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具有一定的教學先進性,將奧爾夫教學法應用在學前教育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將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在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音樂學前教育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由德國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chuàng)建的音樂教育方法。這一音樂教學方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教育體系,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最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枴W爾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擁有非常多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既能體現音樂教育的基礎性,又具備教育的綜合性。而這一獨特的教學方法,使其在學前音樂教學中體現出了獨特的魅力,得到廣大教師與兒童的認同。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特點研究
在學前音樂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將學前兒童的語言、音樂與舞蹈教學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學前兒童直接參與到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教學中,將音樂教學與綜合的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核心是將語言、音樂與舞蹈教學結合在一起。筆者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教學體系,它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多元素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要將多種不同類型的藝術教學形式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多元素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把藝術表現形式的元素、音樂技能的元素、教學方法的元素結合起來。奧爾夫編寫的教學教材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最基本、最簡單的音樂素材。比如:采用不斷重復出現的固定節(jié)奏,曲調都采用比較容易上口的五聲調式旋律,曲式通常采用最為多見的回旋曲式等。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角度來看,只有通過最為基本的表達方式表現最單純的情感,才能使教學效果更有效。
(二)綜合性教學。眾所周知,音樂可以將人類的情感與情緒通過自然、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音樂的表達卻是一個復合了語言、舞蹈、視覺藝術等方式的綜合性表達,所以說音樂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三)參與性教學。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在學前教育的時候,兒童并不是單純的聽眾與觀眾,需要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兒童作為活動的發(fā)起者與執(zhí)行者。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根據以上所述內容,為了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成功地應用在學前教育之中,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學習《音符課程》時,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格子節(jié)奏練習》應用其中。由于每個格子都可以賦予不同的音符,從而使課堂教學中固定的教學內容變得活潑起來。在這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下,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二)在歌唱教學過程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進行學前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拓展歌唱教學的不同形式,其中包括獨唱與集體合唱等。學前音樂教育的歌唱教學中應該將集體合唱作為主要的方式。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和匈牙利音樂體系中柯達伊歌唱教學法的一些經典曲目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些歌曲清新自然,旋律簡單,非常適合在學前音樂教學中使用。
(三)拓展音樂教學事業(yè),注重教學實踐過程。筆者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已經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思想,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不同國家與民族人民的認同,被廣泛地應用在音樂教學的實踐中。所以,作為學前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兒童傳播優(yōu)秀的音樂理念,還應該將我國不同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向兒童進行教授。
(四)學前音樂教學應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yǎng)兒童多元評價的觀念。如今,音樂學科已經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課程,評價工作亦應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音樂教學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我們都延續(xù)著“評價及考核”的方式,這樣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功能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我們應借鑒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面向全體兒童的宗旨,在音樂教育的評價上,充分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重視兒童音樂能力的整體發(fā)展和兒童的音樂實踐,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兒童的能力,重點評價兒童的表現能力、感受能力、鑒賞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靈活、非常有效、非常適合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法,它不封閉、不排它,可以把各種教學法都納入教學體系中。從事學前音樂教學的教師應該充分學習和領會這種理念和方法,并把它有效地融入學前音樂教學中,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區(qū)海嬰.奧爾夫兒童音樂基礎教材·做游戲·學音樂[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
[2]李旦娜,修海林.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