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秀英
[摘要] 目的 探討特色教育在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青海省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80例門診患者,完全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常規(guī)健康教育,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特色健康教育。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依從性以及滿意度。 結果 研究組疾病知識、護理知識、飲食知識、康復鍛煉知識、保健知識等情況的知曉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遵醫(yī)囑服藥、主動康復鍛煉、遵守飲食原則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依從性比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滿意度為95.0%,對照組滿意度為8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特色教育有利于提高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依從性以及滿意度。
[關鍵詞] 健康教育;門診患者;特色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42-03
健康教育通過傳播醫(yī)藥衛(wèi)生知識,改善人們的健康行為,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是培養(yǎng)患者健康行為的一種社會活動。隨著患者對健康要求的重視,健康教育已成為現(xiàn)代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貫穿在門診的整個過程。在目前的臨床工作中,常見的門診健康教育方式有口頭宣教、櫥窗專欄、宣傳手冊等。通過開展門診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在就診過程中掌握有關疾病防治的知識,改善不良衛(wèi)生習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促進身體健康[1-2]。而門診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可以起到降低醫(yī)療費用,提高醫(yī)療設備的利用率的作用。通過門診健康教育,改善了護士服務態(tài)度,為患者提供更科學的人性化服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從而提供了患者滿意度。我院先對40例門診患者實施特色健康教育,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80例門診患者,完全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研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 20~79歲,中位年齡 58歲。其中,慢性呼吸道疾病 12例,糖尿病 10例,心血管疾病8例,泌尿生殖系疾病 6例,不孕不育 4例;學歷:大學以上 14例,高中、中專20例,初中4例,小學2例。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 20~77歲,中位年齡 57歲。其中,慢性呼吸道疾病 11例,糖尿病 13例,心血管疾病7例,泌尿生殖系疾病5例,不孕不育 4例;學歷:大學以上 16例,高中、中專28例,初中5例,小學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所患疾病、學歷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包括:口頭宣教、櫥窗專欄、健康教育處方以及宣傳手冊等方法。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特色健康教育。(1)面對面給患者傳達宣教內容,這樣的方法具有直接、方便、靈活等特點,效果較好。每日在開診前20min開始,給患者介紹醫(yī)院布局,科室專業(yè)特色,專家及其出診時間,就醫(yī)須知等,幫助患者熟悉門診環(huán)境及設置,指明就醫(yī)方向[3]。運用靈活的語言技巧,對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消除患者對醫(yī)院的陌生感,縮短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距離。(2)配合專家定期舉行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介紹各科疾病的癥狀和體征,介紹疾病診療、檢查的注意事項等,使患者更多了解疾病知識,還可結合一些全國防治高壓日,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等紀念日做一些健康教育,以此幫助患者認識相關疾病、識別疾病的危險信號及了解疾病的自救常識。(3)對患者實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模式,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針對患者關心的和他們不清楚沒注意的問題,及時給與指導[4],如為什么必須按時、按量服藥,并向患者解釋藥物的作用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4)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支持,鼓勵患者克服焦慮、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熱情得接待患者及其家屬,積極與他們進行交談,讓其產生信任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5)在門診大廳安裝電視多媒體,進行電視教育,將疾病的防治、康復、護理和生活方式等科普知識,以及醫(yī)院的新技術等教育內容用形式活潑、通俗易懂規(guī)范的方式通過電視多媒體定時播出,讓患者時時刻刻能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5]。(6)指導患者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飲食搭配、適當體育鍛煉等。(7)給患者介紹疾病康復后的注意事項及并囑咐其定期復查的重要意義,使患者了解和增進健康知識,使其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方法和行為,保持健康。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疾病、護理、飲食、康復鍛煉及保健知識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情況;患者遵醫(yī)囑服藥、主動康復鍛煉、是否遵循飲食原則、自我保護意識的依從性;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曉率。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評分量表,其評價內容包括就診疾病相關知識,所做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服用藥物目的及注意事項,康復指導,預防保健五個維度,10個條目。采取百分制量化評分的方法,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90分為較滿意,90分以上為滿意[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門診患者依從性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以及滿意度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研究組疾病知識、護理知識、飲食知識、康復鍛煉知識、保健知識等情況的知曉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遵醫(yī)囑服藥、主動康復鍛煉、遵守飲食原則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依從性比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對本次健康教育感到滿意的患者38例,占95.0%。對照組滿意的患者33例,占8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開展健康教育是醫(yī)學模式轉變和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促進人們健康水平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增加自身的健康知識,改變患者就醫(yī)態(tài)度以及不良行為[6]。當今健康教育的形式各式各樣,通過實施健康教育,絕大多數(shù)患者建立了健康的生活習慣,使患者在門診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健康醫(yī)學知識,要精煉、形式新穎的健康教育內容具有一定吸引力,讓大多數(shù)患者了解診斷及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采取簡潔、明快的答復可消除患者的不安。選擇有說服力、有教育作用的方法,給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導,不斷提高健康的效果。對不同的患者有針對性進行健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的使患者獲取相關知識[7]。開展門診健康教育能改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樹立、理解正確的健康觀念,使社會對護理工作得到認可,提高了護士的社會地位[8-9]。同時,護理人員更新了觀念,拓寬了知識面和工作思路 ,提高了服務質,提高了醫(yī)院信譽度,加深了患者與護理人員的感情,減少了護患糾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疾病知識、護理知識、飲食知識、康復鍛煉知識、保健知識等情況的知曉率,遵醫(yī)囑服藥、主動康復鍛煉、遵守飲食原則和自我保護意識的依從性比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滿意度為95.0%,對照組滿意度為8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進一步完善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引導了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習慣,維持最佳健康狀態(tài),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曉率和依從性,促進患者康復。綜上所述,特色教育有利于提高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依從性以及滿意度,值得在門診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錢小芳,陳起燕 ,張水治,等.設立婦幼專科護理門診社會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2):94-95.
[2] 徐敏華.門診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1(11):875-876.
[3] 陳愛香,崔玉英.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與方法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5):8626.
[4] 曾婉輝.慢性病毒性肝炎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J].護理學報,2010,17(22):76-77.
[5] 梁欣榮,房玉霞,李淑媛.醫(yī)患通信息系統(tǒng)在門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4):6-8.
[6] 鄒小雁.護士在門診速診患者健康教育中作用的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01(7):516-517.
[7] 左惠娟,姚崇華.北京市社區(qū)慢性病健康教育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3,6(12):1017-1018.
[8] 江萍.護理門診對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干預[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67-68.
[9] 顧惠君.香港地區(qū)醫(yī)院開展健康教育的概況和啟示[J].護士進修雜志,1998,10(1):12.
(收稿日期: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