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美
摘 要:當前初中地理課堂存在學生不學,教師難教的狀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確保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根本,針對學校教育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現(xiàn)狀,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向45分鐘要質量,我校地理教師通力合作,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查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以問題式集體備課為主要方法,以課堂實踐為主要手段,以教研為載體,以研促教,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問題;有效性;初中地理
一、問題的提出
地理是一門研究自然現(xiàn)象、人文現(xiàn)象及二者之間關系的學科。而且,地理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和本質特性,更是成為實現(xiàn)地理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當前教學中,地理課堂教學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地理作為初中的一門課程,由于不涉及升學考試,很多地方、很多學校對其教學不太重視,這一方面導致地理課堂教學活動難以有效開展,另一方面也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地理知識薄弱。這也成為眾多學生升入高中之后,發(fā)現(xiàn)所掌握的地理知識難以應對高中學習的原因。
因此,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陣地,備受關注,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充分利用“問題式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而問題式集體備課則是指教研組根據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具體、突出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的形式。例如,現(xiàn)在普遍存在于初中地理課堂上的一個問題——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思考為什么學生對地理不感興趣。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使用了自編的問卷進行調查,最終發(fā)現(xiàn)最關鍵的原因不在學生,而在教師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
2.充分使用多媒體,提高課堂趣味性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課程,有它的獨特性。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強調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huán)境,將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引入課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我校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多加選擇,教師通力合作,制作有效的教學課件,聲情并茂,從而直觀形象地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地理貼近生活
教學回歸生活,使和諧課堂得以發(fā)展和延伸。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皼]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和諧地理課堂應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作為認識現(xiàn)實世界,適應未來生活的經驗準備,從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來具體認識和理解。
在《中國的海洋資源》教學設計時,我采用互動教學策略,從生活中情景導入:“海洋是資源的寶庫,你在平時生活中見到過哪些海洋資源?人們是怎樣加以利用的?人類在開發(fā)海洋資源中存在什么問題?對海洋資源利用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如何?”因為我們學校位于內陸地區(qū),這些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有話可說,回答熱烈,情緒高漲。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更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也使我們的和諧地理課堂得以不斷發(fā)展和延伸。
4.讓主動探究成為學生的學習方式
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以主人的姿態(tài)去對待學習,凡事不再等待教師的指令就動腦、動手,在學習態(tài)度上呈現(xiàn)出“主動、認真”的狀態(tài),在學習方法上呈現(xiàn)“靈活、落實”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質變。組織有效學習活動的關鍵是以學生為主體,提倡自主性學習。
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地理概況與區(qū)域發(fā)展》教學時,新疆的位置與范圍部分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在講到新疆的地形地勢對降水的影響時,則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討論,由學生自己歸納出“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有高大山脈阻擋,因而降水較少”的結論。而在講到荒漠化問題時,可以與社會熱點問題掛鉤,以小組辯論的形式,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協(xié)調環(huán)境保護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些學習形式,一是避免了教師滿堂灌的教學現(xiàn)狀,二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真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成長。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新時期教學的必然要求。如何讓學生在我們的地理教學中更有效地學習,使我們的教學成為有效教學,不是一兩句話或一兩個建議所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我們每個教師結合自己的深切體會和有意實踐,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的。只要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行為、態(tài)度、情感等,讓學生有興趣地學習,就會慢慢提高學生學習的時效性,從而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