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青
【摘要】“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新課改的重要的內容,也是一項重要任務。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而低年級的學生大多無自主學習意識,根據這一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點,筆者積極進行課堂探索,尋找正確的教學造經,回顧自己近幾年,對于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做法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探索 激發(fā) 低年級學生 數學學習興趣
1 引言
韓愈說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包含了方方面面。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是看她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是教學是否認真,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多少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具備營造環(huán)境和氣氛的能力,能讓孩子們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問題的提出
數學是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需要學生自主探索,親自動手、動腦才能在腦海中形成體系,這個過程是一個艱苦的腦力勞動過程,學生很容易遭受挫折,加之小學生年齡特點,好動,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因而,如何在課堂上保持學生的興趣,使其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變“苦學”為“樂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3 激發(fā)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環(huán)境中,注重傳授,灌輸式的教學,讓教學過程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和樂趣,沒有了自我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的機會,屏蔽了思維空間,必定影響學習效果。這樣只能導致學生的依賴性,沒有創(chuàng)新和思維。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這個時期的年齡特點是注意力不能持久,為了抓住關鍵的瞬間,就要留給她們表現的機會,在表現的同時學會觀察、思考、掌握新知識。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絕知此事要躬行”。換句話來說就是學習知識不是“灌”出來的,而是通過自身感受“悟”出來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談。
3.1 實物教學
為了避免“一個人唱獨角戲”的教學課堂,首先應該改變教學方法。生動的教學工具對于低年級學生是理想教材,先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口述將要思考的問題,明確做法和要求,養(yǎng)成孩子注意力集中,善于傾聽樂于合作的習慣,再把實物發(fā)放給手中或是將教學儀器展示給學生進入課題,逐步深入。將“聽”變?yōu)椤皠印?,課本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有了體驗與興趣,學生有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體驗,這種體驗將能夠激勵學生開闊思維、更加自主地探索學習。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我課前分析了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于“可能性”這個詞的科學理解,孩子們沒有直接的感官,他們只是通過預習知道了這個詞是這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但是生活中這種現狀如何表現,描述,沒有基礎。我就把突破點放在:運用學具摸小球、放小球,等直觀的動手操作,逐步讓低年級的孩子從懵懵懂懂到會準確運用數學語言進行判別和表述。接著又設計了讓孩子們自己運用今天的知識,按要求進行擺放小球,并不斷總結好的擺放方法,做到又快又準。在愉快的游戲中,他們不僅了解了今天的知識,還學會了運用到生活中去。把難點輕而易舉的在他們喜愛的活動中得到了解決。上完課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正如一位教師所評價的: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
3.2 情景教學
如今的孩子是在電子時代中長大的,畫面新奇色彩鮮艷的可見是孩子們喜愛的。所以想解決問題先從同學感興趣的游戲,由淺入深。例如:在教學《比大小》一課時,我先不宣布課題,而是把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的數據配合照片放在課件上,吊起孩子們的學習胃口,使他們不由自主的會好奇:今天我們老師要教我們什么新知識?然后我再逐一提出問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一一解決今天比大小的問題,等到課的結尾,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總結出比大小的方法,這一課時的任務也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
3.3 展開討論
教師在課堂上的問題應該適度,學生如果被教師的問題牢牢拴住,就沒有辦法展開自己的思路,遇到新的問題不能舉一反三,教學效果仍然不好。課堂上的討論表面上看是混亂的,實質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適當把握,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課堂不怕有爭論,有了爭論說明同學們在思考,他們的思維在動起來,在不斷地辯論和探索中漸漸有了頭緒,這正是自主學習所要達到的目的。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容易發(fā)散性思維,而且注意力也相對薄弱,這需要教師抓住要點,明確需要他們解決什么問題,掌握好實機達到我們期待的結果。低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稚嫩,班內孩子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所以這幾年我在教學中,重視小組合作,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并積極思考怎樣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如何讓學生的頭腦充滿“問題”。另一方面,心理學家蓋耶指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彼?,在孩子們個體思維不健全的情況下,先小組內把自己的提前預習的想法進行交流,互相糾正,及時消化課堂重點和難點,及時調整個人的認知準確性都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內向不樂于表達的孩子來說,更是一個促進他鍛煉表達的平臺,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學習差距減少,獲得了學習的信心,那么學習的興趣也就會逐步增強。
3.4 及時評價,激發(fā)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而言,人都需要有認同感,對于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及時評價也是得以肯定的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及時的評價會形成堅定地自信心。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很在乎別人對他的積極性的評價和心里暗示。課上老師一個小小的贊許的微笑,側身傾聽他的發(fā)言,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節(jié)奏的表揚等都是幫助他樂于學習的動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代推行的新興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發(fā)展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學會自我分析,主動探索??鬃釉唬骸敝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才能不斷地從中探索奧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領略到數學中特有的美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