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峰
【摘 要】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因過于強調(diào)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的講授,從而忽視對學生閱讀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束縛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從而導致學生的總體讀寫能力偏低。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應結(jié)合考綱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快速思維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故此,我們教師要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打造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語言運用 讀寫聯(lián)動 快速閱讀 操作流程 材料深加工
一、讀寫的核心地位
高考英語試卷以考查語言運用為主,以考查語言知識為輔。具體結(jié)構(山西省現(xiàn)行結(jié)構)如下:
1. 聽力(不計入總分)
2. 英語知識運用:(55分)
(1)單項選擇(15題,分值15分)
(2)完形填空(20題,分值40分)
(3)閱讀理解(20題,分值60分)
3. 寫作(35分)
(1)短文改錯寫作部分(10題,分值10分)
(2)書面表達(1題,25分)
從上表看出和讀寫相關的題目分值共占135分,足可見讀寫在英語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其中語言知識題分為單項選擇題和完形填空題。單項主要考查語言知識、語法和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完形填空源于格式塔心理補全理論,設題是在兩種語言模式的相似之處取樣,一種是寫的人表達自己的思想的語言模式,另一種是讀的人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做出猜測的語言模式,是綜合性題型,既考查詞匯知識,也考查閱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是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或稱語言能力的四種表現(xiàn)形式。閱讀理解在試卷中占比重大,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接觸英語的最直接途徑,“得閱讀者得天下”。短文改錯題是綜合性題型,既考查考生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的考查是通過試卷中的書面表達題來實現(xiàn)的,要求考生在給出的特定情景下按照特定的要求進行書面表達,在理解接受的基礎上考察書面表達水平,是閱讀的升華。
二、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和弊端
1. 詞匯教學:“教字典法”。教師圍繞所講單詞借助字典進行課堂釋義和舉例,教師感覺良好,但不是真實語境,機械呈現(xiàn),學生無體驗,不會將其放到真實語境中去運用,而且是短期記憶,學后不久便忘記,考試時問題百出,不斷經(jīng)受挫折。
2. 語法教學:“習題化和規(guī)則化”。教師將本節(jié)語法現(xiàn)象在課堂逐一呈現(xiàn),然后配置相關習題進行訓練,但學生未能理解該語法現(xiàn)象的本質(zhì),不能做到通悟,故此在練習解題時,因材料和情景的變化而不會靈活變通,依舊問題百出,身心疲憊。
3. 閱讀理解:“以講代練,以講代思”。教師圍繞閱讀文本和練習材料在課堂上大講特講:講篇章結(jié)構、講長難句的意思、講解題技巧、講選項的特點、講……,卻忽略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忽略了閱讀學習的積累性,代替學生完成一切閱讀和思考過程,教師感覺甚好,學生也的確聽明白了,但自身的閱讀能力沒有得到實際培養(yǎng),不能對信息材料加工處理,不能挖掘信息材料的內(nèi)涵,自主解題時依舊朦朦朧朧理解,似懂非懂答題,學習良久,卻依舊閱讀“不”理解,心里產(chǎn)生不安全感和厭倦。
4. 寫作:“訓練隨意,方式單一”。相比詞匯、語法和閱讀,很多教師思想上不夠重視寫作教學,甚至忽視寫作。大部分教師沒有寫作教學計劃,教學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或有過零星的寫作訓練,或以考代練,考前突擊,沒有系統(tǒng)性。其次,訓練次數(shù)遠遠不夠且檢查措施不力。再則教學方式單一,如批改學生作文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后,卻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作品。所有因素導致學生習作質(zhì)量較低,面對信息不知道如何組織材料,文不對題,缺乏啟承轉(zhuǎn)折,不自覺地開啟漢語思維模式,打不開思路,犯大量的低級語法錯誤等,對寫作充滿畏難情緒。
三、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讀寫聯(lián)動法”
基于現(xiàn)狀,如何打造適合低分生的英語教學?如何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四種語言能力?如何使得優(yōu)等生成為快速閱讀的高手,考出超出自己實力的分數(shù),沖刺滿分?經(jīng)不斷探索英語的信息結(jié)構和基本原理,學生的思維障礙、高考六大題型命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法等方面,我們找到了一種速度快、效率高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讀寫聯(lián)動模法”。
Swain的輸出假說 (The Output Hypotheses) 是對Krashen的輸入假設(The Input Hypotheses)的補充,糾正了其不足之處。Swain認為語言輸出促使學習者有意識地注意信息形式的問題(如語法錯誤),引發(fā)學習者對問題的自主嘗試處理(如學生可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提高產(chǎn)出性技能,而且能激發(fā)語言功能,提升學習者對信息的加工能力。這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ve input) 所無法完成的學習功能。Swain的輸出假說肯定了創(chuàng)造性使用語言的功效。認為學生力圖用目的語來表達思想對掌握目的語有很大幫助,而且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目的語的興趣,端正學習動機?!白x寫聯(lián)動模式”正是基于該理論,針對目前英語課堂教學的諸多不足和弊端而創(chuàng)設的新型有效模式。讀寫聯(lián)動中讀是基本,寫是表達,是運用,是對讀的補充,是對讀的提升,以讀帶寫,寫中促讀,在真實語境中,實現(xiàn)詞匯、語法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潛移。
四、“讀寫聯(lián)動模式”的操作
“讀寫聯(lián)動法”注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閱讀的積累性,對于閱讀中涉及的詞匯和語法采用只針對當前語境講解,靠重復而達到積累的效果。材料建設圍繞考綱24個話題去組合和分層,以考綱對閱讀的“六項要求”去設計導讀提綱和習題。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引領—指導—幫助角色,創(chuàng)設順境,和諧推進課堂,高效有序,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積極主動、身心和諧、潛力無限的自主學習者。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蔡章兵. 奇速英語高效滿分解題法. 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