能都沒有了呢?因為它們已經(jīng)知道,那些是無用的。這種在受到多次挫折或失敗后產(chǎn)生的對付情境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學家把它叫做“習得性無助感”。習得性無助感”不但會發(fā)生在動物身上,同樣也會發(fā)生在人身上。
我們在教學中也常常會遇到“習得性無助”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生活經(jīng)驗往往是失敗的,一次次的失敗,便悲觀失望、灰心喪氣,促使他們對此做出了不正確的歸因。認為自己天生愚笨,遇到挫折時,他們往往沒有自信心,感到失助而無望,不加努力便會放棄。這種嚴重的“自信缺失”,削弱了他們的行為動機,變得不思進取,放棄學習、放棄拼搏?!盁o助感”與“自信缺失”均是“習”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重復、無數(shù)次的打擊以后慢慢養(yǎng)成的一種消極心理現(xiàn)象。這種消極心理一旦形成,“自信缺失”和“習得性無助”就會互為因果,惡性循環(huán),越是自信缺失,“習得性無助感”越是持久而強烈。因此,對待這類弱勢群體,首先,我?guī)椭麄兘⒆孕拧?/p>
克服“習得性無助感”的最好武器是要有成功的信念。人有了自信,就能夠調(diào)動全部的身心潛能,并會將這些潛能發(fā)揮到極致,直到取得成功。
其次,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我時刻提醒自己:對他們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失敗也就越多。因而,我對他們傾向于制定較低的學習目標,以避免獲得失敗的體驗。例如,每節(jié)課我都把最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為他們設計最基本的練習題,還為他們建立了互助學習伙伴,只要他需要,隨時可以得到幫助。
再者,多欣賞鼓勵。欣賞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不斷進步,多為他們提供表現(xiàn)自我、獲得成功的機會。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心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