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摘要:“約哈瑞窗”理論認為,人的內心世界分為公開區(qū)、盲目區(qū)、隱秘區(qū)和未知區(qū)四個“象限”,而真正有效的溝通只存在于公開區(qū)。從心理轉化的角度審視人際交往中心理接受對教學的影響,應采取如下教學策略:擴大公開區(qū),深化對“約哈瑞課程”的課堂體驗;縮小盲目區(qū),掃除實施障礙;消解隱秘區(qū),拓展交往空間;突破未知區(qū),延伸認知視域。構建基于“約哈瑞窗”的中學政治“約哈瑞課程”,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約哈瑞窗”;高中政治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4-0121-03
“約哈瑞窗”(Johari Window)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者約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提出的一種關于人際信息交流的過程管理工具,也稱“自我意識的發(fā)現(xiàn)一反饋模型”。根據(jù)其理論,人的內心世界分為四個“象限”:公開區(qū)、盲目區(qū)、隱秘區(qū)和未知區(qū)。公開區(qū)指雙方都知道的內容,盲目區(qū)指自己不知道而別人知道的盲點,隱秘區(qū)即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區(qū)指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信息。真正有效的溝通只存在于公開區(qū)。在盲目區(qū)和隱秘區(qū),由于受信息掌握不對稱及潛在心理因素的制約,人們難以完全做到“知己知彼”,溝通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凹s哈瑞窗”理論同時指出,如果“公開區(qū)”擴大,相應“封閉的私人區(qū)”就會縮小。因此,為了獲得理想的溝通效果,要不斷擴大公開區(qū),縮小盲目區(qū)和隱秘區(qū),并揭明未知區(qū)。
與其他課程相比,高中政治課對師生、生生間心理交流的要求更高也更迫切?!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應引導學生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對課程充分理解與認同,才能有效達成課程目標。因此,如何從心理轉化的角度審視人際交往中心理接受對教學的影響,探索并構建基于“約哈瑞窗”的中學政治“約哈瑞課程”,實現(xiàn)公開區(qū)的最大化、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就成了當務之急。
一、擴大公開區(qū),深化對“約哈瑞課程”的課堂體驗
課堂教學,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教與學的互動與溝通,其變化的理想趨勢是將完全真實的自我呈現(xiàn)給與你交往的對象。而課堂教學中,師生對教學內容、步驟環(huán)節(jié)、重點疑難等均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在這種“你知我知”的情況下,雙方是透明的或者說是無隱秘的。因此,如何放大“開放我”,增強彼此共鳴,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防備,并獲得學生認可,必須坦誠而熱情地對待學生,向學生展現(xiàn)一個真實的自我。這樣,學生才會感覺到教師的可敬可親,也才會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信息交流與認知互動。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師生間的心靈互動,有賴于學生自我意識的突破。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吐露心聲表達個人的求知訴求,打破時空限制,實現(xiàn)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投資理財?shù)倪x擇”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嘗試采取如下策略推進教學。
首先,通過自由組合,成立包括儲蓄組、股票組、債券組、保險組等在內的若干“投資研究團隊”。人人都渴望能夠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學生飾演一個基于特定知識背景的角色,必將極大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根據(jù)角色分工,各“研究團隊”通過組內協(xié)商明確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如作為儲蓄組代表的“某銀行業(yè)務部主管”應主要厘清儲蓄的種類及各自收益情況,準確分析儲蓄相對于其他理財項目的優(yōu)缺點;作為股票組代表的“股票經(jīng)紀人”需弄清投資股票的利弊、交易的注意事項及獲利途徑等;作為債券組代表的“債券投資顧問”要弄清債券的概念、種類、投資回報及風險系數(shù)等;作為保險組代表的“保險專業(yè)人士”應了解保險的起源、種類及投資特點等。
其次,通過師生合作,建立包括學習反饋、資源導航、探究展示等板塊的投資理財WebQuests專題學習網(wǎng)站。學習反饋,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有關投資理財?shù)幕A知識,并以在線考試的形式自主檢測掌握情況。資源導航,有些資源是教師歸類整理的投資理財相關資料存檔,但更多的是學生于課前根據(jù)自身能力與需求進行的資料存檔,如利用網(wǎng)絡獲取的與自己研究任務相關的信息、去圖書館查閱的投資理財?shù)南嚓P書籍等。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E-mail、QQ或個人微博等為學生提供在線幫助。探究展示,要求學生根據(jù)本團隊所掌握的信息自主設計理財方案,在上傳至網(wǎng)站的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所采取的方式不限,而其他小組則可通過現(xiàn)場提問、網(wǎng)絡投票等方式進行互動、交流與反饋。
通過組建學習團隊和創(chuàng)設學習網(wǎng)站,為學生架設從接收性學習到發(fā)現(xiàn)式學習的橋梁,從而深化了課堂體驗,內化了學習策略,以便擴大“約哈瑞課程”的公開區(qū),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二、縮小盲目區(qū),掃除“約哈瑞課程”的實施障礙
信息掌握不對稱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如師知生不知、師不知生知等,后者即所謂盲目區(qū)。盲目區(qū),作為教學互動的主要障礙之一,制約著教學的可持續(xù)實施。這就要求師生尤其是教師要采取有效策略為學生掃除障礙,縮小盲目區(qū),實現(xiàn)師生有效分享。
1 真誠傾聽,謙遜接納
只有胸懷謙卑、放低姿態(tài)并虛心接納對方的意見或建議,才能促使其放下心理防備,真實表達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講,縮小盲目區(qū)需真誠關注對方、傾聽對方。因為人都渴望表現(xiàn)自我,希望他人傾聽自我。當這種心理得到了滿足時,其態(tài)度才是積極主動的。如教學互動中教師應專注學生的言談舉止,并適時做出誠懇回應,以示“友好”,并贏得“尊重”。
2 異位思考,擱置爭議
由于盲目區(qū)的存在,師生對信息的掌握與理解存在差異甚至分歧也就在所難免。因此,為了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就應弱化分歧,擱置爭議。這就要求師生尤其是教師,應進行異位思考。如課堂教學中,當學生的認知存在不足、過失甚至錯誤時,教師不妨站在學生的立場先觀察后定論。只有這樣,教師的教學才更有“人情味”,也更具科學性。
“投資理財?shù)倪x擇”一課涉及儲蓄存款、銀行利率等概念,師生可進行如下互動:
師:若CPI同比上漲6.2%,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消費者的理性應對措施是什么?是提前歸還債務,持有債券,增加儲蓄,還是增加現(xiàn)期消費?
生:通貨膨脹意味著紙幣貶值,即同等數(shù)量紙幣的購買力下降,因此延遲還債才更劃算。同時,如果同期債券利率、銀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漲幅,消費者的實際收益則均為負,此時持有債券或增加儲蓄并非理性之舉。因此,增加現(xiàn)期消費才能使損失最小。
師:分析得有理有據(jù),十分到位。那么,假如在ABCD四個時間節(jié)點CPI漲跌幅度分別為6%、-0.5%、3.5%、5.5%,請判斷居民或國家的下列做法是否合理?在A點居民減少儲蓄、增加現(xiàn)期消費,在B點擴大財政支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在C點擴大生產(chǎn)調整結構、增加有效供給,在D點提高稅率、降低銀行利率。
生:一般說來,CPI增幅持續(xù)大于3%意味著通貨膨脹;而增幅大于5%即為嚴重通貨膨脹。A點CPI漲幅為6%,已屬嚴重通貨膨脹,此時應增加儲蓄、抑制消費;B點CPI為負,為通貨緊縮,應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正確的;C點CPI超過3%但未達到5%,應采取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D點CPI超過了5%的通脹“紅線”,應提高稅率以抑制消費并提高銀行利率以減少流通貨幣量。
師:分析得很……(被學生打斷)
生:老師,我認為A點的分析存在問題(教師請該同學闡述觀點,仔細傾聽并適當記錄)。
生:基于通貨膨脹成因及對策的分析,結合A點CPI的高位運行,從政府角度來說,確實應增加儲蓄、抑制消費,但是基于居民角度的理性做法則應是減少儲蓄、增加現(xiàn)期消費,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損失降至最低。所以對A點的理解關鍵在于角度的選擇,是政府還是消費者?所以我認為“在A點居民應減少儲蓄、增加現(xiàn)期消費”這一說法應辯證看待。
師:(稍作思考)的確,以不同視角審視某一觀點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結論。觀點中的“居民”二字恰恰是其他同學所忽略的吧!該同學的看法頗有見地,我同意!當然,持不同觀點者可以保留意見。姚同學,你怎么看?(作幽默狀)
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問題出現(xiàn)不同見解是時有發(fā)生的事,而虛心傾聽他人看法,坦誠接納不同意見,或索性擱置爭議,不失為縮小盲目區(qū)、加深認知體驗、提升教學實效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三、消解隱秘區(qū),拓展“約哈瑞課程”的交往空間
隱秘區(qū)的存在為師生間溝通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為實現(xiàn)教學雙贏設置了無形的障礙。英國教育家威廉·亞瑟說:“平庸的教師只是敘述,較好的教師是講解,優(yōu)秀的教師是示范,偉大的教師是啟發(fā)?!眴l(fā)式教學或許能為消解隱秘區(qū),拓展“約哈瑞課程”的交往空間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第一步,確立話題。教學初始階段,師生交流處于公開區(qū),溝通自然融洽。隨著互動的深入,交流步入隱秘區(qū)。此時,為避免產(chǎn)生心理的突兀感,教師一方面應靈活巧妙地選擇話題的切入點,使之順水行舟,自然前進。另一方面,應確保該話題是學生能夠接受的,使學生能夠思有所指、言之有物。
第二步,心理刺激。若想將某些課程知識或實踐技能授予學生,尤其是學生不甚了解的知識或技能,教師就必須對學生實施心理刺激,展示符合他們需求的信息,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體驗,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溝通的欲望。在此基礎上,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給學生以包容與理解,消除他們的心理戒備。
第三步,情感共鳴。依據(jù)學生的心理訴求,通過移情等方法改變自我的情感表達,以獲得學生的認可,進而使師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使心理接受處于一種最佳的狀態(tài)。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為營,為高中政治“約哈瑞課程”由淺入深地推進鋪平道路。
在“投資理財?shù)倪x擇”一課的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理財相關知識的理解,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課前囑咐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了解自己家包括購物消費、交通伙食等在內的月度消費總額,或在家長的陪同下親自前往銀行、物業(yè)公司、移動營業(yè)廳等查詢房貸按揭、水電煤氣、通訊資費等開支。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思考如何“節(jié)流”,為家庭開支合理進行預算,并通過“開源”,使家庭財富保值增值。
其次,展示案例。許先生,家住江蘇省蘇州市。家庭其他成員:父親、妻子、女兒(18歲,高一學生)。許先生月收入6000元,妻子月收入2000元,兩人均有基本社保,且工作穩(wěn)定,父親每月退休金2000元。家庭月支出3000元左右,銀行存款17萬元,購買國債5萬元。家庭現(xiàn)有住房一套,市值100萬元,每月按揭還貸5000元左右,另有汽車一部,價值近10萬元。可在之前設立的學習小組基礎上組建“理財事務所”,成員可任意選定某一角色,由“理財事務所”為許先生家草擬一份為期五年的家庭投資理財企劃書。
最后,由“事務所”成員將“企劃書”上傳至專題網(wǎng)站相關板塊,全班同學按預期收入、風險系數(shù)、可操作性、方案撰寫質量各占25%權重的標準投票評選產(chǎn)生“最佳理財方案入圍獎”。教師對入圍方案進行簡要評析,并從現(xiàn)金規(guī)劃、風險管理規(guī)劃、子女教育規(guī)劃、投資規(guī)劃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財建議——“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具體內容包括控制年支出、資產(chǎn)按適當比例配置、投資有盈余則可適當追加、可買債券基金等。
教師以尊重學生而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因啟發(fā)學生而從學生那里獲得啟發(fā),在收獲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的同時,留給了學生廣闊的成長空間。這樣,其隱秘區(qū)也就漸漸被消解了。
四、突破未知區(qū),延伸對“約哈瑞課程”的認知視域
“約哈瑞窗”揭示了未知區(qū)的存在。作為一個師生均“無知”且尚待挖掘的認知區(qū)域,對其突破的過程也就是延伸認知視域的過程。那么,如何使這一過程變得更有趣味性呢?筆者認為,“自主體驗-探究展示”不失為一種有效策略。
自主體驗,通過親身參與而收獲的情感體會與心理反應,能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與認知,從而能夠使學生自主感悟教師未教、教材未提甚至現(xiàn)有理論體系未深涉的內容,在思維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中收獲“更多”。
探究展示,一方面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有了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實踐契機;另一方面,尊重了個性差異,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收獲了知識技能,體驗了民主合作,真正實現(xiàn)了學習資源的生成。
在“投資理財?shù)倪x擇”一課教學中,筆者考慮基于投資理財WebQuests專題網(wǎng)站的探究展示平臺,開展小組合作式探究學習。
“股票組”借助網(wǎng)絡游戲“股市浮生記”(如圖1所示)。演示炒股流程:進入系統(tǒng)完成注冊,在查詢欄輸入欲購買股票的代碼,系統(tǒng)會自動彈出含有當日漲跌走勢的日K線以供分析時用,如需交易則在交易欄輸入代碼即可進行委托交易了。游戲,讓股票走近了學生的生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展示了股票高收益高風險同在的投資特點。在此基礎上,歸納股票投資的收益性、流通性和風險性,解讀股息紅利和股票升值差價等收益來源也就水到渠成了。
“債券組”播放投資專家訪談DV“投資理財面對面”,讓同學在直觀的影音渲染中體會債券何以能成為投資首選,并結合資源導航板塊相關內容,闡述債券的種類與風險系數(shù)。通過播放市民搶購國債及現(xiàn)場采訪的自制視頻,進一步解讀債券尤其是國債的投資特點。
“保險組”播放保險小故事Flash若干,讓學生了解保險的起源、發(fā)展及種類等方面的內容。以“十一黃金周”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為背景,舉例說明交通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讓學生在弄清購買保險注意事項的同時,充分認識到保險是規(guī)避風險的有效途徑。
實踐操作、調查訪談、視聽感受等自主體驗產(chǎn)生的心理落差極大激發(fā)了學生彌補認知空白的學習期待,徹底打開在實踐中產(chǎn)生卻可能毫不自知的未知區(qū)。這樣,主動學習也就自然發(fā)生了。
夸美紐斯在其所著《大教學論》中指出,“教學是一種藝術,一種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作為心理實踐藝術的課堂教學,師與生、教與學也許無法達成百分之百的“知己知彼”,但以“約哈瑞窗”的視角審視自我,擴大公開區(qū),縮小盲目區(qū),消解隱秘區(qū),突破未知區(qū),探索教學設計的新模式,力促課堂與教學的轉型,卻不失為直面課改“深水區(qū)”的一種有益嘗試。
[責任編輯: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