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忠
【摘要】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教師很難完成作文教學工作,而小學生也不愿意進行寫作。傳統(tǒng)語文作文教學是在小學中年級開始,但小學一年級就已經(jīng)涉及作文教學。語文作文要求通順的語句和書寫句式,小學生的文學基底較弱,觀察力不夠,不能很好地駕馭和組織語言能力,以至于作文無話可寫。本文就此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不足,并探討了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成效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文能力能夠體現(xiàn)出小學生語文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也是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體現(xiàn)。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作文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小學生初次接觸作文,不理解作文的概念和寫作的技巧。作文教學時應當重視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積極投入到語文寫作之中,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能夠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寫作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較強。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灌輸大量的作文題材和文章結(jié)構(gòu)知識,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教了許多內(nèi)容,學生的作文還是缺少情感流露。教師先指導學生寫作,然后再自行批改和講評。這段時間比較長,反饋信息很慢,學生學習效率很低。每一個教師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對不符合自己標準的學生作文,常常給其差評。有時,作文題目和學生的興趣不相關,學生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長此以往,學生就將寫作看成苦事,作文內(nèi)容依靠課外作文選和自己隨機想象,胡亂寫完湊字數(shù)。作文內(nèi)容跑題,文不達意。這些錯誤的作文教學方式,影響到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阻礙學生思維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一)讓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寫作
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接觸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進行引導。比如一次學校踏青春游,教師可讓小學生在游玩之后寫一篇有關此次春游的作文,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蛘哒n堂上講述了某個感興趣的話題,再由他們進行寫作。教師要為學生理清思路,為寫作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作文寫作。學生的興趣是最關鍵的,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移到觀察力和寫作能力之上。就比如新開學,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新學習用品,教師讓學生彼此討論,觀察其他學生身上的特別之處。再以此為話題寫作。在談論自己的未來理想時,每個學生都有話要說。以此為話題,學生的寫作興趣會激發(fā)出來。
(二)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要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小學作文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思維、有情感的寫作,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身的智力、知識、個性品質(zhì)緊密聯(lián)系。每個小學生的個性都不相同。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從而選擇合理恰當?shù)淖魑慕虒W方法。一些學生的個性活躍,思維開闊,寫出的作文脫離生活實際。教師要予以鼓勵,對作文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正確的引導。給學生充足的個性創(chuàng)新空間。
教師引導過程中,要結(jié)合范文、課文、生活實例,學生觸景生情、聯(lián)想思考后才能提高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作文題材要耳目一新、新穎特別。在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時,教師可舉辦一些娛樂活動。比如欣賞音樂、播放旋律,讓學生分析和欣賞樂曲的意境和情感,在大腦中形成符合樂曲主題的連續(xù)畫面。隨后再引導學生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三)培養(yǎng)和訓練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生接受文化熏陶、涉獵書海,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知識的能力。小學生閱讀能力缺乏,就很難從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寫出的作文也缺乏活力。古語曾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毙W生閱讀大量的中外名著和書籍,能夠擴大生活視野和知識面。學生的寫作欲望和鑒賞能力也會有所增強。書本中的詞匯、語言和寫作素材,小學生可以借此引用,使其成為自己的文學儲備。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長期性的,見效比較緩慢。教師要有毅力和耐心的培養(yǎng)學生。在作文教學時,教師應教導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學會仿寫。學生在不斷仿寫練習之后,便會領悟基本方法。學生可采取不同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同一題材作文,以不同角度選材表現(xiàn)中心題材的內(nèi)容。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讀書筆記記錄。選擇優(yōu)美詞句,發(fā)表一些讀書感言,定期歸類整理。進行語文作文訓練過程中,要將積累的名言佳句和寫法,靈活應用在習作內(nèi),增加自己的語言儲備,提升作文質(zhì)量和作文水平,達到以讀促寫目的。
(四)良性、激勵的作文評價
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能夠確保“讀”、“寫”課程的開展可持續(xù)化。課堂評價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以競賽活動和激勵手段可以順利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確保課堂開展可持續(xù)化。教師要定期組織作文競賽和經(jīng)典文章讀后感比賽。以集中檢測或隨機檢測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以試卷考查來評價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基礎知識。課堂上現(xiàn)場作文也是評價方式的一種,一學年可組織一次。每個班級學生都要參加,競賽后可頒發(fā)等級證書,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激勵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對作文的評價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良性、激勵的作文評價,學生會對寫作感興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給予不一樣的評價。學生基礎好則有高要求,即便學生基礎差,也要進行及時的表揚。通過教師適當激勵,能夠鼓勵學生提高和鞏固自我寫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結(jié)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教師要不斷變換課堂教學形式,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水平;重視學生生活中的寫作習慣和閱讀習慣,從而將生活點滴變?yōu)閷懽黛`感。學生的寫作能力離不開創(chuàng)新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寫作教學不單單是課堂講述,而是貫穿生活和課堂的長期性過程。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師和學生彼此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玉.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新課程:中旬,2011(10).
[2]張革紅.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
2013(02).
[3]朱啟艷.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指導[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上旬,2012(05).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