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瑩瑩
(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急診室,江蘇 揚州 225001)
病例討論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實踐與效果觀察
韋瑩瑩
(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急診室,江蘇 揚州 225001)
目的 通過建立完善的病例討論制度,提高急診護理人員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和應急能力,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方法 依據(jù)護理部制定的病例討論制度對急診室護士進行集中培訓,選擇危重、疑難病例進行討論,借鑒其經(jīng)驗教訓。急診病例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每月選取一例本月較典型病例組織全科進行討論,以PPT模式為主,結合圖片,形象生動;另一種是每天晨會大夜班護理人員通過對當班或當天較有意義的病例進行討論,總結自己的護理體會,對搶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時查閱該病種治療護理新進展,并對搶救過程中的配合進行實景演習。結果 通過對危重與疑難病例的討論,提高了急診室護士安全意識和評判性思維能力。結論 應不斷完善危重與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制定其長效機制,提高護理人員臨床護理能力。
危重疑難;病例討論;護士;護理安全;護理質(zhì)量
急診室護士因為急診人流量大且患者在急診停留時間短,并且受年齡、護齡、學歷等因素的影響加上護士缺乏及時分析回顧已處理病例的意識,導致很多搶救患者過程中存在的隱患被掩蓋,得不到解決。其次,一些罕見與疑難病例也因為無法及時集中學習而導致被遺漏,難以達到所有護士及時分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鑒于江蘇省年輕護士考核方法的改革,對護士應對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為讓全體護士切實掌握各種疾病護理常規(guī)及相關急救護理前沿知識,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護理質(zhì)量,適應新的考核模式。我院急診室從2012年6月份起采取每月典型病例討論和晨會典型病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應用于提高急診室護士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護理質(zhì)量實踐中,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我院急診室共有護士23名,年齡24~37歲,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10名,護士6名,工作年限1~15年。
1.2 方法
①病例選擇:由護士長總結每月?lián)尵然颊咔闆r,有針對性選擇病情危重、護理難度大、護理問題薄弱等具有特點的病例進行討論,盡量做到病種不重復[1],必要時由護理部指定其他科室人員參加;晨會病例討論每天進行一次,晨會交班時大夜班護士選取自己班上或當天遇到的較有意義的患者進行病例討論,死亡病例優(yōu)先。②資料準備:選定病例后,從病史介紹、搶救經(jīng)過、成功體會、存在不足、整改措施、需要討論的問題及進一步采取的護理措施、搶救過程中的急救配合等七個方面進行準備。最后由負責護士和大家共同學習該病種最前沿治療護理知識;護士長做出總結,提出新的護理要求。③時間安排:每月病例討論每月科會集中進行,提前一周通知全科護理人員。每日晨會病例討論在每日晨交班后進行。病例討論結束后由專人整理及時供大家學習。④實施討論:護士長主持會議,匯報人員對準備好的病例從病史摘要、搶救經(jīng)過、成功經(jīng)驗、存在不足、改進措施、搶救過程中的急救配合等方面進行詳細匯報,參與人員圍繞患者病情觀察要點、搶救護理、安全管理等問題進行討論,深入分析病例,查找不足或存在的隱患,總結經(jīng)驗,提出整改措施。最后,護士長總結,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2]。⑤及時總結:討論結束后,對成功的經(jīng)驗進行推廣學習;根據(jù)病例討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或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病例討論充分調(diào)動了大家全員參與的精神,提高了護士共同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活動實施過程中,不同級別護士均能積極地對自己工作中處理的病例進行回顧分析,在工作間歇加強了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并且高年資護士積極對低年資護士給予指導和幫助,大家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搶救過程中配合更加默契,在處理患者過程中更勤于思考,更認真地觀察患者病情,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變化,于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有效的處理,真正提高了護理安全和護理質(zhì)量。
病例討論活動提升了護士的學習意識,為了解更多各病種最新急救護理知識,大家積極查閱各種文獻,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各病種相關知識,組織全科學習,再靈活運用于平時的搶救工作中。
3.1 提高了護士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
Potter等[3]指出,反思、語言和直覺是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的3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病例討論前護理人員都會認真研究病例,查閱大量資料作為自己討論時的發(fā)言依據(jù);同時會通過深入分析搶救的全過程來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2 利于搶救過程中存在缺陷的發(fā)現(xiàn)
過去因為不重視病例討論的重要性,很多在搶救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被掩蓋,包括護理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不完善[4]。通過病例討論,護理人員能夠反思自身的不足,發(fā)現(xiàn)急救流程存在的不完善之處,從而及時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急救流程。例如在搶救1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后通過晨會病例討論大家發(fā)現(xiàn)開放綠色通道、優(yōu)化急診輸血流程可有效提高需要緊急輸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大家一起討論,制訂了一套急診輸血流程,有效縮短了備血時間,為挽救患者生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3.3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通過一段時間的病例討論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在搶救過程中存在的部分缺陷是由于對某些疾病護理常規(guī)及相關急救護理前沿知識不熟悉造成的。在進行規(guī)范的病例討論后,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得到了提高,并且通過對搶救過程中的急救配合進行實景演練使大家在搶救時配合更加默契,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搶救患者時更加得心應手。
3.4 減少了護患糾紛和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通過病例討論護理人員發(fā)現(xiàn)有些問題是因為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不夠造成的,因此在平時工作中加強了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取得其理解配合,并注重人性化關懷,真正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服務。除此以外,通過病例討論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搶救流程更加快捷、合理,有效減少護患糾紛,提高護理滿意度[5]。
3.5 提高了護理記錄書寫質(zhì)量
討論中發(fā)現(xiàn)很多護理人員書寫護理記錄存在不規(guī)范現(xiàn)象,通過討論決定將其作為品管圈活動內(nèi)容,制定規(guī)范的護理記錄書寫制度,持續(xù)改進護理記錄書寫質(zhì)量,加強護理記錄書寫質(zhì)量質(zhì)控力度,確保護理記錄更及時、全面、準確、真實。
3.6 有助于護士長科室管理工作的開展
在病例討論過程中護士長通過聽取每一位護理人員的發(fā)言,能更敏銳地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的能力水平、特點及身上存在的亮點,有利于護士長在工作中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管理[6];根據(jù)每位護理人員特長及能力分配相應科內(nèi)任務。使護理人員工作更加積極,提高工作成績。
因此,應在急診科日常護理工作中,不斷完善危重與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制定其長效機制,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臨床護理能力。
[1] 張妍,宋雁賓,亢君,等.臨床危重病例討論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145-146.
[2] 任改瑛,劉菲.死亡及危重患者護理病例討論的實踐與成效[J].武警醫(yī)學,2009,20(10):955.
[3] 夏素華,孫宏玉,鄭修霞.護理專業(yè)本科生評判性思維的測定及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5):445-447.
[4] 陳淑芳.實例培訓法在提高護士機械通氣護理能力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0,21(16):139-140.
[5] 梁偉玲.模擬三級護理查房對提高護生整體護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1,4(8C):101.
[6] 陸靜波,沈永紅.360度反饋評價在實習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6A):67-69.
R473
B
1671-8194(2014)20-03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