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銳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舞蹈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覷。本文針對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舞蹈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中樞神經,是兒童學習音樂的紐帶。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結合舞蹈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穿插舞蹈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與舞蹈巧妙融合可以使音樂教學變得多樣化,是舞蹈對音樂實踐的成功體現(xiàn)。實行舞蹈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充分掌握音樂知識,而且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舞蹈 小學音樂 滲透 橋梁 藝術表現(xiàn)
從古至今,舞蹈和音樂在許多情景下幾乎都是形影不離的,它們是形體美和聲樂美的融合。因此,要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靈活地運用舞蹈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蹈融入教學的實行對于小學音樂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舞蹈教學可以刺激學生的藝術細胞,激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并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效地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可見舞蹈在音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舞蹈的重要作用
(一)舞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
音樂旋律是以音樂節(jié)奏為基礎的,將節(jié)奏、旋律、動作結合到一起便是舞蹈,節(jié)奏不僅是構成舞蹈的核心要素,更是舞蹈的靈魂。舞蹈可以讓我們對一個國家的民族風俗和文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舞蹈的動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其自由地發(fā)揮,可以和音樂教學有效結合。
(二)將舞蹈融入音樂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舞蹈是肢體語言的形象化表現(xiàn),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搭配舞蹈教學,對學生身體協(xié)調發(fā)展有很多幫助。由于小學生的身體正處在發(fā)育期,其發(fā)展空間極其寬廣,可塑造性強。舞蹈訓練不僅有利于小學生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發(fā)展,還可以增強小學生各方面的靈活性,對小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也起著積極的正面作用。
(三)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有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音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古板老套,學生的主動性與參與性薄弱,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活躍,而且運動量不夠,對學生的脊椎的發(fā)育沒有好處。但是舞蹈可以改變這一切,舞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美的形體儀態(tài),而且通過全方位的運動對建立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身素質和品性。
(四)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舞蹈是學生肢體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其中更包含了人物內心的情感,藝術情感離不開各個肢體的默契配合。在小學時期,學生的詞匯量匱乏,不能夠清楚地表達一些抽象的情感,如果能用肢體形象的表達出來,學生很容易就能夠接受并產生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隨之提高,更有助于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
(五)將舞蹈融入音樂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基礎的同時還有利于小學生快速進入到音樂的世界中。例如,在進行舞蹈訓練的時候可以運用音樂的節(jié)拍教學進行輔助,可以幫助學生在舞蹈鍛煉中更加扎實地掌握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舞蹈動作可以讓學生對舞蹈產生興趣,再加上音樂的配合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性思維。在進行舞蹈教學時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漸進,先對學生講解基礎的舞蹈理論知識,在舞步熟練后配合音樂教學,在理解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
二、小學音樂結合舞蹈的教學策略
(一)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舞蹈教學
舉個例子,當給學生播放《大鹿》這首歌曲時,如果只是讓他們單純地聽歌,就會非常乏味無趣,提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同學們隨著音樂進行舞蹈表演,辦成小兔子和大鹿,帶著迫切的心情來表演小兔子,把大鹿演成具有助人為樂精神的形象,這樣生動形象的教學過程能夠使音樂課獲得良好的效果。
(二)舞蹈在音樂教學中的有效實踐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讓學生互相交流探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通過對音樂的感受,展開即興表演,尊重每個學生對音樂的不同感受,去體驗音樂的美及存在,保證音樂實踐活動的成功率。例如,在《彝家娃娃真幸?!愤@一課上,可以讓學生隨著音樂自由的跳動,這種歡快的課上活動,既成全了學生內心好動的想法,又能夠使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
(三)合理運用舞蹈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穿插舞蹈可以加強學生聽覺的敏感度,伴隨著舞蹈動作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舞蹈賦予了音樂活的靈魂。在欣賞《天鵝湖》這個經典的音樂作品時,配上高貴、優(yōu)雅的芭蕾舞,將美妙的旋律和人物的思想及情感融合在一起,使音樂有了生機和活力,在藝術的世界里使學生親身感受其中美的真諦。
(四)設計形象化的舞蹈動作
要將舞蹈教學和音樂教學有效結合,單獨的一段音樂或是舞蹈都會讓小學生覺得了無生趣。在小學生的認知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并且接受能力也比較緩慢。所以,如果我們把每個動作群都賦予一個有趣的名字,最終收獲的學習效果肯定會讓人喜出望外。
(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和舞蹈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搭配舞蹈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比如,在《郊游》和《茉莉花》教學過程中,優(yōu)美的旋律配上動人的舞姿,就可以使課堂充滿生機,刺激學生的藝術細胞,激起學生的興趣。
綜上所述,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基本音樂技能起著促進作用,并且有助于培育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李小麗.初等舞蹈教學游戲化的應用探析[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1,(05).
[2]陳琰峰.淺議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對學生身心的影響[J].小學教學參考,2010,(06).
[3]蘇春陽.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