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訓泊
新課標倡導“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边@是讀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語文課堂的價值所在。如何把理想轉化為現(xiàn)實,這就需要我們對“讀”作出理性的思考:如何做到“讀”的有效。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朗讀悉心指導,使學生饒有趣味地朗讀,注重朗讀的實效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地提高?,F(xiàn)談幾點教學體會:
一、發(fā)揮教師的范讀作用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模仿性強。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做好朗讀的示范指導非常重要。教師要范讀好課文,首先要了解《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段提出的不同朗讀要求。其次,要在讀法研究、語音的規(guī)范、語言的感情色彩等方面多下功夫。好的范讀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不但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很快入境,而且也會激發(fā)學生去試一試的欲望。有的學生模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不亞于老師的“原汁原味”。學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
如在學習《黃果樹瀑布》時,我抓住作者游覽時的感情基調(diào),示范朗讀出瀑布的聲音響、形態(tài)寬,并讓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相關畫面。這樣一來,音畫結合,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聲音響、形態(tài)寬,確有身臨其境之感。于是,他們情不自禁地急于自己朗讀。
只有通過范讀,才能更好地體會情感,才能更好地激發(fā)朗讀興趣。
二、保證學生的讀書時間
教者可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jiān)控達成度。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讀好就急忙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要有效控制課堂中的“對話”,讓“對話”更好地服務于朗讀;要留有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診斷和調(diào)節(jié)功能;要留給學生學完課文后的回顧讀、匯報讀、個性讀的時間,強化朗讀的復習、鞏固功能。
保證學生的讀書時間,還要注意想方設法調(diào)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級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單調(diào)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昏昏欲睡。教者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的形式: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注意角色轉換、配動作表演、競賽激勵等,以達到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全程參與的目的。
三、感悟文體的整體意蘊
朗讀,是集眼、耳、口、心于一體的復雜的心智活動,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有利于情感的激發(fā),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記憶,而且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鑒賞能力。但如果我們只是過于追求形式化、膚淺化、模式化、唯技巧化,這顯然就是指導朗讀的一種偏差點。
案例:《大江保衛(wèi)戰(zhàn)》“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災情/就是命令,災區(qū)/就是戰(zhàn)場?!?/p>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朗讀)
師:他讀出感情了嗎?他讀出了停頓和重音了嗎?
生:沒有。
師:我們再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一定要注意停頓和重音。(再抽學生讀。學生只是根據(jù)老師的朗讀符號疆硬地、一字一頓地把文字符號聲音化。)
師:這位同學讀出了抑揚頓挫,但讀時情感投入不夠。我們要想象當時的場面和情景,加進自己的感情再讀一讀。讓我們大家一起帶著焦急的感情讀一遍。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朗讀指導不能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義誤區(qū)。
當然,我們不是反對教給學生基本的朗讀技巧,關鍵是如何指導,如何把技巧與文本內(nèi)容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只有在課堂上反復誦讀,品味詞句,準確把握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發(fā)揮充分想象,理解文本表達的豐富的內(nèi)涵。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語言將要表達的豐富的情感。讀的多了,感受深了,文章的語言、節(jié)奏、句式、語調(diào)等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轉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語感。
四、明確朗讀的具體要求
朗讀不但要注重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語感,還要明確要求,細致感悟課文內(nèi)容。那么,如何明確要求、細致感悟課文內(nèi)容呢?打開蘇教版課本,所有課文都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
發(fā)音正確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對多音字要能按字義確定讀音,對變音的要按規(guī)則變讀,該兒化的要自然兒化……每個字詞句都要讀得清清楚楚,千萬不能含糊不清。在朗讀正確的同時,明確朗讀中的輕重、停頓是非常重要的。重音是指在文中需要強調(diào)的字詞,是句子的重點所在,應進行強調(diào)。當然重讀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強聲音的強度,有時輕讀也可達到理想的效果。停頓是朗讀時語音上的間歇,是學生對詞組、句子、不同標點、段落的有效調(diào)節(jié)。此外語速要合適,語氣、語調(diào)要恰當。一篇課文如果在以上幾方面都能夠指導到位,它的感情就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五、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良好的朗讀習慣,我們必須從一年級就要注意。低年級小朋友尤其要重視朗讀的訓練。教兒童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每字每句要讀清楚,不丟字、不加字、不讀錯字、不重朗讀。讀書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如出現(xiàn)讀錯、添字漏字時一定要令其糾正,直到讀正確為止。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提高學習興趣,還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加深記憶力。朗讀是學好語文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朗讀水平的提高,學語文自然會得心應手。所以說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把朗讀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通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