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奇君
摘 要: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卻成為一個難題困擾了許多學生和教師。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既提升了低年級寫話的要求,又為高年級更熟練地進行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主要分析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從教師教作文、學生學作文以及家長對學生作文的關注三個方面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興趣;積累;合作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中年級作文教學是從寫話過渡到習作的階段,為學生自主、熟練地進行自我表達奠基。新課程的頒布給小學作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
一、作文學習中的問題
(一)學生習作興趣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活動體驗,脫離學生實際。由調查可知,學生作文課上進行交流的機會較少,活動體驗更是一種奢求。其次,作文教學評價缺乏針對性,不能起到良好的反饋作用。由調查可知,部分學生作文后并沒有重視教師的作文評語,教師作文評價的實效性不高。學生之間有個體差異性,教師的評語卻大同小異,缺乏對學生的差異化指導。最后,對優(yōu)秀習作的展示形式較單一,也不利于習作興趣的激發(fā)。
(二)學生作文時不能進行有效觀察的原因分析
調查表明,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不細致,較零散,造成作文寫得不具體、不生動。中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其觀察還較零散。而部分教師沒有加以指導,學生仍舊停留在最淺層的觀察上。
(三)學生作文運用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教師只關注詞句在學生筆記本上死板的排列,沒有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豐富的語境中生動地運用及內化,學生寫出的作文當然內容貧乏。另一方面,作文課時學生之間不能通過交流互動有效激活相關的積累來進行作文,因而不能靈活運用。
(四)學生作文自覺性低的原因分析
首先,學生沒有認識到作文是表達平時感受的一種方式,沒有體驗到這種表達方式的特殊魅力。他們認為作文是為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寫,沒有寫作的主動性。
其次,作文課上的交流只集中于部分學生,作文后的成功體驗也較少,缺乏激勵機制,因而大部分學生不會自覺地進行作文。
最后,教師與家長沒有進行有效的配合。學生因為家長施與的壓力,只能在家庭學校兩點之間來回穿梭,社會實踐等活動較少,作文的素材也就相對較單一。
(五)教師在習作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客觀上分析,學校的管理層對作文教學不重視。語文教學普遍重視閱讀教學,各種形式的閱讀觀摩課不少,但是作文教學的觀摩課卻少之又少。作文教學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從主觀上分析,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作文教學理念。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沒有抓住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作文指導。
二、對策及建議
(一)課內指導得當,激發(fā)習作興趣
1.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充分表達交流,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濃厚的學習興趣,正是學生對習作的一種良性地、有力地刺激和動力源泉,也是學生終身樂學、未來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作文課上,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激發(fā)表達欲望,在動態(tài)的活動中思考、觀察、交流,調動主體的積極性,最終興致勃勃地完成作文。
2.建立完善的習作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作文的成功體驗。在評價的主體上提倡主體多元化。學生、教師、家長、社會等都應該成為評價的主體,當然每次作文評價的標準應該明確、具體,由師生共同制定。老師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如在班級開辟“習作園地”,在學校櫥窗開辟“習作專欄”,展示精彩的習作成果;有條件的學??赏扑]優(yōu)秀習作在校報上發(fā)表或是在校園廣播站播出;組織編手抄報,推薦學生參加作文競賽等,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展示、交流習作的平臺。
(二)課外有效積累,豐富習作材料
從課外積累來看,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大部分學生的觀察都比較籠統(tǒng)。因此,教師因培養(yǎng)學生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的意識,全面觀察可以使學生對事物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而重點觀察能幫助學生有目的地進行細致的觀察。再加上課堂上的相互交流,調動生活中的積累來進行作文。
(三)家校溝通合作,培養(yǎng)習作習慣
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發(fā)揮教育的合力作用。要鼓勵孩子養(yǎng)成堅持讀課外書的習慣,并做好讀書筆記;鼓勵孩子每天寫日記;鼓勵孩子養(yǎng)成仔細觀察身邊人和事的習慣;引導孩子養(yǎng)成勤思考、善表達的習慣。這樣,孩子就會在家庭生活中漸漸養(yǎng)成寫作文的習慣。
“寫作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借助寫作來完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任務,他通過寫作來與人交流,交換信息,通過寫作來抒發(fā)感情,發(fā)表看法,通過寫作參與到社會中去,參與到與他人的關系中去?!钡墙┗慕虒W模式、機械的習作定勢使原本開放、有活力的習作教學失去了生命力。因此,面對當前的教育狀況,研究習作教學現(xiàn)狀及其對策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曲云.小學生對習作缺乏興趣的原因及對策[J].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2):76.
[2]黃盈金.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的評價方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0(4):39.
[3]陳鴻.創(chuàng)設作文空間,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J].新課程研究,2009(10).
[4]王淑茹.引入生活“活水”提高習作水平[J].新課程研究,2010(8).