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妮
摘 要:《金鎖記》以曹七巧三十年畸形的生命悲劇為主線,同時講述了由曹七巧親手給兒女、媳婦制造的命運悲劇,這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女性悲劇,本文試圖從封建制度、男性奴役和金錢三個方面解讀曹七巧的命運悲劇。
關鍵詞:《金鎖記》;女性;命運悲劇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8-0021-01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優(yōu)秀的中篇小說,傅雷先生評價其為“我們文壇最美麗的收獲之一”。①張愛玲在女性主義的寫作視角下,在作品中刻畫了在男權封建社會條件下以曹七巧及女兒長安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悲劇形象。曹七巧是受害者同時又是他人悲劇的制造者,她的生命在耗盡的同時,也把親人的生命一點點地推向了深淵。
在封建傳統(tǒng)制度下,曹七巧是可憐的也是可憎的,在“被害”與“害人”之間,曹七巧的形象變得飽滿,她在制度、男人、金錢的扼殺下,一步步邁入自己的生命墳墓。曹七巧悲劇命運的根源是封建宗法制度,而悲劇的最初制造者是她的親生哥哥。曹大年為了金錢,把七巧送進了金錢的枷鎖之中,由于她的卑微出身,在姜家的地位同樣也是卑微的,這種卑微是在男權社會條件下的無奈,因此,時間給七巧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她在姜家的境遇使得她只能靠自己更加潑辣、討人厭的外表來保護自己,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七巧的遭遇使得她越加地扭曲自己。這時的七巧已初具扭曲變態(tài)的女性心理,而三十年后的七巧則已經(jīng)完全成為扭曲變態(tài)的隱形劊子手。當然,七巧也有對愛的渴望。她知道在姜家人人都看不起她,于是七巧渴望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慰藉,卻終究沒有避免寂寞。傳統(tǒng)的封建大環(huán)境奠定了七巧命運的基礎,使七巧的命運只能如此繼續(xù)下去。在姜家的多年時間里,曹七巧的情欲受到了極大的遏制,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另一個人身上,那便是姜家三爺——姜季澤,卻偏偏姜季澤跟其他人一樣,看不起她,躲著她,她的愛給了她無盡的痛苦。
在“狗眼看人低”的封建宗法家庭里,曹七巧面對以上種種遭遇,她選擇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反抗,這種方式的背后隱藏了一個女性的悲哀與無奈,而這種悲哀與無奈讓處于“被害”境地的七巧一步步走向“害人”的境地,由此,一個女人的悲劇演繹成一群女性的悲劇。小說正是通過一個個悲劇控訴了封建宗法制度對女性精神和肉體上的毒噬。
姜家在婆婆死后進行了分家,這將曹七巧三十年的悲劇人生劃分成了兩個階段,分家后的曹七巧更加凸顯出人性的弱點,她也逐漸轉向了“害人”的角色。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姜季澤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制度之余,姜季澤代表的男性角色直接導致了曹七巧的悲劇的進一步加深。
分家后,姜季澤來到七巧家,對她噓寒問暖,并為自己之前的行為開脫。但此時金錢的力量戰(zhàn)勝了七巧的情欲,當她對姜季澤的最后一點情欲被金錢覆滅后,她開始變得更加刻薄憎惡,最后使她成為一個集大惡者。在曹七巧前十年的生命里,姜季澤讓她有了愛的寄托卻從沒有得到一絲慰藉;而分家后姜季澤的出現(xiàn),給七巧后二十年的光陰增添了一層黑暗色彩,一系列新的悲劇在姜季澤的離開后上演。如果說制度促就了曹七巧的畸形性格,那么金錢和男人則使曹七巧的畸形性格發(fā)揮到了極致。在曹七巧的后二十年生命中,她由“被害”變成“害人”的角色,長安、芝壽、絹姑娘成為她生命悲劇的犧牲品。
七巧的扭曲性格在侄子春熹的事件中首次展現(xiàn)出來,事件中七巧對春熹的懷疑是她自己生命悲劇的重演,這在展現(xiàn)七巧扭曲人格的同時,也揭露了七巧深受壓迫和欺凌的丑惡人生。為了控制女兒,她給長安裹腳,把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受過的痛苦施加給長安。為了錢,她在長安丟失褥單后,準備去學校興師問罪;長安不去上學后,七巧與老媽子去學校鬧。有人來給長安做媒,七巧懷疑人家是為了錢,長安的婚事就此耽擱,長安的人生在七巧的一次次干涉下走向悲劇。七巧摧毀長安、芝壽和絹姑娘的另一個重要方式是情欲的壓制。兒子長白結婚后,她把病態(tài)的目光瞄向了這個她身邊唯一的男人。七巧罪惡的方式竟是聽兒子講述與媳婦芝壽的私密事,并加以渲染挑撥,由此,芝壽的精神逐漸崩潰,夫妻關系也破裂。而長白的第二個妻子絹姑娘也同樣受到七巧的戕害。最終,長白的兩個女人被七巧給害死。當二十四歲的長安在童世舫身上看到自己的婚姻希望時,七巧巧妙地把長安的希望變成了絕望,至此,長安的一生也完全葬送在七巧的手里。
七巧三十年來戴著黃金的枷,先是被那黃金的枷壓的扭曲,心理被壓的變形;而后七巧戴著黃金的枷,“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②三十年的光陰上演了由七巧主演、導演的一幕幕悲劇。而藏在黃金枷鎖中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殘酷無情的金錢。三十年后的七巧已經(jīng)不能相信如今已經(jīng)骨瘦如柴的手臂在年青的時候是滾圓的。一出“金鎖記”落幕;一個女人的悲劇、一群女人的悲劇,結束;而三十年前的故事卻還沒完,也完不了。
注釋:
①張玉.女人的世界——張愛玲《金鎖記》中女性主體性建構[J].九州文談,2010(08),P28.
②張愛玲.張愛玲文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P87.
文藝生活·中旬刊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