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霞
〔關鍵詞〕 語文教學;難點;課件;想象;重點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3—0071—01
在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無法看到、理解和接受個別教學內(nèi)容所涉及的事物和現(xiàn)象,而這些不易理解的知識和不易掌握的技能,也就成了教學中的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就像是一個圓的圓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選取最能體現(xiàn)該目標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方法與目標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diào)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教學重、難點的目的。筆者根據(jù)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在此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一、運用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運用課件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感官獲得多重刺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記憶效果,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可以使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直觀化、具體化和簡單化?!鞍俾劜蝗缫灰姟保罅康母行圆牧夏軌蚴箤W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順利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例如,教師在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時,如果一味地口頭講解第4、5、6段,就很難讓學生理解“人”字形線路的杰出設計和兩種不同的“鑿井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課件解決這一難題,用課件演示有兩個火車頭的列車,在“人”字形軌道上“一推一拉”,推拉互換,爬過陡坡的過程。利用多媒體的動、聲、像、音的優(yōu)勢,從形象上獲得整體的感知,使學生進入“其景可見”、“其聲可聞”的境界。這樣,不但直觀地看清了開鑿方法,體會了文中的詞句,而且明白了修筑時的困難,領會到詹天佑杰出的創(chuàng)新才能和強烈的愛國之情。
二、展開想象,突破教學難點
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突破教學難點的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對語言文字的體會和結構的理解,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如,筆者在教學《螳螂捕蟬》一課時,“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了啟發(fā)想象的方法來突破難點,通過這種想象的訓練,使學生走進角色的內(nèi)心,使學生真正的理解“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比缓蟛シ乓曨l,使學生形象地看到蟬、螳螂、黃雀和少年之間的關系。通過想象的訓練、角色的走進、視覺的沖擊,很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三、抓住重點句,突破教學難點
《珍珠鳥》是馮驥才撰寫的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文中有一句: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是一個含義較深的句子,也是文章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筆者在教學時直接從這句話入手,帶領學生挖掘教材,理解句意。然后,在帶領學生挖掘教材時,筆者有效地利用了“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边@一貫穿全文的句子,在一次次的誦讀中,使學生與文本、作者產(chǎn)生共鳴,使學生充滿了對“信賴,創(chuàng)造出美好境界”的向往與追求。最后,使學生對重點句心領神會,水到渠成,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實際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一讀開篇句,開門見山,初感關愛之心。出示句子: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引導學生從句子表面初步感知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二讀開篇句,觀形聞聲,體察喜愛之情。帶領學生找出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我”的喜愛之情,并得出如果朋友沒有送“我”一對珍珠鳥,“我”就不會那么喜悅的結論。三讀開篇句,人鳥相親,理解親密進程。品讀四、五自然段,抓住表示時間的詞,引導學生理解小鳥對“我”由遠及近、由擔心到放心、由親近到親密的進程,同時體味小鳥的活潑可愛、淘氣頑皮的神態(tài)。四讀開篇句,相互信賴,領悟美好境界。出示其他讓人心動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小鳥帶給作者的無限喜悅、啟迪與感悟,引導學生領悟到相互信賴的美好。
以上幾種方法是筆者在教學中的體會。作為教師,只有有計劃、有目的地展開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巧妙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