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倩穎
摘 要:預設是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一個復雜的語用現(xiàn)象。語用預設是指與說話人的背景、意圖、信念及態(tài)度相關的預設關系,它是有關交際雙方言語活動的預設,是將預設看成是交際雙方預先設定的已知信息。因此,語用預設與說話者、話語、命題及語境密切相關,本文從關聯(lián)理論出發(fā),探析語用預設在言語交際中的關聯(lián)性。本文認為關聯(lián)理論可以為研究語用預設指引一個新的方向。關聯(lián)理論以認知語境、明示——推理和最佳關聯(lián)為手段,其展現(xiàn)了與語用預設相關的信息。關聯(lián)性是構建語用預設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語用預設 關聯(lián)性 關聯(lián)理論 認知語境 明示——推理 最佳關聯(lián)
一、引言
預設(presupposition),也稱前提和先設,指的是說話者在說出某個話語或句子時所做的假設。其最早可追溯到德國的哲學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于1892年在其著作《意義與所指》中提出。自從提出這一概念以來,預設就引起了各類學家的廣泛關注。20世紀50年代,英國語言哲學家斯特勞森(Peter Strawson)從邏輯學角度進一步發(fā)展了弗雷格的這一思想,首次明確了“預設”這一概念。預設由此進入了語言學的研究領域。自二十世紀60年代末,語言學家認識到預設在很多情況下涉及到語境、說話人等多種因素,因此,語言學家從語用角度研究預設。
預設是人們?nèi)粘=浑H中的一部分,是語境的一部分。預設分為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語義預設是從語句的意義或命題的真假來考察和定義的,語義預設理論存在著一些缺陷,所以語言學家們提出了與現(xiàn)實語境密切相關的語用預設。語用預設是關于話語與語境之間的關系。因為預設對語境十分敏感,它實際上是一種語境推論。
本文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從認知語境、明示——推理交際和最佳關聯(lián)三個方面來闡釋和分析話語交際中的語用預設從而深入探析語用預設的關聯(lián)性。
二、語用預設的關聯(lián)性
(一)語用預設與認知語境
預設是隱藏在語句或命題中的信息。它和語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語用預設注重的是語境在言語交際中的影響作用,對于包含在語句的含義之中不能由語句的字面意思直接被理解的話語可以從具體的語境中獲知。語境是日常交流中經(jīng)常用到的概念,是構成語言交際系統(tǒng)的重要要素之一,其既包括使用語言的人的主觀因素,也包括外部的客觀環(huán)境。
語用預設與認知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語用預設對語境具有影響作用,是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語用預設把預設和說話人聯(lián)系在一起,在話語交際前,說話人對言語交際環(huán)境有自己的設想和理解,并以這些設想為基礎進行言語交際。由此,語用認識是話語產(chǎn)生的背景信息且存在整個交際過程的語境中。因為話語交際是一個動態(tài)的具體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言語雙方不斷交流信息且不斷有新信息代替舊信息。
語用預設受語境的影響與制約。在言語交際中,一句話可能包含多個預設,而且即使是相同的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會有不同的預設,所以必須通過具體的動態(tài)的語境理解言語的意思。由于語用預設是動態(tài)的,一個場合原有的預設可能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改變甚至撤消。因此,在關聯(lián)理論中,語境在交際過程中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著的一個變項。
(二)語用預設與明示——推理交際
語用預設作為一種交際形式,也是一種明示——推理交際,但其過程更為復雜?!懊魇尽敝刚f話人明確地向聽話人表達意圖的一種行為?!巴评怼敝嘎犜捜烁鶕?jù)說話人所提供的明示信息概括相關的認知語境,努力尋找最佳關聯(lián)從而推斷出說話人的交際意圖,以有效的信息處理,努力獲得最佳語境效果。在言語交際中,語用預設不僅可以簡化語言,而且有助于對對話方隱蔽言語意圖以達到委婉表達原本難以表達的言語的目的。
關聯(lián)理論認為,在話語交際過程中,講話人所提供的信息不僅是新預設,也包含在此之前已被處理的舊預設或語境預設,從而產(chǎn)生語境效果。在交際過程中,隨著交流的深入,聽話者提取并處理一系列預設而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背景知識。新信息被提取和處理后會成為舊的信息,在這樣一個不斷提取信息促進言語順利進行的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新命題。
(三)語用預設與關聯(lián)性期待
關聯(lián)理論是西方語言學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 的關聯(lián)準則而提出的認知語用學理論。Sperber和Wilson認為,人類的語言交際是以認知為取向的,即人們總傾向于用關聯(lián)的方式來處理有關的信息,同時在信息加工過程中總傾向于以最小的努力來獲得最大關聯(lián)和最佳關聯(lián),并將其視為是獲得話語含義的唯一準則。
最大關聯(lián)性就是話語理解時付出盡可能小的努力而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最佳關聯(lián)性是話語理解時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獲得足夠的語境效果。因此,語用預設的運作機制實際上就是認知最大關聯(lián)性和交際最佳關聯(lián)性的期待。
三、結(jié)語
語用預設是交際雙方的普遍認識和背景知識,本文在關聯(lián)理論的指導下對語用預設的關聯(lián)性進行了深入探析,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即:語用預設與認知語境、語用預設與明示——推理交際、語用預設與關聯(lián)性期待。關聯(lián)性是構建語用預設的前提條件,也是人們有意向交際的一個前提條件。.通過探析,我們可以在特定的認知語境中通過明示——推理交際來獲取與話語本身具有最佳關聯(lián)性的語用預設,從而使話語交際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何自然. 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68
[2]何自然. 語用學概論[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02
[3]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nd edition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