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婕妤
【摘 要】本文依據(jù)紐馬克的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理論,通過對《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的課文例句及其翻譯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了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選擇策略及翻譯效果,進而指出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合理性及價值。
【關鍵詞】紐馬克;語義翻譯;交際翻譯;大學英語
語法翻譯教學法歷史悠久,其較好地體現(xiàn)了外語學習的本質(zhì)功能,即兩種語言形式的轉(zhuǎn)換,進而達到語際信息交流的實際目的。語法翻譯教學法表明翻譯是實現(xiàn)信息交流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紐馬克認為翻譯活動有五大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輔助外語教學。翻譯法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鄭慶珠&孫會軍,2004)。2013年8月最新公布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方案中,把以前對翻譯的考察形式從五句漢翻譯試題變?yōu)槎涛臐h翻英試題,這無疑突顯了翻譯在英語教學以及在英語考試中的重用性。由于此類翻譯考試形式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學習者是否真正掌握目的語的規(guī)則以及理解了目的語的意義,因而至今還十分流行。有鑒于此,在大英的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倪\用翻譯法是可行的。
一、紐馬克的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理論
彼得·紐馬克(Peter Newmark)是英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和翻譯教育家。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是其翻譯理論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組成部分,這兩個概念的提出,擴展了傳統(tǒng)的直譯和意譯的概念,為翻譯研究指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語義翻譯指在譯文語義和句法結(jié)構(gòu)允許的前提下, 盡可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上下文意義, 而交際翻譯指譯作對譯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應盡量等同于原作對原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 P.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68)。紐馬克認為語義翻譯注重譯文是否忠實于原作,把原文的內(nèi)容和信息置于第一位,必要時可犧牲實際效果而盡可能地充分譯出原文內(nèi)容,而交際翻譯注重譯文讀者的反應和譯文的通順,當實際效果與原文內(nèi)容發(fā)生沖突時,內(nèi)容讓位于效果。比如我們翻譯 “wet paint”, 語義翻譯會譯為“濕油漆!”,而交際翻譯則譯為“油漆未干,請勿觸摸!”。顯然,語義翻譯傳達了信息內(nèi)容但效果卻不如交際翻譯佳。
那么到底在翻譯實踐中是選用語義翻譯還是交際翻譯,紐馬克認為得視原文文本類型、語義單位的重要性和翻譯的目的而定。結(jié)合大英來看,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編寫及使用說明中,明確提到“選材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實用性和時代性,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內(nèi)容豐富,涉及語言、文化、習俗、倫理、信息、科學、社會焦點等方面?!币虼?,不同的題材和體裁,不同的語言側(cè)重點和翻譯目的,也就決定了教師在對課文進行翻譯講解時應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即語義翻譯或交際翻譯,還是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兼而有之。
二、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大學英語課文翻譯中的運用
本文所選用的例句均出自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2011年3月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教材中的課文,例句的相應翻譯也均出自配套出版的第二版讀寫教程的教師用書。
1.語義翻譯
A few minutes later he was standing next to one of the dancers, her little crowned head hardly reaching his chest. She shyly extended both hands toward him, the brass fingernails shinning in the overhead light. His hands, four times as large, reached out slowly and held them as though they were holding up two tiny birds. As he felt the smooth, curving sharpness of the metal tips, the girl stood quite still, gazing into his face with an expression of wonder.
譯文:幾分鐘后他站到了其中一位舞蹈演員的身旁,她戴著小皇冠,但還不及他胸部那么高。她害羞地將兩只手伸向他,黃銅指甲在頭頂射下的燈光下閃閃發(fā)光。他慢慢地伸出雙手,那雙手足有女孩手的四倍大,他握住了那雙小手,就好像捧起兩只小鳥一樣。他撫摸著那些光滑、呈弧形彎曲的金屬尖指甲時,女孩靜靜地站著,驚奇地注視著他的臉。
此段語篇出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中unit 3sectionB的課文A Blind Man Helped Me See the Beautiful World。課文主要在描寫作者在一次商務陪同旅游中,碰巧和一位盲人為伴,在盲人朋友的央求下,作者用心地用自己的眼睛觀看表演并講述給盲人聽,最后盲人朋友感謝作者的幫助,而事實上作者卻從內(nèi)心感謝這位盲人朋友幫其掀起了眼睛上的幔紗,發(fā)現(xiàn)眼前世界的美好。整篇文章屬于散文,主要在描寫作者所經(jīng)歷的事情和從中獲得的感受,理應采用語義翻譯。再就此語段而言,其正是作者用形象的文字描寫盲人朋友在后臺和演員見面,撫摸小舞蹈演員金色指甲的那一觸動人心的一幕,因此譯者理應在譯文中保留原文作者的寫作形式及風格。從譯文中我們不難看出譯者采用的是語義翻譯,較注重原語文化,在譯語中盡量保留原文的語言形式及風格,并且把理解與消化盲人朋友此刻激動心情和小女孩詫異表情的權利和空間完全交給了讀者。
2.交際翻譯
After a year of sessions and tests, the psychologist reached his conclusion. “Youre going to lose,” he told Gates mother Mary. “You had better adjust to it because theres no use trying to beat him.”
譯文:一年后,經(jīng)過多次看醫(yī)生和檢查,醫(yī)生有了結(jié)論?!澳懿涣怂?,”他對蓋茨的母親瑪麗說?!白詈媒邮墁F(xiàn)實,打他是不管用的?!?/p>
此段語段摘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中unit7 sectionA的課文Bill Gates,全文旨在講述比爾·蓋茨,這位享譽全球的微軟創(chuàng)始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個人發(fā)展歷程及其對未來的展望。例句中所選語段正是在描述小時候比爾·蓋茨所表現(xiàn)出來的異常。句中“Youre going to lose” 和 “Youd better adjust to it”我們明顯看出作者所做的交際翻譯的處理?!發(fā)ose”作為不及物動詞時所表達的意思為“損失,在競賽中失敗或輸?shù)?,鐘表走慢,價值損失,意外發(fā)生,影響美觀,令人不愉快,人做蠢事”。在這里根據(jù)語境(即父母覺得蓋茨有些異常,帶其去看醫(yī)生和做檢查),我們可以選擇第二種釋義“在競賽中失敗或輸?shù)簦ㄒ鉃楦改概c孩子之間,將來比爾的成就會超越父母)”以及最后一種釋義“人做蠢事(意為父母無需帶比爾來檢查)”,但在譯文中,我們發(fā)現(xiàn)譯者將其翻譯為“您管不了他的,”傳遞了醫(yī)生想要告知蓋茨父母的信息,取得了良好的交際效果。而“adjust to”其中文釋義應為“調(diào)整以適應,習慣于”,而譯者卻將其進一步引申為“接受”,從而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此番對話。所以,筆者認為此語段采用的是交際翻譯。交際翻譯的重點是根據(jù)目標語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制原文的文字。交際翻譯所產(chǎn)生的譯文通常是通順易懂,清晰直接,規(guī)范自然,符合特定的語域范疇。交際翻譯常常是“欠額翻譯”。換句話說,即使翻譯難度較大的語篇,交際翻譯也會較多地使用通用的詞匯。
3. 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的結(jié)合
One drop of fame will likely contaminate the entire well of a mans soul, and so an artist who remains true to himself or herself is particularly amazing. You would be hard-pressed to underline many names of those who have not compromised and still succeeded in the fame game. An example, the famous Irish writer Oscar Wilde, known for his uncompromising behavior, both social and sexual, to which the public objected, paid heavily for remaining true to himself.
譯文:一滴名氣之水有可能玷污人的心靈這一整口井,因此一個藝術家若能保持真我,會格外讓人驚嘆。你可能答不上來哪些人沒有妥協(xié),卻仍然在這場名利的游戲中獲勝。一個例子就是奧斯卡·王爾德,他在社交行為和性行為方面以我行我素而聞名于世。雖然他的行為遭到公眾的反對,卻依然故我,他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語段摘自《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中unit1 sectionA的課文The Tail of Fame,主要在講述王爾德在堅持真我中所付出的慘重代價。“You would be hard-pressed to underline many names…”中 “would be hard-pressed to underline” 本意為 “將/可能很難強調(diào)”,但在這里結(jié)合語境,作者是想表達能保持真我卻又在名利場的角逐中獲勝的人很少,所以譯者為了保持原語對原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與譯語對譯文讀者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采用交際翻譯以為“你可能答不上來哪些人…”?!癆n example, the famous Irish writer Oscar Wilde, known for his uncompromising behavior, both social and sexual, to which the public objected, paid heavily for remaining true to himself.”這一句是很典型的英語思維的句式,過去分詞詞組和定語從句作修飾成分,但譯者在翻譯時卻將這一句端斷為兩句(主語和過去分詞詞組的修飾成分為第一句,謂語和定語從句組合為第二句),并按照中文的思維和行文習慣重新組織語言,最后譯為“一個例子就是奧斯卡·王爾德,他在社交行為和性行為方面以我行我素而聞名于世。雖然他的行為遭到公眾的反對,卻依然故我,他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也是典型的交際翻譯。當然此語段的第一句,關于這個比喻句的翻譯,譯者為了讓讀者更好的了解外國文化,保留了原語的語言形式“一滴名氣之水”和“心靈這一整口井”,采用的是語義翻譯。
三、結(jié)論
總之,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側(cè)重點不同:語義翻譯較注重原語文化,翻譯時盡量保留原文的語言內(nèi)容及形式,對原文文化語言的理解與消化空間完全留給譯語讀者;而交際翻譯比較注重譯文文化,翻譯時盡量用譯語來取代原語文化,讓譯文讀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美好感覺。紐馬克強調(diào)把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看作一個整體,二者在翻譯中常常交替使用,在同一篇作品中,有的部分采取語義翻譯,有的部分采用交際翻譯,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通過上面的例句我們不難看出,有些例句中譯者結(jié)合文章體裁及翻譯的目的采用語義翻譯,有些例句為了強調(diào)作者的交際意圖或便于譯語讀者(學生)理解,譯者采用交際翻譯。而在一篇文章中,為了強調(diào)原語文化或行文特點,譯者采用語義翻譯,而緊接著為了語言形式及內(nèi)容上都易于為譯語讀者(學生)理解與接收,旨在傳遞信息時又采用交際翻譯。那么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博眾家之所長,結(jié)合自己的翻譯經(jīng)驗,靈活運用這兩種翻譯方法,使譯作更加誠信,更加便于學生理解。
參考文獻:
[1]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 1981.
[2] 廖七一.《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 蔡萍.紐馬克翻譯理論淺析,電子科技大學學報[J], 2009(3): 78-81.
[4] 阮敏. 戲劇翻譯中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的比較研究,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J], 2006(9): 46-49.
[5] 鄭慶珠,孫會軍. 翻譯教學法:回眸與展望,外語研究[J], 2004(4):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