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鵬
摘 要: 田徑是近年來提倡的一項“有氧運動”,它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得到鍛煉。要增強跑步這種單一的田徑項目的趣味性,向社會化、生活化方向延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跑步教學起到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田徑運動 田徑教學
田徑運動被人們稱為“運動之父”,但是,由于田徑運動項目訓練枯燥、單調,又常被大家忽視。學校在小學田徑運動項目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積極誘導、激發(fā),深化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使廣大中小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田徑運動。發(fā)揮田徑運動教學的功能,將其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少年兒童形成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巧妙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學生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練而生畏和枯燥無味的情趣。通過趣味學習,學生感到蹲踞式起跑的“新、奇、樂”,巧妙地激發(fā)學習興趣,突出自主性、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身體素質得到鍛煉的同時,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這些都是新課程、新理念中提到并且要求的。在五年級教學實踐中,采用讓學生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塑料袋進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學和游戲。首先,為使學生對學習蹲踞式起跑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利用空氣阻力進行快速跑游戲。先向學生提問:“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變個魔術——塑料袋會貼在身上紋絲不動?”讓學生自己先試一試。接下來,向學生表演自己的“魔術”,將袋子展開放在胸前,讓學生給老師喊口令:“一二三,”從圓的一側快速跑到另一側,引起學生的興趣。提出問題:“老師的魔術是利用了什么原理?”——空氣的阻力。再將準備好的塑料袋放在胸前進行快速跑示范動作,跑的過程中塑料袋紋絲不動。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后,緊接著便讓學生分組體驗,并進行分組比賽,看誰跑得快,塑料袋也不掉。在比賽的過程中提示學生快速跑的動作要領,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對快速跑的興趣。
二、談話導入新課,掌握起跑的動作要領
“想不想跑得更快?起跑的方式會不會獲得更快的初速”?進而引入本課教學內(nèi)容——蹲踞式起跑,向學生介紹蹲踞式起跑的意義,組織學生集體做跑的專門練習和分組練習站立式起跑。接著,結合配套教學掛圖示范講解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和口令,再分組做蹲踞式起跑的分解動作。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和教學掛圖,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在教學中,我適當參加各組的練習,加深師生的感情,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學習。并讓學生將自己蹲踞式起跑的動作向其他同學展示,增強其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到新的知識,跟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我還注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用剛才使用的塑料袋進行有趣的小游戲——將塑料袋充氣后,用小繩子系緊,這樣就成為“排球”。把男女生分成兩組,游戲是以分組比賽形式進行的。這樣可以在比賽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在游戲中得到更好的鍛煉。還可以通過游戲比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能力。
三、創(chuàng)新起跑教學,提高田徑教學質量
在這種新理念下的趣味蹲踞式起跑教學中,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能力。體驗成功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現(xiàn)團隊協(xié)作精神。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較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在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引下,這種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是快樂的小主人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重點,通過生活中的塑料袋讓學生在思、學、練、評中增強學習效果。運用以發(fā)展學生探究、合作、自主學習能力為主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評價的學習,在課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處理好學習與思考、學會與會學、知識與智力、繼承與創(chuàng)新等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共識、共享、共進。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后的蹲踞式起跑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從而從整體上活躍體育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增強。體育教師應繼續(xù)深入探討,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總結經(jīng)驗,為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而努力。
四、加強教學改革,確立個人進步目標
小學體育田徑教學要以“健身第一”為主要指導思想,以健身走和健身跑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簡化訓練動作技術,降低負荷要求,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評價形式。必須從小學生實際出發(fā),做到難度簡單化,運動形式娛樂化,運動過程文明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應具有科學性、人文性、趣味性,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發(fā)展的考核評價。例如:投擲項目的改革。應開發(fā)以“投準”為主,采用個性化教學內(nèi)容。利用實心球擲遠、壘球投準、乒乓球擲遠、飛鏢投準等形成新的、更安全、趣味性強的投擲運動。對田徑教學考核體系的改革。對田徑教學效果的考核方法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師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性評價,消除小學生對田徑的恐懼感,提高小學生田徑學習興趣。重視對小學生的個性化評價,注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個性需求,幫助小學生確立個人進步目標。在蹲踞式起跑教學教育實踐中擁有一些初步的見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會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通過田徑教學,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促進他們在平時生活中自覺參與田徑鍛煉,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并為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打基礎,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學生掌握和完善各種運動技能,尤其是培養(yǎng)他們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強小勇.試論田徑健身運動[J].中國體育教育學報,2012(4).
[2]毛興海.體育課的田徑內(nèi)容不容忽視[J].田徑,2013(12).
[3]余敬平.改革中小學田徑教學內(nèi)容[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