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秀
摘 要 初中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上多下功夫。但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此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個人的思考,并采取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反思;對策
在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學生的詞匯量不夠、閱讀速度跟不上、語言理解障礙等。如何切實貼近學生的學習情況,總結一套切實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詞匯積累,影響閱讀速度
英語語言學習以詞匯為主,學習英語不僅要準確發(fā)音,還要掌握必要的詞匯。快速流利的閱讀與掌握的詞匯量多少有直接關系。但現(xiàn)實中,由于學習環(huán)境的限制,學生學習英語多是依靠書本和課堂上死記硬背掌握的詞匯,使用這種方法來記憶詞匯,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遺忘。詞匯量不夠,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從而導致學生對所學習的英語課程產(chǎn)生抵觸情緒。
2.缺少課外閱讀積累,阻礙理解能力
學習環(huán)境也是影響英語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習一種語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置身該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中,使之變成一種自然語言。因此學生在英語閱讀時,不僅僅是閱讀一篇文章,更要理解詞匯,理解語言語境,對該文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有充分的了解。由于中學階段課程學習任務較重,學生在必要的學習任務之外,較少接觸英語實踐和課外閱讀,難以對所學英語知識加以消化和理解,缺乏閱讀量,進而不利于其英語閱讀和英語語言綜合水平的提高。
3.缺乏多重教學模式,局限于教材表層
當前的英語教學,只是一門語言課程。學生學習和閱讀時,大多停留在語言的表層,重點提及的詞匯多是為了應付考試,難以讓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和層次脈絡,或者就是編排一問一答的情景對話,設置讓學生回答的問題也是以文章內(nèi)容為范本,答案是文中的原句,學生在聽到問題后,理解了意思直接從文中畫出答案,缺乏自主性和獨立組句的能力。教師講解時,也是以課本為范文,逐句逐段地翻譯講解,畫出重點詞匯和短語,講解語法。學生在學完課文后,除了知道文章講解的故事內(nèi)容之外,并沒有太多收獲,必要的詞匯、短語、語法需要另外抽時間逐一消化。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缺乏學習激情,不能讓學生自主地對課文進行理解和掌握。
二、向新課改指導下的閱讀教學法看齊
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一改過去課堂上只重視語法分析,詞匯講解局面。英語學習的實質(zh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做法。新課標要求學生學習英語要注重實踐和運用。
1.根據(jù)教學實際有序地安排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巧,進而提升其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的開展并非一朝一夕,要了解學生,找出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的異同,從而綜合學生在閱讀上的弱點和存在的問題,逐步開展閱讀教學。本文就此提出“讀前”“讀中”“讀后”三個步驟。
對任何語言的熟練運用都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教師在開展閱讀之前,應該讓學生提前做好預習,泛讀文本,了解文本大意,感受文本內(nèi)容描述的環(huán)境對象,感受語言發(fā)生的文化背景并有效利用文中的插圖。教師也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感性模式激發(fā)學生對文章文化信息展開聯(lián)想和了解。
閱讀中要對課本內(nèi)容有全局把握。教師布置閱讀任務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為主,教材是把握學生學習思維的一個大綱,具有普遍性,同時也有局限性,更多的是要以教材為綱,由點及面,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掌握課文所傳遞的信息和文化的能力,讓他們能根據(jù)文章片段大致判斷文章所表達的大意,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個別生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大意,從而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技巧和能力。
閱讀后要對學生學習程度做一個檢測,可以通過課后習題或者自行設計一些相關文本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對文章進行自我感受表達。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掌握是否有誤差,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理解文本做初步了解,讓學生自己快速熟悉課文內(nèi)容,展開聯(lián)想,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2.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
近年來各類英語考試都將閱讀題作為重點考查內(nèi)容,閱讀理解的比重在英語考試中所占比分越來越大,新課標中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把各類型的閱讀區(qū)分為精讀和泛讀。教師要以教材為核心,課堂上精讀文章內(nèi)容,講解詞組、句式、語法,補充進一些貼近生活與時代的課外閱讀材料;課堂外則以泛讀為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閱讀一直被視為初中英語學習的一個瓶頸。它難在兩點:一是詞匯障礙,二是文化背景隔閡。英語閱讀一直是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近年來還有不斷加重考查比例的趨勢。因此,課內(nèi)課外齊進,精讀泛讀并舉,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所謂“課內(nèi)課外齊進”指的是既要全面梳理以往學過的課文內(nèi)容,尤其對一些重點詞匯和句式要重點理解和熟練運用;又要盡量多讀課外的閱讀內(nèi)容,以培養(yǎng)英語的“語感”。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努力。在教學中,教師應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同時,教師還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更新教法,把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合,使學生的閱讀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模式,并促進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海鵬.還原閱讀本位功能,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J].學周刊 [2]祖瑞.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設計的原則[J].英語教師 [3]王篤勤.論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過程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