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芬
良好的課堂氣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能為教師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獲得知識、能力、情感、思維等不斷增益。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氛圍。新課標強調教師由傳授者轉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大膽質疑、發(fā)表見解。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問題、啟動思維、馳騁想象。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影響課堂氛圍的要素很多,有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教師,只有通過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才有可能實現良好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
和諧的語文課堂取決于融洽的師生關系。而融洽的師生關系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在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tǒng)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xié)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教師要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語文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目標。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民主互動,激發(fā)創(chuàng)造
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只有處于平等合作的立場,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開發(fā),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于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yǎng)、心理狀況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意培養(yǎng)的。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鼓勵學生敢于不屈從于教師,敢說“我認為”。
2.贊揚欣賞,培養(yǎng)信心
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梢哉f,贊賞出創(chuàng)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yǎng)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yōu)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3.認真傾聽,積極引導
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fā)揮的舞臺,這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自主學習和協(xié)調學習”的教育觀,由傳授知識向學生終生發(fā)展延伸。這種學生多講、老師多聽的教學模式正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4.生生互評,取長補短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質上也漠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一種表現,尤其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方法。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fā),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fā)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筆者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把諸如抄寫默寫背誦等客觀作業(yè)交給學生自檢瓦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既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一舉三得。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東西,可結果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實踐證明,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fā)潛在的創(chuàng)造智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活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金拱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